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质疏松“静悄悄” 预防要跟上
预防骨质疏松补钙、喝奶就够了吗

  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并不是随年龄增加而不可避免的结果。曾有医学专家说过:“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儿科疾病”,这句看似前后矛盾的话,其实蕴含着科学道理。尽管骨质疏松大多是在年老时才出现,但骨质疏松的预防却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并且非常重要。

  如果把身体的骨量比作人体中的一座“骨矿岛”,那么在成年之前,这座岛的容积是不断地自然增加的,也就是身体的骨量在不断增多,当达到峰值骨量后就不再增加了。这个峰值大多数人都发生在30岁左右,具体会根据遗传、激素、环境因素而有一些差异。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的骨量开始下降。一方面人体的这座“骨矿岛”自然扩增停止,另一方面这座“骨矿岛”还开始出现“水土流失”,最终就造成了骨质疏松。

  值得注意的是,峰值骨量越高,人体的“骨矿岛”容积越大,那么到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晚,程度也越轻。

  预防骨质疏松主要抓两方面:一方面是“开源”,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另一方面就是“节流”,尽量减少骨量的丢失。具体可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第一,摄入足够营养。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注意每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最好从饮食中摄取,酌情加用补充剂。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克/公斤体重。摄入充足的钙,对获得理想峰值骨量、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都大有裨益。牛奶、大豆、坚果、深色蔬菜等都富含钙,其中牛奶最为推荐。市面常见的纯牛奶中的钙含量约为100毫克/100毫升,因此每天坚持喝300毫升牛奶,再加上其他食物的补充,钙摄入达标还是很容易的。

  第二,多晒太阳。除了补充钙,还需要有充足的维生素D才能促进肠道的钙吸收,而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一般建议上午11时-下午3时,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当然,也要注意避开强光,以免皮肤被晒伤。

  第三,坚持科学运动。任何年龄段的人,预防骨质疏松都需要坚持科学运动。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处于生长期,运动对骨量积累有很大帮助,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有研究表明,跑跳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打排球等)对骨量累积效果更佳。对于成年人来说,推荐规律的身体负重锻炼(比如跑步、各种球类运动等),一周锻炼5次,每次锻炼30分钟~1小时,锻炼还能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反应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第四,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已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并增加骨折风险。

  第五,尽量避免使用会增加骨丢失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有报道称,使用低至2.5~7.5毫克/天的泼尼松或等效治疗量时,即可出现骨折风险上升。

  第六,预防跌倒。中老年人应注意跌倒的预防,避免脆性骨折的发生。以下这些人群更易跌倒:年龄大于65岁者;曾经发生过跌倒者;肢体活动障碍、步态不稳者;听力、视力下降者;贫血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用影响意识行为药物(如镇静安眠药)者;营养不良者;虚弱、头晕者;缺少照顾者;意识不清者;睡眠障碍者等。

骨质疏松有何症状腰疼、腿疼是信号吗

  并非所有的骨质疏松都有症状,因此才有人将其称为“静悄悄的杀手”。很多患者都是在发生了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

  不过,疼痛有时也是骨质疏松的信号。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多个部位疼痛。但同时也要注意,并非出现腰疼、腿疼,就一定是骨质疏松。

  那么,如何才能确认已经发生骨质疏松了呢?

  第一种就是出现脆性骨折,也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严重的后果之一。脆性骨折一般都是自发性或由轻微创伤导致。这种轻微外伤,正常人是不会发生骨折的,但是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却很容易出现。骨折部位常见于脊柱、髋部、手腕等部位。

  第二种就是通过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已经骨质疏松了补钙还有用吗

  如果您已经确诊了骨质疏松,也不用太担心和焦虑,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稳定或增加骨密度,同时减少骨折风险。很多人可能认为,治疗骨质疏松就是补钙。补钙当然有用,但这不是治疗措施的全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基础治疗。基础治疗除了前面提到的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另外还有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的摄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补钙。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钙剂及维生素D的营养补充剂,还有两种成分混合的制剂,都可以选择和服用。

  第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发挥骨量“开源”和“节流”的作用。所谓“开源”,就是增加身体骨量,这类药物称为骨形成促进剂,比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所谓“节流”,就是减少骨量的丢失,该类药物称为骨吸收抑制剂,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也有些药物同时具有“开源”和“节流”的作用,比如锶盐类药物。此外,一些中药制剂也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和其他慢性病一样,需要长期、个体化治疗,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用药方案也各不相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第三,康复治疗。针对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心理干预措施及行动辅助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静隐秘的中老年人流行病——骨质疏松,现在治疗还不晚!
你是“硬骨头”吗?如何科学补钙
骨质疏松这个“寂静的疾病”,为什么严重威胁父母的健康?
骨头“松”了后最怕“折”
骨质疏松算什么?教你三招长出硬骨头!!!
天阴雨滑,你可能摔不起……平时就该了解的【骨质疏松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