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训宝典补遗之一:周文王《保训》
userphoto

2023.06.01 福建

关注

周文王姬昌,姬姓,名昌,周朝奠基者。其父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自此史称周文王。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并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其子武王姬发灭商奠定了基础。史称其创制周礼,演化《周易》,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赞文王为“三代之英”。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

就目前的研究,现存最早的家训出自于周朝,是周文王姬昌给儿子周武王姬发的《保训》。

周文王姬昌晚年身体病重,害怕来不及给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交待后事,所以考虑思索了一天后,第二天就召见姬发,叮嘱他继位后施政的重点。其内容在史书中没有留下详细记载,但在对一批从海外回归的战国时期的简牍中,我们有幸看到了三千年前周文王对周武王留下的谆谆教诲。这批简牍现收藏于清华大学,因此被成为“清华简”。

周文王《保训》:

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恐,述保训。戊子,自演,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淫!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工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立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服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愉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呜呼!发,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追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服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修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淫!日不足,惟宿不详。”

译文:

文王五十年,病重,文王感觉时日不多,非常忧惧,就口述了《保训》。戊子日,自己心里考虑,己丑日,拂晓……文王这样说:发,我病得厉害,怕来不及训示你。过去先王传诏命,一定要在隆重的大典上。现在我病重,恐怕来不及举行大典,你用文字记下来。要谨慎,不骄纵。过去舜长期是地位低下的小人,亲自在历丘耕种,追求中道和谐,自我修炼心志,不违背民意,施恩于上下远近。于是改革制度,各方面的关系都能理顺。舜既然求得了治国理民的和谐中道,不随意改变,一心奉行,恭敬而不懈怠,才有了“三愉”的德政。帝尧嘉许他,让他继承了事业。了不起啊!发,你要学习他!过去上甲微在黄河之北施行和谐中道,回报当地有易部落的人,有易部落的人服了(杀害上甲微父亲王亥的)罪,上甲微没有报复迫害他们,黄河之北的地方也崇尚起和谐中道。上甲微崇尚和谐中道的思想没有被忘记,留传给了子孙,一直传到成汤。始终奉行而不懈怠,以致成汤获得了帝位。了不起啊!发,你要学习他!我知道我时间不多,生命不会再延续,现今你要一心奉行和谐中道,就会有所成就。我来不及看到你身登帝位,要敬慎,不骄纵!时光短暂,虚度光阴不祥。

(原文及译文据廖明春、陈慧释读清华简《保训》)

在对儿子姬发的遗言教诲中,突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治国思想,那就是“和谐中道”。姬昌从舜帝勤勉政事,继承了尧帝的事业说起,舜帝之所以能从耕田种地、地位低下的人成长为卓有建树并且继承了尧帝事业的帝王,依靠的就是自我修炼心志,一心奉行“中道”,不随意改变,不丝毫懈怠。而上甲微之所以能够征服有易氏部落,依靠的不是武力,仍然是中道和谐的思想。关于上甲微征服有易氏部落,虽然与其它史书的记载不同,但体现了文王重视中道和谐的深刻用意。

而周武王姬发也没有辜负文王的期望,在文王去世后第四年春天,发动了空前的灭商战争。拜姜尚为帅,发兵五万渡过黄河东进,打败了最后一代俗称“商纣王”的商王帝辛数十万军队,推翻了商朝五百余年的统治,开创了煌煌八百年周朝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为啥会被做成肉羹?
西周历代帝王录
名人兄弟间之二:周武王姬发与周公姬旦
周只是灭了商王室,为何可在东夷各部落国土上大肆分封周朝功臣?
《易经》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西伯的历史:你知道周文王姬昌为什么被称呼为西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