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州黔东南:那些迷人的苗寨和侗寨

  贵州黔东南:那些迷人的苗寨和侗寨

  我一直向往到贵州的黔东南采风,而西江千户苗寨就是这次民俗采风的开始。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村子下边的街道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业街,店铺鳞次栉比,可山坡上的吊脚楼确实原生态的,有的人家正在修缮房屋,村民们也过着正常的生活。

  

  村子的对过有一个观景台,从哪里可以看到苗寨的全貌,可惜雾霾太重,也有不少游客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念。

  

  西江的原住民几乎是清一色的苗族同胞,因为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现在街上已经很难看到穿民族服装的人了,一般妇女也就是在头顶上别一朵花,偶然见到穿民族服饰的,不是去表演,就是去吃婚宴。

  

  每天上午11:30分,在村子中央的广场上,都会有一场民俗表演,值得注意的是,演员全部是村子里的村民,尤其是老年合唱团,虽然听不懂他们的歌词,但他们的年纪、服饰以及仪表仪容,给游客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演出之余,他们还是过着普通村民的生活。

  

  新桥苗寨就在公路边,距离雷山县城7公里,之所以在诸多的苗寨中选择它来采风,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因素。

  

  一是它的水上粮仓,全村数十座粮仓集中建造在一个大的水塘之上,水中是石头的柱脚,上面是圆圆的木柱子,每一家的粮仓互相间隔,有路或者木制的栈道链接,有些高低参差,需用梯子上下。水面上飘起了一层厚厚的浮萍,绿绿的。据说,水上粮仓可以防火、防鼠、放虫子,至今一直在用。

  

  另一个就是它的服饰,这里被称作短裙苗,据说新桥的苗族女人通常穿一种仅长5—7寸的百褶裙,被人戏称为超短裙。具体的穿法是,平时穿两条裙子,节日盛装的时候穿三四条裙子,但不管穿多少裙子,长度总也不会增加,裙子里面穿窄腿长裤或打绑腿,裙子外面罩有花围腰和花彩带,上身多是绣花衣、对襟衣,衣服上的刺绣花样多为蝴蝶花纹。

  

  她们的唐朝发式也很有意思。将头发梳成大髻,再用大木梳固定耸于头顶,和唐代壁画上的仕女非常相似。我们在村子里转悠了半天,也没有见到传统的服饰,据说,只有节日或者表演的时候才穿,可见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榕江县的三宝侗寨很有名气,号称天下第一侗寨,自然就列为我们采风的目标。

  

  进景区的大门,一个侗族鼓楼高高的耸立着,这个三宝鼓楼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主楼坐北朝南,为三重檐四角攒尖木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建筑面积225平方米,21层,总高35.18米,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在鼓楼内和附属建筑物上,绘画和雕刻有侗族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侗族多支系的古风遗韵、传统服饰、民间习俗等。集中国侗族历史文化之大成,是古榕风景名胜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11020日,已被吉尼斯总部评审,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特点入编《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给人一种很好的感觉。可惜上楼的大门紧闭,无法上去观看。

  

  村子旁边有一条河叫都柳江,都柳江沿岸可看到一大群古榕树。这些榕树大概植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有古榕数30多株,这些高20米,胸围6米以上的参天巨树,彼此之间根系相连,枝叶相拥,形成一片罕见的榕树群。像一个绿色天盖。

  

  古榕群间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街道,当地人叫花街。这条街大概500米长,鹅卵石镶嵌成了十二生肖的图案。街尾有一尊珠郎娘美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格外夺目。雕塑由一男一女组成,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拍过一部电影叫《秦娘美》,这是一个中国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而这里就是娘美的故乡。

  

  侗寨除了鼓楼多外,就是圣母祠,侗家人称为萨玛祠(萨玛是大祖母的意思),它是侗族人民祭祀女神萨玛的祠庙,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整个三宝侗乡共有9座。祠庙内都有用砖瓦盖成的小屋,屋中央用石头垒成石堆,中间插一把半开的纸伞,周围有1214个小木椿或小石堆。纸伞和木椿上披挂剪纸。这些木椿、石堆表示萨玛之位。祠庙外都种植有一株常青树,象征圣母健康长寿

