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赖明生:好在中医不仅医治人病,也能医治人心

赖明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擅长治疗慢性胃炎;妇科月经失调、不孕、痛经、乳腺小叶增生;皮肤科痤疮、湿疹、脱发。对失眠、头痛、口腔溃疡、咳嗽、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腰痛、小儿咳喘、男科前列腺相关疾病、内分泌失调及肿瘤放化疗后的中医药调理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采访 唐晔 编辑 王玉

采访笔记

与他谈论的时候,我们在谈论历史,有一种中医流派叫温病学,这个流派中的人物有叶天士,吴鞠通,吴又可,刘完素,王孟英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赖明生,师承江苏省名中医杨进教授,擅长治疗慢性胃炎;妇科月经失调、不孕、痛经、乳腺小叶增生;皮肤科痤疮、湿疹、脱发。对失眠、头痛、口腔溃疡、咳嗽、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腰痛、小儿咳喘、男科前列腺相关疾病、内分泌失调及肿瘤放化疗后的中医药调理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他来自广东,他说广东人有喜好中医的传统,煲个汤都要放上大枣,山药,当归,枸杞等药食两用的食材。

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临床基础教研室工作,目前的状态是一半教学一半临床。“我研究的是温病学,南中医的温病学研究是全国翘楚。”他的导师杨进教授,江苏省名中医,中医教材《温病学》主编,对他影响很大。“还有一位江苏省名中医季光教授,其学养人品烛照我的中医之旅。”他坦言,尽可能开药味数少,价格低,达官贵人与工地民工一视同仁,甚至免除贫者诊费,都是学的季光教授,“一直追随抄方,直到今天。”

有必要做点科普,他研究的是温病,一般外感热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范围。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温病的中医治疗,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案头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书里的学术理论,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景仰这位乾隆--道光年间的医学家,“与汉张仲景比肩而立,是我国中医药学史上的两大柱石,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张仲景是中医学的泰斗,吴鞠通乃温病学的巨匠,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大定风珠、桃仁承气汤、清营汤、清宫汤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有很大的比重。”

一次疑似帕金森,病程十多年的老年患者,被他用温病学的下焦病治则治愈,从此信心百倍,口碑不胫而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氏三焦辨证论治法,上焦心包络与肺,中焦脾胃与大肠,下焦肝肾,不仅指病之阶段,亦与病变脏腑密切相关。”

临结束时,我们聊起明末温病大家吴又可,以及一部叫《大明劫》的电影,“其实,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马革裹尸,青史留名,这是孙传庭将军的方式;而朝代更迭,行医济世不会断,吴又可悬壶世间,放舟江上,也便是他一生之宿命。这就是国家大厦将倾之时,两个渺小瞬间的交叉与平行。”我说。

他笑道:“你也许会注意影片结尾一段,温疫论之方竟然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起到奇效,当时,我的心中涌上一阵感动。也许,医国的贡献,仅能一世,医人的贡献,才是千古。”

博采众长

1979年出生的赖明生,日常工作一半是教学一半是临床。

他出生在广东,广东人向来喜欢中医,生了病也是先看中医,抓几副药吃。即使不生病,平时吃饭的汤羹菜肴里也会加上几味食补的药材。他说,1990年代的广东中医院,可谓“纯朴”,中医院要生存只有要靠中药治疗,甚至不能开西药处方,这样才能得到病人的认可。“有段时间,中医比西医昌盛繁荣,有些人生病了医生要是只做西医治疗,那是要被病人质疑的。”赖明生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再加上家里有一位叔叔是中医(至今仍在老家的街上开有诊所和中药店),自幼偏爱中医的他自然走上了中医的求学道路。“很多人说中医很难,学中医苦,我因为喜欢,从不觉得苦。”

赖明生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一口气硕博连读,跟着杨进教授学习温病学,“杨老师受人尊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2008年博士毕业,直接留校,学医之路算是一路平坦。

“以前是做学生,现在自己也做起教学工作,中医就是这样一代代往下传。”他的教学特点是深入浅出地讲解重点、难点、疑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他的一篇文章《提高温病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受到广泛关注。他认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高效的温病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为此,需要精通教材,有效备课,“自己精通,讲解起来才能恰到好处,栩栩如生。”

他笑着说,现在也教自己的孩子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朗朗上口,慧察于心,顺带作为熏陶。“给孩子喂奶的时候,闲着无聊给他念唐诗,念着念着,孩子竟然会跟着背了出来,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就教孩子药性赋、药性歌括400味,小孩子脑子好使,教的东西都还记得住。中医是可以熏陶人的,孩子比别的小朋友认字多。”问及将来,他说长大后对孩子没有要求,只是给他中医的启蒙环境,不必一定要做医生。

