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明网评】国家扶贫日,书写国际减贫史上的“中国故事”

  作者:张尔冬

  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将10月17日设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决议,旨在促进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意识。从2014年开始,中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在这一斗争中,中国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为国际社会积累了重要经验。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减贫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在中国一直备受关注。早在成立之日,中国共产党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和使命。从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结合自身特有的经济基础、体制背景、贫困人口特点,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然而,征程未有穷期。消除绝对贫困绝不是中国减贫事业的最终目标,而是新的起点。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仍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一直以来,消除贫困都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世界范围内仍有以亿计数的贫困人口,而中国的减贫奇迹也让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也作为众多“中国故事”之一成功出海,走向世界。例如,美国政治家桑德斯此前在采访中称赞中国“在解决极端贫困问题上取得的进步比文明史上的任何国家都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一篇报道也曾援引专家的话称赞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消除贫困,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消除贫困是一项体量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许多可学习、可推广的经验,正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推向世界各地,充分展现着大国担当。例如,“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凭借自身强劲的经济动能,与沿线国家展开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在增进双方往来互动的同时,也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帮助其改善贫困问题。再如,中国被许多外国媒体称为“基建大国”,长期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培训当地技术人员和提供就业岗位的方式,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减贫这一议题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通。在此刻,中国已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未来也将继续以坚定不移的决心为全球减贫事业发挥力量。(张尔冬)

[ 责编:王营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这一举措,让联合国提前10年完成目标
中国数亿人口脱贫是全人类的巨大成就
一文带你读懂中国扶贫历史进程及取得的成就
这个令人瞩目的奇迹,发生在中国!
​这个令人瞩目的奇迹,发生在中国
建立科教扶贫网络 构建科教扶贫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