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
一.脏腑——
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另有心包(又称心包络,也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可以说心脏的外围组织,为心之宫城,亦可作为六脏之一,与三焦相表里。
六腑即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等。
三焦的部位划分:胸膈以上的心、肺及头面部为上焦;中焦是指胸膈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在内;下焦一般指肾、膀胱及大小肠等。
脏腑的阴阳或表里关系:五脏为阴(里),六腑为阳(表),形成一个阴阳表里的关系。如心—小肠,肺—大肠,脾—胃,肝—胆,肾—膀胱,心包—三焦等。
五脏对人体素质的所主: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与随
脏腑配五行: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与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心包与三焦仍属火。
二.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是孔隙的意思。腧穴又称穴位。腧穴大体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十二经和任脉、督脉上的腧穴,有确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直接的归经,且能主治所属经脉病症及所属脏腑病症,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共361个。
特定穴:凡是在十四经中具有某些特殊治疗作用的并有特定名称的腧穴均称为“特定穴”。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10类,包括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十二原穴、十五络穴、十六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有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书中收录了48个奇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酸麻、沉重等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腧穴的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
腧穴的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三.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有经过、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比较粗大,一般是纵行走向,分布在体表的较深层。“络”,有联络、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比较细小,位于较浅表的部位,分布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所不至。
经络系统是经络上下贯穿,内外相通,内连五脏六腑,外系四肢百骸,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反应和调节的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所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和督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包括十五络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1.手太阴肺经与2.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3.足阳明胃经与4.足太阴脾经相表里;5.手少阴心经与6.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7.足太阳膀胱经与8.足少阴肾经相表里;9.手厥阴心包经与10.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11.足少阳胆经与12.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为里属脏络腑,阳经为表属腑络脏。在治疗上相互为用,如脏病治腑,腑病治脏,阳经实者可泻其相应阴经,阴经虚者可补其相应阳经。
十二经脉的分布与交接:
四肢—取立正姿势,拇指在前,小指在后,将四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3个区线。四肢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凡是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测;凡是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心,肺、心包位于膈之上,属手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内侧;小肠、大肠、三焦,基于脏腑表里相合的原理,故分布在上肢的外侧;肝、脾、肾位于膈之下,属足三阴经,故分布在下肢的内侧;同样,胆、胃、膀胱,因表里相合而分布在下肢外侧。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的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大体上是太阴、阳明在前,少阳、厥阴在中(侧),少阴、太阳在后。
躯干—根据太阴、阳明在前,少阳、厥阴在中(侧),少阴、太阳在后的分布规律,胸腹部等2、3侧线分布着足阳明和足太阴经;胁腰侧面分布着足少阳和足厥阴经;背后分布着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虽贯脊,其外行者则在胸腹第1侧线。手三阴经均起于胸部,手三阳经则颈肩部、颈部而达头面。在躯干部分,基本上是按背为阳和腹为阴这一原则,