温病学是他的主攻,实际上,温病起源于江南,分为温热类和湿热类两大外感热病,之前他写过一篇文章《温病学说形成原因探析》,特意讲解为什么温病产生于明清,又为什么在江南地区出现,为什么有那么多温病大家是江苏人,特别是苏州人居多,这和地理气候等都有关系。“苏州可谓人杰地灵,对温病学的贡献很大,比如擅治温疫病的吴又可。温疫病只算是温病的一种。在温病学形成以前,广州虽然也地处湿热,但是没有这么高明的医生,虽有大量的温热疾病,然而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便不能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名家不出。”

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的门诊,几乎什么病都看,内科、妇科、皮肤病都要看,“其实中医医生是一个杂家。科室在全国温病学界是数一数二的,全国统编的教材1-5版是我们教研室的前辈编写,甚至一些教材的体例都是他们开创的。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学习,我内心是很自豪的。”

赖明生很注重临床。读研的时候经常跟着老师接触临床,上门诊、抄方子。“一个医生如果没有经历过临床,是没有办法建立信心的,书本上的东西一定要经历临床才会深刻。”他笑着说自己会以身试药,生病了,先自己开方试药,亲友病了,吃了他开的药,痊愈了,信心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

2013年9月有一个70多岁的病人,手抖,心慌,病人跑遍了南京的大小医院,查不出根源,晚上折腾到要吃安眠药入睡,但吃了安眠药竟然心不慌,手不抖了,但是安眠药一停,故态复萌。赖明生仔细检查后,发现病人脉气虚弱,舌绛苔少,辨证后认为是下焦病,阴虚风动症,按照吴鞠通的方子开了一个星期的药,病人来复诊,兴高采烈:“效果太好了,已经把安眠药都停了!”又经过一段时间调理,病人完全康复,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赖明生说,在临床上碰到各种病都是有可能的,要先辨证。比如治疗慢性胃炎,胃炎属于脾胃病,但是和温病联系密切,从专科角度来说是按照脾胃病来治,但是很多时候用温病大师叶天士《温热论》的方子来治疗脾胃病有很好的效果。“首先考虑到脾胃问题,慢性胃炎的特性是慢的,又有湿热之邪,在看病的时候会告诉病人,这个病不会那么快好,要有耐心,一般要有三个月左右,这么多年下来,只要病人踏踏实实坚持三个月的治疗,此类病目前都已治愈。”

温病重视舌诊,杂病重视脉象。从舌苔上来看,舌包括舌苔、舌的颜色、舌底动态。舌苔有厚薄润燥及白、黄、灰、黑色之分;舌质的颜色红色、绛色、紫色等,要仔细辨认。临床上温病非常重视辨舌,辨识之后再加上中医常用的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当然,赖明生说,不会拒绝现代化的西医仪器检测,通过一切手段,先辨病症,找到病机,才好进行诊治。

中医是有很多派别的。滋阴派、补土派、温病派、经方派、时方派等等。赖明生说,每个派别有自己产生的原因,在每个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流派,和地域因素也相关。“张仲景时代,伤寒研究多,从气候学的角度来说当时天气寒冷,伤寒多发。”各方流派百家争鸣,他兼收并蓄,从治病的角度来说,哪个学术治疗效果好,他就使用哪个学术。“我的老师是经方派,但是却教会我要博采众长。”

幸福的中医人

赖明生用药一般是12-18味左右,他说自己是循规蹈矩的,现在的医患环境下,他相信自己是“谨慎的,轻重权衡”。他说,病如没有治好,一可能是自己水平不够,二可能是药物效力不够,三可能是药物煎煮方法有问题,四可能是病人没有及时按医嘱服药。

开药的时候,他会考虑病人的经济状况,能帮病人节省就节省。门诊上,他开的方子是价廉的,均价一般在一两百块。有病人主动问他:“怎么药越开越便宜了,从一百多到只有几十块钱了?”他笑了:“说明你病越来越好了啊。”病人会心一笑。开药的时候,他尽量不使用名贵药材,“医生最根本的目的是治病,靠开药赚钱的事他绝对不做。”

现在他主攻胃病和妇科病。例如慢性胃炎,包括反流性胃炎、胃窦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有些胃病是属于温病,有些不属于温病,要用到脾胃学说。”妇科病的痛经、月经周期不准、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也是他的强项,“多囊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好治疗,好在博士毕业之后跟着南京中医药大学郭慧红教授抄方学习,受益匪浅。在男科则师从江苏省中医院的何映主任。男科、妇科都待过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

去年,他所在的医院有一位护士,29岁,输卵管不通,看遍了大小医院,没有效果,渐渐失去生育的希望,偶然一次看到赖明生的介绍,也是半信半疑来找他。

病人月经周期、月经量等表象还算正常,但就是无法怀孕。他仔细辨证之后运用妇科调周的理论,经前、行经、经后、经中都用相对应的药物来调理,再加上活血通经络的几味药,整个过程没有开西药,全中药治疗。病人也很配合,吃了两个月的中药后怀孕了。病人大喜,介绍了同科室的另外一位护士过来看病,这护士27岁,新婚不久,但是月经期紊乱,找他治疗一段时间后,顺利地怀上健康的宝宝。而这位护士又介绍了第三位护士过来求医,她结婚四年没有孩子,看了很多医生,吃了不少药,始终没有治愈,经过一段时间调理,也于2015年底顺利怀孕。

