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有趣的取名现象——破解曹氏豫章梅林派古时父子名号相承的现象

湖北阳新  曹裕义

在查看曹氏豫章梅林派出生于宋代的先祖名讳即行号时,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父子名号相承。什么意思?且看下文:

谱载:“君锡,行元七,字国命,娶肖氏生子五:元珍、元美、元鼎、元焕、元辉,女慧三姐适金湖李世高。公生于宋咸淳丙寅年九月十六日丑时,殁于元至正辛亥年十二月初十日取黄历壬子年十二月十一日壬申葬吕秀山祖坟之侧干山巽向,有碑。妣同茔。”

可见曹公均锡以“君锡”为名,以“国命”为字,以“元”字为行号,在同宗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其行次为“行元七”,而其五个儿子则承其父行号“元”字为字派,按“元”汉字的方式分别取名为“元珍、元美、元鼎、元焕、元辉”,由此可知父与子之间在取名上出现了父“号”子“名”名号相承的现象。

再如:君锡公堂兄君赐公,行号为“行元二”,他的两个儿子则分别名为“元贤、元圣”,这也是父子名号相承。

更有令几乎所有人都会错误理解的福十公与其六个儿子的名号相承的现象:

谱载:“福十,行千十,娶潮坑余氏生子六:千十一、千十二、千十三、千十四、千十七、千十九”。几乎所有人看到这个取名后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父亲的行号是“行千十”而儿子却是接着父亲的“千十”而取“千十一、千十二、千十三、千十四、千十七、千十九”取名呢?

提出这种疑问的人还认为这有悖于古人的“避讳”礼仪尊崇观。其实古人只讲究与“君”名避讳,或“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福十公行号为“行千十”,说明他这辈人是以“千”字为行号,“十”是序数,意指他在同宗兄弟中排行第十。而他的六个儿子按同宗君锡公和君赐公的儿子们取名方式,则应取其行号“千”字为字派,故而他们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千”字。可是因为福十公的儿子们没有以“千”汉字取名,而是直接以字派加表示排行的序数取名为纯序数的数字名。这样一来,在同宗兄弟中排行一的千十一公是不是就应该以“千一”为名?那么千十二公就是“千二”?千十三公就是“千三”?……如此一来,与福十公同辈的同宗兄弟中的“行千一”“行千二”“行千三”……不就都会重复了么?显然这是万万不可的。因此福十公就直接再把自己名字中的“十”字纳入了儿辈的名字中,这样一来“千十一”就不是“‘千’11”,应是“‘千’‘十’1”,也可理解为是“千十”1。“千十”是父亲的行号,“一”才是行次。同样“千十二”中“千十”是行号,“二”才是行次……

因此并非是父亲是“千十”,儿子接着排成“千十一”。这样理解的人显然是错误的。

从这种有趣的现象看,儿子取名承继了父亲的行号作字派,恰恰反映了古人的宗法思想,正妻所生子为嫡子,侧室、妾侍、填房之类的女人所生的子女就是庶子。因此,这种父子名号相承的取名方式反映的就是嫡生子关系,亦即是正妻所生。或者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儿子们都只是他唯一的妻子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千年皇家所谓的威权,无非是政权垄断,兄终弟及,父子相承 以法律
他从未见过儿子的模样,波切利父子天籁合音感动天地,彻底爱上这对父子
对对亲父子
《儿子老子》父子情
行号卧泣的解释|读音|近反义词
五胡十六国之前凉(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