头面—头为诸阳之会,故凡是六阳经脉皆上循于头面。其分布情况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头面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侧头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部;手太阳经分布于头颊部。除手、足阳经外,手、足六阴经中也有两条上行头部,即手少阴经夹咽上行入于目系;足厥阴经沿喉咙之后,向上连于目系,与督脉会于巅。但阴经经脉上行头面是深入内层组织,而阳经则主要分布于浅表部位。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在手部相交: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
2.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在足部相交;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3. 同名手阳经与同名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都通过鼻旁,在比旁交接;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在木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在目外眦交接。
4. 手三阴经与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与肺中。
十二经脉的流注规律: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其中督脉行于身后正中,任脉行于腹部正中,根据背为阳、腹为阴的原则,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因此常称“阳脉之海”;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可以调节全身阴经的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8条经脉,具有别道而行和作用奇特的特点,它们没有像十二经脉那样的脏腑属络关系,也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除任、督二脉有本经腧穴分布外,其他六条奇经无本经腧穴,其腧穴是寄附于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之上。临床可选取奇经与各条经脉的交会穴来针灸治疗。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是离、入、出、合于表里经之间,加强了脏腑与经脉的内外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借以运行气血而濡养脏腑。十二经别能通达十二经脉所不能到达的部位,扩大了临床治疗的范围。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等。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简言之,是经络系统在皮肤的分区。
十五络脉
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来的斜行分支,十二经的络脉表理相通,各有一个络穴,即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中本经的络穴分出的横斜分支,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或十五别络。另外,胃也有一大络,所以也称为十六络脉。多数循行于体表。“络”有联络、网络之意。
十二经脉的络脉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阴经的经脉走向它相为表里的阳经,阳经的经脉走向它相为表里的阴经;躯干部:任脉的络脉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胃之大络从虚里(左侧乳部下面有脉气搏动的部位)分出散布在胸胁部。
1.络穴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分出部位的腧穴。络穴是联络表里经脉的纽带、枢纽、联络点,也是经脉之气表理相通、散布、传注的地方。络穴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够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症。
十五络穴表
阴经
络穴
阳经
手太阴肺经
列缺
偏历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外关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通里
支正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公孙
丰隆
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
蠡沟
光明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大钟
飞扬
足太阳膀胱经
任脉
鸠尾
长强
督脉
脾之大络
大包
虚里*
胃之大络
*虚里:左侧乳部下面有脉气搏动的部位。
络穴的临床应用:
1. 治疗本络脉病症
2. 治疗本经脉病症
3. 治疗相表里经脉的病症
4. 治疗慢性疾病——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久病多虚
络穴的取穴原则:
1. 取本经同侧的络穴——即沿经路线上的疼痛可取本经络穴治疗。
2. 取本经对侧的络穴——即病在左取其右侧经脉上的络穴,病在右取其左侧经脉上的络穴。
3. 取同名经的络穴——即上至病痛取下肢络穴,下肢病痛取上肢络穴。病位在阳取其阳,病位在阴取其阴。
4. 取表里经络穴——即阳经病痛,可取与其相表里的阴经络穴;阴经有病痛取其与之相表里的阳经络穴治疗。
5. 取同名经对应络穴——即同时取手足同名经相对应的络穴治疗。
6. 取表里经对应络穴——即同时取表里两经脉的络穴治疗。
2.原穴
原穴是指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又称“十二原”。“原”即本原,原气之意,又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因此,原气越充沛,脏腑经络功能就越旺盛,身体也就健康少病。原气不足,脏腑经络之气则虚,身体则体弱多病。十二经脉各有一个原穴,原穴分布于各经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又为五输穴中的输穴,即“以输为原”,但在六阳经中,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输穴之后。
十二原穴表
六阴经
原穴
六阳经
原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
