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活性与坚定性:商潢战役印象(徐向前评传29)

1

黄安战役功夫在事外:关于黄安战役(徐向前评传28)后,红军根据总体形势,确定下一步转向北线作战。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中对商潢战役的评价基本集中在“灵活”二字。

看此战经过,确实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即徐向前元帅讲红四方面军战斗作风时提到的一个“活”字。

徐帅认为这种灵活机动性是同其他几种作风“狠”、“硬”、“快”、“猛”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作为一种主观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的表现,作为一种原则性的东西,它应该是无所不在的,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的基本准则。

从商潢战役看,我军的作战意图为夺取商城,并向北扩大根据地,使鄂豫边和皖西在一个更宽广的范围上连成一片。

根本任务是夺取商城。

但商城有敌重兵设防,城池坚固,以我军装备情况,若想攻克,应该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但客观情况却不允许我们旷日持久地围攻。

北线敌军的兵力部署为:

曾万钟第12师主力驻扎于潢川城区,12师一部驻扎于潢川东南商潢公路上的北亚港;

汤恩伯第2师及唐云山独立第33旅,驻扎于北亚港东南商潢公路上的傅流店、豆腐店、江家集一线;

陈耀汉第58师主力驻扎于商城,另以一部驻扎于城北商潢公路上的河凤桥;

戴民权第45是驻扎于固始地区。

没合适的图,手绘一幅,水平让人无语!但大概位置没问题,看明白这张图,有助于理解商潢战役的过程。

如图,敌军基本上在商潢公路呈一线配置。而戴民权45师则驻扎于固始,与其成掎角之势。

这样,我打商城若不能迅速拿下,陷于胶着,敌第二师及独立33旅即可沿商潢公路快速增援,而且其后还有潢川之敌,固始还有戴民权师。

可以复制黄安战役的打法,再来个围城打援吗?

鉴于黄安战役中敌人刚吃了亏,如果我军不是真的硬攻商城,不到一定程度,商潢公路上的敌人恐怕不会贸然进援;

而如果我军真打,真打到敌人不得不援,那就必须集中力量,硬拼苦战,而那时候,是很难再分兵去打援的,而且我军在攻城中不断消耗,那时敌人大举来援,恐怕自保都难了;

还有一点,就是地形条件并不是特别适合伏击。

这样,围点打援是不行,而要获得围攻商城的充足时间,就必须打掉商潢公路上的敌人。

这其实就是灵活性。

2

战略任务是确定的,但条件不适合我军达成这一任务,这就需要把目光转移到这个不利条件上,第一步,先清理掉攻打攻商城的障碍,打掉商潢公路上的敌2师及独立33旅。

怎么打?

也有麻烦。

敌2师与驻扎在潢川的敌12师距离很近,并通过北亚港、十里头直接连接在一起。

这样打2师必然同时牵动敌12师。

怎么办?目前的意图是消灭、或者赶走敌2师,而不利于这一意图实现的因素,则应该先解决掉。

怎么解决?打掉12师?那又是攻城,而且两敌相连,更难搞!关键攻潢川非我军战略任务。

这样,我军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以11师切断两敌联系,再以10师、12师在西,以自皖西赶来的红73师在东,对敌2师实施分割包围,予以歼灭。

攻击敌2师的兵力配置,西边进攻的10、12师哪一个实力都在73师之上,而且两个师一起,实力更强,而东边则只有一个73师。

这一方面当然因为73是从皖西赶过来,正好打敌东边,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假如有关战局,你想可能会因为你打那边方便就让你打那边吗?主要原因还是,敌2师与潢川更近,而且本来就有关联,所以可以断定,它在受到围攻时的突围方向,以及可能来的援军的方向,都在西边潢川。

