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聋校19聪明的华佗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19 聪明的华佗
科   目
语文
年  级
聋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授课人
XXX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名是《19聪明的华佗》,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第19课。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华佗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是华佗的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的药铺学徒,七岁的小华佗巧妙的解答了蔡医生出的“考题”,蔡医生高兴地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这个故事说明,遇到问题,能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聪明。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4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能够准确地读出课文的生字词。
·图文结合,理解句子的意思,分清句中各代词的意思。
·能理解课文中“硬拉、各拿、晃动”等重点词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巩固被字句与把字句句式的转换。
·能有表情地、流畅的朗读课文。
·打出标准的手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学生学会遇事要多动脑子想办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兰州市盲聋哑学校聋三年级全体学生。本班有23名学生,学生年龄差距大,大部分入校前未接受过启蒙教育,接受新知识能力弱,仍以常规教学为主。学生由于听力损失程度不一样,剩余听力有强弱,所以语言训练时不要求达到同一水平。蒋宜田早期干预早,虽听力损失严重但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另外还有2名学生是多重残疾,所以授课过程要照顾个体差异,做好个别辅导。
·学生的观察能力欠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四、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聋校的讲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插图和课文的叙述,展开合理的联系,正确理解一个个句子按顺序叙述的一个个情节的发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器官,做到“细观察、勤思考”,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语言训练做好个别辅导。
1.利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充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做到读中感悟。
2.把形象性的图片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辅助课堂教学。
3.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有机结合。
五、 情景设计
·PPT演示和本节课有关系的知识点。
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
难点
·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就是聪明。
七、 教学资源
教学支持资源
·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语文书
·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 贴图
八、 教学过程
阶段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
齐读课题,质疑导入。
(2分钟)
1.舌(唇)操
2.分析课题
1.学生做上课准备。集体做。
2.齐读课题
1.活动发音器官,为朗读做准备。
2.帮学生收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
复习字词,初读课文。
(3分钟)
1.看口打手语:华佗
古时候  不肯  硬拉
凶 引开
2.教师领读课文
1.认真观察老师口型,举手抢答。
2.复习生字词的拼写
1.训练学生看话能力。考察学生识记情况。
2.巩固生字词的拼读和手语的练习。
三、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26分钟)
(一)图文对照,了解课文大意。
1.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图文结合,理解各人物关系。
图上画了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你看,小华佗在干什么?
(二)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各代词的意思
(3)理解“学徒”的意思
(4)提问:什么时候,谁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当学徒?妈妈送谁到蔡医生那里去当学徒?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各代词的意思
(3)提问:蔡医生看到了什么?(贴图)
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教师板书:分开)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各代词的意思
(3)提问:两只羊是怎样打架的?(PPT演示) 华佗是怎么想的?“硬拉”会有什么后果。请学生演一演。
(4)华佗想到好办法了吗?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华佗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教师板书:采来 各拿 摇动 )最后结果是什么?
(3)品尝屋练习被字句与把字句的转换。
(4)教师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蔡医生收下华佗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图文对照)
(3)教师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1.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自由回答。
2.学生读课文,思考教师的提问。
3.明白句中各代词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5.初次接触“谁送谁到哪里去做什么。”句式理解人物关系。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手语。
7.明白句中各代词的意思。
8.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9.通过观看PPT 能找出打架的重点词,准确描述出羊打架的过程。
11.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硬拉”有可能造成伤害。
12.通过回答问题,说出出羊喜欢吃青草。总结出华佗很聪明。
13.巩固复习: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练习。
14.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1.充分发挥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句义,读懂课文内容的作用,把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从而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
2.教师考察学生课文的熟悉程度和自学能力。
3.读的时候要求会正确换气停顿。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其正音。辅导读出感情和语气。
4.为第三课时仿写句式“谁送谁到哪里去做什么。”打好基础。
5.考察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度和自学能力。
6.贴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PPT将文字表述转化成动态图,形象生动的展示了整个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了视觉的补偿作用。
8.通过表演学生对重点词“硬拉”产生的后果有了度的认识,对学生进行了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9.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能准确地表述生活现象。
10.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在同一层次上,做练习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归纳,可以加深记忆。
11.指导学生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12.指导朗读,教学生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要求学生有表情的朗读。个别学生要读出情感。
四、
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
(5分钟)
(出示PPT)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生先读一读再举手回答。
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
总结全文
深化主题
(2分钟)
教育学生遇事要多动脑筋,而且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六、
布置作业
(2分钟)
1.课后练习第五、六题
2.熟读课文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牢牢的记住本课内容。
板 书
设 计
19聪明的华佗
分开          想
做         采来
各拿
摇动
教学
评价
1. 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这堂课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在利用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学生学习需要时予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使其原有认知得到提升。
2. 重视朗读,运用不同的读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有情趣的朗读。同时读要有目的,有层次,从词到句再到篇,每次读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收获。
3. 重视文本的整体性。从低年级培养学生整体入手,逐步探究的思维方式,体会逐步品味语言的过程,在不断的发现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 我主要采用完成课堂练习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通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填写恰当的词语这一练习是拔高练习,可以不按照课文内容填写,重在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通过考察学生基本达到预期效果,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三语文教案 《归去来兮辞》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逐字稿/教案
句子与句子教学的方法
《鸿门宴》教法提示一
小学词语练习
巧设导入 引导想象 创设情境——《英英学古诗》第一课时案例及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