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手少阴心经
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
足太阴脾经
太白
足阳明胃经
冲阳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足少阳胆经
丘墟
足少阴肾经
太溪
足太阳膀胱经
京骨
原穴具有调理、宣发原气的功能,可调和内外,宣导上下,加强脏腑的气化功能。所以原穴不仅具有祛邪的功能,而且还有补虚扶正的特点,取用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激发原气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功能。
诊断疾病:五脏发生病变时,其脏腑之气的强弱可以反映于相关的原穴,所以通过对原穴的检查,可以探察相关脏腑之气的盛衰及临床诊断病情。
凡是脏腑疾病,均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
1. 脏与腑的原穴相配—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阴阳上下的配穴方法。内为阴,外为阳,所以阴经经穴主治偏重内脏疾患,阳经经穴主治偏重于体表器官疾患。在内脏有病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情况下,取阴经原穴的同时,须再配以相关阳经的原穴以增强疗效。
2. 原穴与络穴相配:可分为表里原络相配及同经原络相配。
表里原络相配—也称为原络配穴,又称主客原络配穴,原络表里配穴法是取有病之经的原穴,再配以与其相表里之经的络穴,从而加强治疗效果。先病者为主则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者为客则取其经的络穴。因先病者为主,后病者为客,所以,以原为主,以络为客,故又称“主客原络配学法”。如肺经先病,取肺经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取大肠经络穴偏历为客。反之,若大肠经先病,肺经后病时,则先取大肠经的原穴合谷为主,肺经络穴列缺为客。
原络配穴表
脏腑
大肠
小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原穴
太渊
合谷
冲阳
太白
神门
腕骨
京骨
太溪
大陵
阳池
丘墟
太冲
络穴
偏历
列缺
公孙
丰隆
支正
通里
大钟
飞扬
外关
内关
蠡沟
光明
同经原络相配— “初病再经,久病在络”及“久病多虚”,故多种慢性疾病,在取用本经的原穴扶正的同时常配合本经的络穴协同治疗。
3. 原穴与背俞穴相配:即分别将本脏腑的原穴与相应的背俞穴相配。对隐性病症(包括里证、虚证、寒症)较为适宜。如咳喘可取肺经的原穴太渊,配肺的背俞穴—肺俞。
4. 原穴与合穴相配:
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里)原穴配以阳经(表)的合穴或下合穴。如脾胃失调所致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可取脾经原穴—太白,配胃经合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肝胆火旺所致的眩晕口苦,胁肋疼痛等可取肝经原穴—太冲,配胆经合穴—阳陵泉,以清肝利胆。
同经原合相配—如大肠经原穴—合谷,配合穴曲池,为双调气血,清理上焦之妙法。
异经原合相配—如大肠经原穴—合谷,配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可调理肠胃等。
3.五输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经穴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类腧穴的总称。其分布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每经5个手足十二经共60个。
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
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足少阴肾经(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足厥阴肝经(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手少阴心经(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太阴脾经(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手阳明大肠经(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足太阳膀胱经(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足少阳胆经(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手太阳小肠经(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阳明胃经(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五行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
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与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心包络与三焦属相火
井、荥、输、经、合穴:在十二经中,每个经的肘膝关节以下所特定五腧穴的穴位代名词,这5个穴位从手指或足趾起端的穴位开始,按顺序取名,即井、荥、输、经、合之称。
所出为井:井者泉也,水源之所出,言经脉之气由此起源发出。“井主心下满”,是指井穴能治疗胃脘部痞满、郁闷之证。五脏六腑病变均可引起心下满的病症,可取病变脏腑所属的井穴治疗。
所溜为荥:溜者流也,言经脉之气,由此处急流而过。“荥主身热”,是指荥穴能治疗身热、火证。同样,各经荥穴分别主治脏腑病变所致的身热证。“荥主身热”虽多用于各经实热证,但属阴虚有热者也可用之。总之,荥穴具有清热、泻火、止血、镇痛的作用。
所注为输:输者输送也,如水之注,言经气由此而输注。“俞主体重节痛”,是指输穴可用于治疗躯体沉重、关节疼痛等疾患。这类病症多因风、寒、湿之邪侵袭所致。输穴具有健脾化湿、祛风利水、舒筋活血、宣痹镇痛的作用。
所行为经:言经脉之气,由此通行。“经主喘咳寒热”,是指针灸经穴可治咳喘、恶寒、发热这类病症。经穴具有清宣肺气、健脾化痰、滋阴降火、理气镇咳的作用。
所入为合:合者如水之合也,言经络之街接处,亦即是此经与彼经相应之处。“合主逆气而泄”,是指合穴可用于治疗脏腑气机失调而上逆、下泻的病症。合穴具有和中降逆、通腑止痛、行气利水、舒筋利节的作用。
