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数理论在密码学的应用
   密码学涉及到将需要保密的信息打乱,使得只有接受者才能整理出它们,而别的任何可能截获它们的人都无法整理出它们。这种打乱的过程需要使用保密的密码本,而整理这些信息按管理只需要接收者反过来使用密码本就行了。在这个程序中,密码本是保密环节中最薄弱的一环。首先,接收者和发送者必须约定密码本的详细内容,而这种信息的交流是一个有泄密风险的过程。如果敌方能截获正在交流的密码本,那么他们就能译出此后所有的信息。其次,为了保持安全性,密码本必须定期更改,而每一次更改时,都有新的密码本被截获的危险。
   密码本的问题围绕着下面的事实展开:它的使用,一次是打乱信息,另一次是反过来整理出信息,而整理信息几乎与打乱信息同样容易。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在许多情况中整理要比打乱困难的多——打碎一个鸡蛋是相对容易的,而重新拼好它则困难的多。
   在20世纪70年代,会特菲尔德·迪菲和马丁·海尔曼提出了这样的思想:寻找一种按一个方向很容易进行,而按相反方向进行则不可思议的困难的数学程序。这种程序将会提供十分完美的密码本。举例来说,我可以有自己用的、由两部分组成的密码本,并且在公用指南中公开它的用于打乱信息的那部分。于是,任何人都可以向我发送打乱过的信息,但是只有我知道密码本中用于整理信息的那一半。虽然人人都了解密码本中关于打乱信息的那部分,但是它和密码本中用来整理信息的那部分毫无联系。
   在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一群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罗纳德·里维斯特、爱迪·沙弥和伦纳德·阿德李曼认识到素数可能是易打乱/难整理过程的理想的基础。为了制成我自己的私人密码本,我会取两个大素数,每一个多达80个数字,然后将它们乘起来得到一个大得多的非素数。为了打乱信息所需要的一切,就是知道这个大的非素数,它们称为素因数。现在我可以公开大的非素数,也即密码本中打乱信息的那一半,而自己保存那两个素因数,也即密码本中整理信息的那一半。重要的是,即使人人都知道这个大的非素数,他们要判断出那两个素因数却非常困难。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可以交出非素数589,这可能会使每个人都能代我打乱信息。然而,我将保守589的两个素因数的秘密,结果只有我能够整理信息。如果别的人能判断出这两个素因数,那么他们也能整理我的信息,但是即使是对这个不大的数,两个素因数是什么也不是显而易见的。在589这个情形中,在台式电脑上只要花几分钟就可以算出两个素因数实际上是31和19,所以我的密码本的秘密不会持久。
然而,实际上我公布的非素数将会有100位以上的数字,这就使找出他的素因数的任务变得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来将这个巨大的非素数(打乱信息的密码)分解成它的两个素因数(整理信息的密码),也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得到答案。于是,为挫败外国间谍,我仅仅需要每年一次更改我的密码本。每年一次我宣布我的巨大的非素数,任何人都想尝试整理我的信息,就必须从头开始设法算出这两个素因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密码学基本概念
“密码学原理”
数学——保障信息传输安全的核心技术
每日科技名词|密码学
013 国家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密码学之密码学基本概念
强势文化思维:你一定要学习密码学,这样对你的财富安全和你的个人隐私得到保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