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咬文嚼字|非谓形容词“原生”和“次生”
userphoto

2023.01.04 福建

关注

“原生”,指“最原始的、未经外界影响或未经加工修饰的”。与“原生”相对的是“次生”,指“再次生成的、间接造成的、派生的”。“原生”和“次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用作定语,出现在借自日语或英语的专业术语中。当时,有“原生林”(原始林)、“次生林”(原生林被采伐或破坏后又恢复起来的树林),“原生矿”(成矿后从未经自然力移动和作用过的矿床)、“次生矿”(成矿后经自然力移动和作用过的矿床),“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等。

实际上,“原生”和“次生”都是非谓形容词,不能直接充当谓语,只有置于“是……的”之中才能充当谓语。比如:“在武大校园、在鼋头渚、在玉渊潭公园,无论是引进的还是原生的,一树繁花同样的烂漫悠然。”(2018年4月5日)也可以加上“的”字作定语。比如:“连续数月,世卫组织付出的艰苦努力都处于全球聚光灯下:……携手世界主要网络平台,应对随疫情次生的'信息流行病’……”(2020年5月18日)

“原生”,可以加上表示“属性”的后缀“型”或“性”作定语。比如:“他们至今保存着古傣先民古朴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染齿、文身、赶花街等原生型傣族文化元素。”(2013年12月5日)又如:“应在保护乡村原生性景观的基础上,对现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改造提升,坚决避免大拆大建,注重维护景观设施与乡村文化的关联性,让乡村旅游'留得住人、安得下心’。”(2019年4月9日)而“次生型”“次生性”的说法则相对比较少见。

“原生”和“次生”的主要用法是直接作定语。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新词语,常见的有“原生文明”“次生文明”,“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原生问题”“次生问题”,“原生犯罪”“次生犯罪”,“原生情感”“次生情感”,以及“原生家庭”“原(生)生态”“原生艺术”“原生环境”和“次生影响”“次生案件”“次生舆情”“次生垃圾”“次生污染”“次生疫情”等。

“原生”组成的词语和“次生”组成的词语相对称的,有时会成对使用。如:“气象灾害往往有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从原生灾害会产生次生灾害,这就需要综合应对,多部门联动。”

有的“次生”词语,没有相对应的“原生”词语,如“次生污染”“次生垃圾”。有的“原生”词语,没有相对应的“次生”词语,如“原(生)生态”。近年来出现的“原生广告”(把广告作为内容的一部分植入到实际页面设计中的广告形式)、“原生相机”(手机操作系统自带的照相应用程序),也没有相对应的“次生”词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编辑之友:语序不当病句解析
只能作定语的形容词
略谈 “的、地、得”用法的区别
气象次生灾害有哪些(图解)
缅甸翡翠主要场区场口的地理位置和原石特征
【警惕地震次生灾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