  

  我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侗族传统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但是,侗族妇女织布、捶布的习俗还是吸引着我们。就连村旁的大榕树上所贴的字符,恐怕也是和驱邪保平安有关。

  

  网上把村旁的都柳江描写的很美,但在我看来,江水已经污染的很严重了,我很纠结:像西江千户苗寨那样,人们说她过度商业化;可是像三宝侗寨这样几乎原生态的村子,却脏的一塌糊涂,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离开村子,最显眼的还是高高的三宝鼓楼,祝愿三宝侗寨越来越美好。

  岜沙苗寨离从江县城只有7公里,因为独特的民俗而为人们所关注。我们自然也就选择了它。

  

  车停在路旁,顺着一条石条砌成的小路走上去,在岜沙的一个小广场上,一群少男少女正在化妆,据说来了一个什么部的副部长,要看少数民族表演,当地领导害怕榕江到从江的路面太烂(平均时速20公里啊),特意把这些演员拉到了这里。

  

  领导还没来,雨就来了,大家慌忙到公路旁的车里避雨,我和巴易径直向村子里走去,村子里一片破旧的建筑,看来这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不高。

  

  待我们回到车旁,演员们早走光了,据说,领导不来了,我们百无聊赖的呆在售票处门口,希望得知表演的准确信息。村里参加表演的小姑娘也在那里玩耍,售票处的人员说,下午还会有客人来,表演还会进行。

  

  小姑娘们开始向山上移动,我们随即跟上去,原来大批参加表演的村民都在等待,男的在伺弄手中的武器,女的在抓紧时间做活。

  

  岜沙男子在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家纺织的无领右开襟亮布衣,直筒大裤管亮布裤。长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女性则穿着自己制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银饰。

  

  村民们依照惯例站好,女的排队站在门内,男的分列大门两旁,各持手中枪械,门口一排手持乐器,顿时乐器齐鸣,枪声四起,这就是岜沙的迎宾仪式。

  

  我们随着客人的队伍上到村头的一座貌似村史展览室的二层小楼上,里面介绍的是当地的民俗,我们无心去听,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却是拍摄村子全景的最佳位置。

  

  沿着森林中的一条小路,前边有一座小亭,里边敬放的是一个巨大的樟木树桩。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怀着对毛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人们围着树桩,用手去触摸它,据说可以带来好运。

  

  我们随着村民们的表演队伍在寨子里穿行,寨子并不富裕,到处都是古朴的样子。

  

  突然,三位大汉拦住我们的去路,讨要演出费,我们说已经买过门票了呀,三个人不依不饶,说门票是旅游局的,还要给他们演出费,每人20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100元了结。

  

  演出前有一位族长带领大家先去一棵神树前做法事,然后是岜沙的舞蹈,后来是抢亲的民俗表演,最后在枪手们的轰鸣声中结束。

  

  我们期待的岜沙用镰刀剃头的表演开始了,不用热水,就那么一瓶水湿了湿头发,一位手艺精湛的师傅左右开弓,不大一会儿工夫,剃头完毕。

  

  值得注意的是,头发中间的发髻仍然保留着,发髻,苗语称作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

  

  表演结束,人们逐渐散去,这位武士是岜沙的代言人,父子俩站好,任由拍照,当然也是有付费的。

  

  回到停车场,山间飘起一朵白云,看看山这边的另一个岜沙寨子,他们还生活在自己的大山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黔山万水,九天时间教你玩转贵州
黔东南,一片令人向往的心灵栖息地!
昆明出发—罗平油菜花—万峰林—黄果树瀑布—千户苗寨—镇远古镇—梵净山—隆里古镇—肇兴侗寨—岜沙枪手部...
人间净土黔东南
这样体验贵州,最爽!
贵州十个最美原生态古村落,'骨灰级'旅游达人必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