十二经各有所属的五行,是根据和它相通脏腑的五行来分配的。其所属的十二经五行和脏腑所属的五行是一致的。任何阴经都是从木开始,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顺序依次排列,即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都是从金开始,即按照金、水、木、火、土相行的顺序排列,即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
疾病发生在五脏时可取井穴,疾病变化显现于面色时可取荥穴,病情时轻时重可取输穴,疾病影响声音发生变化时可取经穴,病在胃府,因饮食不节所致的病变可取合穴。
由于春、夏季阳气在上,人体之气行于浅表,刺宜较浅;秋、冬季阳气在下,人体之气潜伏于里,刺宜较深。五腧穴的井、荥所在部位肌肉浅薄,经、合所在部位肌肉较厚,故春、夏季取井、荥穴,秋、冬季取经、合穴。
子母补泻取穴法(“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取穴采取“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即子母补泻取穴法,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和它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本经子母补泻取穴法:
肺经实证(实者泻其子)—肺属金,金生水,可取肺经五腧穴中,属水(水为金之子)的合穴—尺泽。
肺经虚证(虚者补其母)—肺属金,土生金,可取肺经五腧穴中,属土(土为金之母)的输穴—太渊。
它经子母补泻取穴法:
肺经实证(实者泻其子)—肺属金,金生水,取肾经(水)是取其子经,再取其子经上属水的合穴—阴谷。
肺经虚证(虚者补其母)—肺属金,土生金,取脾经(土)是取其母经,再取其母经上属土的输穴—太白。
子母补泻取穴(脏)
相火
本经
子母穴
经脉
肺经
肾经
肝经
心经
心包经
脾经
母穴
太渊
复溜
曲泉
少冲
中冲
大都
子穴
尺泽
涌泉
行间
神门
大陵
商丘
它经
子母穴
母经
脾经
肺经
肾经
肝经
肝经
心经
母穴
太白
经渠
阴谷
大敦
大敦
少府
子经
肾经
肝经
心经
脾经
脾经
肺经
子穴
阴谷
大敦
少府
太白
太白
经渠
子母补泻取穴(腑)
相火
本经
子母穴
经脉
大肠经
膀胱经
胆经
小肠经
三焦经
胃经
母穴
曲池
至阴
侠溪
后溪
中渚
解溪
子穴
二间
束骨
阳辅
小海
天井
厉兑
它经
子母穴
母经
胃经
大肠经
膀胱经
胆经
胆经
小肠经
母穴
足三里
商阳
通谷
足临泣
足临泣
阳谷
子经
膀胱经
胆经
小肠经
胃经
胃经
大肠经
子穴
通谷
足临泣
阳谷
足三里
足三里
商阳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与胃属土,
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心包络与三焦属相火
经脉的标本与根结
按发病先后顺序,常把先病称本而后病称标。人体正邪相持时,则称正气为本而病邪为标。在经络学说中运用“标本”是指经络的上下部位,即“上为标下为本”又是“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作为经脉标本理论,是治疗取穴时“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理论依据之一。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十二经脉以四肢末端的井穴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又称“四根三结”。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处。结与标部位在上,皆经气归结之所。“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
气街与四海
街是指通道。气街就是指经气汇集通行的共同通路。人体气街有四处,故又称四街。气街的所在部位,头、胸、腹、胫四处是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径路。头、胸、腹、胫(包括背)是经气流行、集中和散布的主要部位,又是标本、根结中标与结的所在部位。
海为江河之水汇聚归集之处。四海的部位分别是脑为髓之海,胸为气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四海即髓海、气海、水谷之海、血海的总称。
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
胸部膻中气海为宗气所聚之处,宗气为天地之精气相合而成,为诸气之宗,故概括为气的功能;
在上腹部,胃为水谷之海,化生水谷之精气,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
冲脉血海在下腹部,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原气之所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营气、卫气、原气共同构成人的真气(正气),真气行于经络之中的称为“经气”或“脉气”。
四海各有其所通腧穴,这些特定穴对治疗四海的病更有重要意义。
髓海通百会、风府穴;气海通哑门、大椎、人迎穴;水谷之海通气冲、足三里穴;血海通大杼、上巨虚、下巨虚
四海与气街的意义相似,当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精微汇聚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四海,而它们的共同通路就是气街。两者的部位类似。
4、5.俞穴与募穴
俞穴是脏腑之气直接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背俞穴。“俞”有传输之意。即脏腑之气血由内向外输注于此,且由此可传输于彼;
六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所有的背俞穴均分布在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侧线上,其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12穴
俞穴最能反映脏腑的虚实盛衰,往往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时,可在相应俞穴上出现异常反应,如结节、陷下、条索状物、压痛、过敏、出热点等等。俞穴在临床上主要是以诊断和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疾病为主。
另外背俞穴还常用于脏腑络属的体、窍、华的病症,如肝主筋,开窍于目,用肝俞养血柔筋、养肝明目,治疗筋脉挛急和目疾;又如,肾主骨,开窍于耳,用肾俞补髓壮骨、养耳益聪,治疗骨病和耳聋、耳鸣等。
