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我学中医 | 一场由排球引起的“血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27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小红是院排球队的队员,大半年前正值经期(第3天)参加了一场院级的排球比赛,之后突然月经量增多,且持续了大半个月才停止。此后每次来月经的量都特别大,时间也延长了,经色淡红,并伴有神疲,倦怠无力,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这样的证型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脾不统血证。下面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下脾不统血证的概念是什么。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从而导致出血的证候。本证多由久病气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气虚统血失权所致。

临床表现

脾不统血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吐血、鼻衄、紫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辨证要点

脾不统血证主要是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证共见为辨证特点。脾不统血证是气不摄血的一种表现,气不摄血证的出血表现更加的广泛,为全身性出血。

上文提到小红的月经量多,就是脾不统血证的表现。小红因为在月经期间参加排球比赛,过劳伤脾,脾虚统摄无力,冲任不固,则月经量多,时间长;脾失健运,则食少便溏;中气不足,则神疲,倦怠乏力;出血量多,肌肤失去濡养,则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均为虚象。小红后面找了个中医进行治疗,以归脾汤治疗两个月后上诉症状就基本消失了。

脾不统血证与肝不藏血证在临床上常常被人所混淆,脾不统血证往往伴有气虚、阳虚等症状;而肝不藏血证的出血,多见月经过多或崩漏,或有齿衄、鼻衄、呕血等伴有烦躁易怒,少腹、胸胁胀痛,精神抑郁,头痛、眩晕、眼花、失眠,肢体麻木痉挛等症状。并且在临床上两证互相影响,容易出现反复、不定位,或多处出血,伴肝脾不调者,就表示已经形成了肝脾两虚,血失统藏的复合证,这类的出血一般不容易被治愈。

跟我学中医 | 什么是瘀血?瘀血有什么危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常失眠,难入睡,可能是肝气虚,中医1个方子补肝气,助睡眠
老中医透露,这15种中药搭配效果1 1大于2,你清楚吗?记得转发收藏!1. 仙茅 仙灵脾——搭配——...
什么是脾不统血证
肝气虚、肝阳虚证《血证论》:又有肝经气虚...
尤昭玲教授治疗妇科血证的临床经验
中医妇科专家丁启后-临床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