即便敌人往东突围,我73师起码可以缠住他,而我10、12师也与敌在接触中,所以也没问题。

不平分兵力,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这也是灵活性。

这一点在我军长期处于劣势的斗争经历中,几乎成为一个原则性的存在。

为切断敌人两师的联系,我11师选择攻击敌人两个师的结合部,即由敌12师一个团占据的北亚港,歼敌一部,并进占十里头。

已经这时候了,敌2师当然已经意识到我军意图了,为维持与潢川的联系,遂派一个团来援,被我歼灭一部,其余则陷入我包围中。

接着敌2师和12师同时派出援兵,共三个团,东西对进,再次援救北亚港。仍被我军击退。

这个过程中,被围在北亚港的敌人乘机逃脱,窜入潢川。

随他去。跑了更好,我军本来意不在此,敌人跑掉我军正好进占该地。

这样,敌2师与潢川的敌12师的联系被成功切断。

既已如此,同时也感到西边我军进攻猛烈,敌2师遂选择往东移动,收缩于豆腐店、江家集一线,很明显,是企图向商城地区的58师靠拢。

这时,我73师从东边压过来,12师和10师一部也从西边继续紧逼过来,敌2师见势不妙,趁红军尚未完成包围之际,仓皇向北,绕经潢固大道,逃入潢川。

也随他逃。

之后,我73师回头进逼驻扎于河凤桥的敌58师一部,该敌也迅速逃回商城。

也随他逃。

这次作战,敌人得以逃脱,看似不完满,其实是有意无意间的安排。

以当时敌我态势,我军虽从东西两面合围敌2师,但我东西两面的后方又有敌12师和58师。

若是硬碰硬,敌人困兽犹斗,加之装备优势,势必陷入恶战,而恶战之中,东、西两方随便派出一部分兵力全力增援,我军处境也将十分危险!

而且,我军目的是控制商潢公路,扫清攻打商城的障碍。

这个终极目标是时刻不能忘的,所有一切行动,不管推至第几层,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没有这种坚定性,那灵活性就无从谈起。

所以当时我军的态度大概是,营造合围聚歼的态势,给敌以巨大精神压力,毕竟敌已成孤军,心理上肯定受影响,这种情况下,再留出适当的空档,大概率敌人会相机逃走;万一不行,我只有顶住压力,提前歼灭这股敌人了。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敌逃走我军根本没怎么追击。

这也是机动灵活之举。

但常常与这种高度的机动灵活相伴随的是:模糊、甚至忘记了本来的目的。

比如这里,打出感觉了,眼前的蒋氏嫡系第2师眼看就能被我包围,到嘴的肥肉,好歹使使劲干他一票!有何不可?

至于后方敌人增援,分兵去阻击啊。

兵力有限,不好打啊。我红四方面军向来“狠”、“硬”、“快”、“猛”,不惧恶战,怕什么!

这样的话,看似高度机动灵活,但实际上过头了,这之间一线之隔,但内涵截然不同!

过头了,失去终极目标的统筹,就不是机动灵活,而是失去战略的乱打乱撞了。

就没有章法了。

而失去这种逻辑力量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或许之后的战役走向就会完全不同,至少付出和收获的比例会大不相同。

3

清除了威胁,该打商城了。

但战役发展到这个阶段,敌人并未遭受重大损失,我攻商城,敌人还是有来援的可能的。

而且商城本来城池坚固,守敌又受了惊吓,势必龟缩城中,小心翼翼,攻城仍然难度很大。

于是我军再做变通,决定仍然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

一开始不能用,而这时候形势发生变化,特别是我军控制商潢公路,扫清打商城的障碍似乎已然完成,这时候攻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敌人也会这么想。所以这时候再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是有道理的。

若能歼灭或基本摧毁潢川之敌,商城之敌就成为真正的孤军,那时势必军心涣散,再打时就会容易的多,而且可以真正有充裕的时间。

我军遂以73师和10师的30团,配合以赤卫军,围逼商城,大造声势,以吸引潢川敌人来援;而主力集结于商潢公路两侧,准备打援。

这里给徐帅硬挑个毛病:他仍然高估了敌人!

虽然潢川之敌两个师实力还在,但经过前时打击,心有余悸,任你如何大张旗鼓地攻城,任商城队友如何声嘶力竭地求援,死活不动!

有时候就是这样,聪明人不好对付,迟钝的人更难对付;猛人不好搞,胆小如鼠者更难搞!

这时候,徐帅黄埔军校时的老师出来帮忙了。

敌驻豫特派“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派第20路总指挥张钫率第76师由信阳赶赴潢川,会同这里的2、12师,三个师另一个旅,共19个团,分两路大举出援商城!