一连几个喜报,赖明生的名声在医院传遍了,一个科室大半的护士都来找他看病。一次,一位与他同在江宁医院上班的研究生同学在医院碰到他时,竟然说他在医院里被称为“送子观音”。还有一位医生咳嗽严重,在医院打了半个月点滴未愈,他开了七副药,服用三副药后,咳嗽即止。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位医生跑来兴奋地对赖明生说:“我每年都要发荨麻疹的,吃了你的药,咳嗽好了,荨麻疹今年也没有复发!”再有就是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利用内服外用的纯中药治疗,一般三天左右可使溃疡逐渐痊愈,这种方法是他学习前人,并根据自身临床体验总结出来的。

赖明生坦言,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但是治愈不了的病人也会越来越多。很多人说中医学无止境,越是到了高处越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年轻的时候好像什么病都能看,无所畏惧,等到经过临床,碰到的病人多了,反倒胆子越来越小,下手越来越慎重,总觉得欠缺越来越多,很多病不是那么容易治愈的,有时候无论多努力,结果都无能为力。”

好在中医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哲学,很多时候医治病人的疾病,也医治人心,让人变得豁达,看得开,人一看得开了,病也就少了。

“能遇见中医,学习中医,用中医药治病救人,我对工作对自己的生活都是满意的。因为喜欢,所以没有厌倦过,我是一个幸福的中医人。”赖明生说。

口述实录

唐晔:教学和临床,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

赖明生:其实更喜欢做临床,现在一半的时间是教学,一半是在门诊,本职工作是在学校,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做一些临床工作。

唐晔:你怎样看待中医的辨证论治?

赖明生: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除了这个,还要辨病论治,比如感冒是病毒感染,这种情况把药直接用上去就好了,再根据症状,咳嗽要加上咳嗽的药物,头痛要加上止痛的药。

唐晔:有没有人对你学习中医的路上影响较大?

赖明生:有蛮多的。导师杨进教授,江苏省名中医,中医教材《温病学》主编,对我影响很大。还有一位江苏省名中医季光教授,其学养人品烛照我的中医之旅。我尽可能开药味数少,价格低,都是学的季光教授,一直追随他抄方。季老的医德高尚,很多民工、学生来找他看病,甚至都不需要挂号,一些经济困难的病人,免费施诊、施药,老师教会了我什么叫医者仁心。

还有一位老师是王灿晖教授,公认全国名中医,他才思敏捷,找他看病就像在聊天,不知不觉就把病看完了。当年科技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有一个是王灿晖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我被主任指定去做这个课题,便跑到门诊跟着王老师结结实实抄方,跟了一年,整理了很多医案,这些临床案例和经验都十分宝贵。

唐晔:作为温病学派,你怎样看待吴鞠通?

赖明生:吴鞠通本来是要一心考取功名的,后来父亲病死,他难过于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医治父亲,才导致于此,便发奋自学医术。中医和西医有一个区别就是中医可以自学,神农尝百草就是从自身亲尝亲试开始,虽然后来者不需如此,有药典、经方等都可以潜心学习,吴鞠通就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典范,用现在话来说是“学霸”,我最欣赏他的地方就是博采众长,学习能力强。

唐晔: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可能出吴鞠通,叶天士,吴又可,刘完素这样的大家吗?

赖明生:真的很难。现在是规范化培训了,临床规范化培训更多是按照西医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的。而中医有自己的特色,按西医的标准来培养中医,出过去那样的大家就太难了。

唐晔:你觉得,中医近五十年来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赖明生:从规模来说是进步了,中医院、中医学院的量都上来了,但是中医的质量很难说进步了。民国时期的中医有很多大家涌现,这个时期的中医还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唐晔:如果可以穿越的话,你愿意回到哪个朝代?

赖明生:从学术角度上讲,民国时代是可以让知识份子回味、体验的。

唐晔:中医这两个字你是如何理解的?

赖明生:用中医的理论,中药的手段,中医和中药结合在一起治疗疾病,这就是中医。中医的中,是中国的中,是体现中国文化的,中医说心脏,心主神明,为什么不说脑主神明呢,我们汉语里说心心相印、心猿意马、心领神会、心不在焉、心灵相通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唐晔:如果可以穿越和古人对话,你会选择谁呢?

赖明生:那可就多了,首选的当属叶天士,他不仅是温病学大家,在临床上更是经验丰富,用两片银杏叶救了一个孕妇,浪漫又传奇。别说跟这样的大家对话了,就是跟着他抄方抓药,做个小书童也愿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第三届【国医大师】拟表彰人选的“学医经历”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
杨春波简介
名中医成才之路
国医大师(16)——张学文
冰野访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