左路为2、76师,夹商潢公路前进;右路为12师、独立33旅,经潢固大道从高店南下。

敌人增加了兵力,统一指挥,并全部出动,这下我军面临极大压力。

这时徐向前判断:

敌兵力虽众,来势汹汹,但尚未摸清我军围城打援的意图,一路上应该没有防备,我可收出其不意之效;另外,天公作美,大雪弥漫,道路泥泞,敌人的重装备不易展开。

我军占据有利地形,集中兵力猛烈突击,是有可能歼其一部,溃其大部的。

具体部署为:以12师在豆腐店一带高地构筑阵地,从正面阻击;而以10、11师置于其左侧,调来围城的73师在其右侧,伺机从左右两翼对敌实施迂回包抄。

徐帅是真狠人!居然调围城的73师来,那边就留少数兵力,主要以赤卫军咋咋呼呼地用气势吓住商城守军,就谅你不敢往外突!对敌人脾性和心理拿捏的死死的!

而两翼迂回包抄,这次不同以往,限于实际环境和地形以及敌人情况,迂回可能会受到敌人有力阻击,生死相搏,未必有十足的把握能迂回成功。

所以我们看徐帅的部署,还是以实力最弱的73师负责一路,冒险把围城的73是调来,就是为了让他占一路,而集中10、11两个主力师于一路,以确保有一路能迂回成功。

后面就是敌指挥部,一旦有一路迂回过去,这就算成功了,而且总战略是歼其一部,溃其大部,量力而行,不指望包围并全歼敌人,所以有一路过去就行了。

迂回包抄也是红军常规战术之一,但即便如此,徐帅也不会机械使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加以变化。

如果说迂回包抄是一般战术的灵活变化,那像此次这般随实际情况再加以变化,就是灵活中的灵活了。

所谓机动灵活,其实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主观不断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

战局发展一如所料。

12师据守阵地顽强阻击。

时任红12师师长的陈赓大将

73师的迂回行动虽歼灭敌人一部,但遭敌拼死阻击,形成相持,未能更进一步。

10、11师从左翼迂回成功,包围了敌指挥部,并抢占了傅流店渡口,断敌后路。

包围敌指挥部的的意义不用多说,就说这个断敌退路的动作,你多少人,人家多少人,你什么装备,人家什么装备,你怎么就知道你一定能赢,人家一定会败,一定会逃跑?

管他呢,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声断喝:别让他跑了!

而一声恰到好处的断喝就是气势,就是战斗力。

如果之前敌人还想不到自己会有大溃败,那我这个气势汹汹先把住门的动作就明确制造了这种气氛:你要完,你想跑!

我军本来就是想“溃敌大部”,本来就是让你跑的,干嘛要守住退路?

很简单,因为没这个动作你可能就不跑了。

事实亦如此。

敌人见后路被断,立即想到自己不行,自己要败,军心大乱,赶紧跑啊!形势立马不同!

敌左路军为2师及独立33旅,这是此前不久在商潢公路上刚挨过打的,见右路军乱了,马上也跟着乱了!

我军乘势展开反击,数万敌人兵败如山倒,惊慌失措往回奔逃。

红军勇猛追击,一直追到潢川近郊。

此战共毙、伤、俘敌4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

从歼敌人数与缴获看,伤的能占到一半,其余2000余人大概被浮的也能占不小的比例。

也就是说,大部分不是打死的,而是被吓破了胆;而且敌人剩余人数,仍远远在红军兵力之上。

这样的数据,胜负双方皆不可思议。

蒋介石嫡系第二师被打残,师长汤恩伯被撤职。

汤恩伯

4

这时候,商城守军再也受不了了!听闻援军溃败,直接崩溃,趁红军主力还没来得及回头对其包围之际,火速弃城逃往麻城。

红军不战而克商城。

围绕打商城的总目标,红军循序解决了一层又一层不利条件,当完全解除了这些外围障碍时,却发展目标城池自动陷落,终极目标自动实现了。

没有高度的灵活机动性,任何一步都可能遭遇挫败;而没有对总任务的坚定不移,所谓灵活机动,极有可能会把你带入混乱的歧途,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挫败。

这在商潢战役中有充分的体现。

在其他战役中,在茫茫世事中,同样有充分的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纵横驰骋大别山——开国上将许世友回忆鄂豫皖苏区战斗岁月(下)
商潢战役
惯于以少胜多,屡创歼敌记录,徐向前元帅10场经典胜利
红军长征突破天险腊子口
许世友迎接政委上任,见面后呆住:你不是我3年前的勤务兵吗?
腊子口战役:长征关键一战异常凶险,竟被一个小战士轻松化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