募穴是脏腑之气直接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募”有汇聚之意,即脏腑之气血由内向外汇聚于此。
六脏六腑各有一个腹募穴,共12穴。募穴都分布在胸腹部,其位置大体上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募穴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的经脉上,募穴有六个分布在任脉上为单穴,分布在其他经脉上为左右对称两穴。
当脏腑有病时,可在相应募穴上出现异常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募穴具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可以辅助诊断同名脏腑疾病,又能治疗脏腑疾病,尤多用于治疗六腑病。
背为阳,故俞穴为阳;腹为阴,故募穴为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病多取背俞穴治之,六腑病多取募穴治之,即 “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又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俞穴与原穴相配:治疗内脏或阴经的病邪(阴病)可取俞穴治之,背俞穴偏于治疗阴性病,如脏病、寒症、虚证。原穴主治内脏疾患,偏于扶正祛邪,俞穴与原穴在主治上存在共性,所以俞原配穴可相互协助。
募穴与合穴相配:治疗内腑或阳经的病邪(阳病)可取募穴治之,募穴偏于治疗阳性病,如腑病、实证、热症和痛症。合穴主治内腑疾患,偏于通降,二者功效相似,作用相近,所以募合相配可增加疗效。
俞穴与募穴相配:脏腑之气与俞穴、募穴是相互贯通的,腹背经气之相通是通过“气街”完成的。俞、募穴的分布规律与五脏六腑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均与相应的脏腑最邻近,其主治性能有共同之处。绝大多数俞募穴与各自的经脉循行无关。
俞、募穴在临床上还常常配合运用,称为俞募配穴。如肺病取肺俞和中府;胃病取胃俞和中脘等。
十二脏腑俞募穴
六脏
心包
俞穴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肝俞
脾俞
肾俞
募穴
中府
膻中
巨阙
期门
掌门
京门
六腑
膀胱
大肠
三焦
小肠
俞穴
胃俞
胆俞
膀胱俞
大肠俞
三焦俞
小肠俞
募穴
中脘
日月
中极
天枢
石门
关元
6.郄穴
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加之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各有一个,共十六个郄穴,故称为十六郄穴。
郄,有空隙、孔窍之义,当经脉循行中,绝大多数在四肢肘膝以下有纡曲的部位,则是经气汇聚输注较深之处,均有一穴,名为郄穴。所以,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之处。
十六郄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筋骨间隙中,只有梁丘在膝上部。
郄穴有汇聚气血,调理气血的作用。郄穴的特点概括为“郄是孔隙义,气血深藏聚,病症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郄穴的临床应用主要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诊断方面: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之处,也是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在四肢出现明显压痛等异常反应的部位,而且郄穴反应病候较快,因而对脏腑急性病的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治疗方面:郄穴可调理脏腑功能,疏导经络气血,长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尤其是急性疼痛,并擅长治疗出血证。郄穴的功能特点是清热、解痉、镇静、止痛。临床多用于治疗痛证及急性病。
阴阳经郄穴在主治上又各有侧重。阳经郄穴行气通络的作用强,多用于气形两伤证,气伤则痛,形伤则肿,故对各种肿痛病症起效很快。阴经郄穴活血定痛作用强,长于治疗血分病,也用于一些脏腑痛症。
十六郄穴表
阴经
郄穴
阳经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阳维脉
阳交
阴跷脉
交信
阳跷脉
跗阳
郄穴与募穴相配:郄穴行气通络、消肿止痛而治急,募穴行气通腑而治实,两者相配远近呼应,可获缓急止痛之效。如:胃痛取郄穴-梁丘配募穴-中脘;肝区痛取郄穴-中都配募穴-期门等。
郄穴与八会穴相配: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临床用于治疗急症;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八种物质的精气会聚的腧穴,两者相配可治疗与此有关的病症及急性病。
如咯血取孔最配血会—膈俞治疗;气喘取孔最配气会—膻中治疗;抽风取外丘配筋会—阳陵泉治疗;肝炎取中都配脏会—章门治疗等。
郄穴与合穴相配:对六腑急性病症,可取相关的郄穴、合穴配合治疗。
7.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种物质的精气运行中汇聚处的八个腧穴,具有调理相关物质的作用,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一类腧穴。大多分布在躯干部。八会穴是根据人体生理情况和穴位的特点命名的。其中脉会、髓会、骨会与奇恒之腑有关。
八会穴表
1.脏会—季胁(章门)
5.筋会—阳陵泉
2.腑会—太仓(中脘)
6.脉会—太渊
3.气会—膻中
7.骨会—大杼
4.血会—膈俞
8.髓会—绝骨(悬钟)
1. 脏会章门:指脏气会聚在章门穴,脏病可取章门穴治疗。因为章门穴是脾之募穴,脾之精气汇聚之处。脾属土,位于中焦,主养五脏,为“后天之本”和 “气血生化之源”,五脏皆禀于脾。章门是脾的募穴,具有调治脾脏的功能,并可通过调治脾脏而治疗五脏之病。故称章门穴为脏会。
2. 腑会中脘:指六腑之气会聚在中脘穴,腑病可取中脘穴治疗。中脘为胃之募穴,是胃腑之气会聚的地方。胃为“仓廪之宫”和“水谷之海”,六腑皆禀于胃。“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所生,任脉之会”,即中脘与小肠、三焦、胃三腑有经脉联系;中脘通过肺经与大肠有联系,肝脉夹胃旁,络胆,故胆气与胃也有关系。可见中脘与六腑大多数经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以调理六腑的功能,治疗六腑的疾病,故将中脘称为腑会。
3. 气会膻中:指气(宗气)汇聚在膻中穴,气机紊乱的疾病可取膻中穴治疗。“膻中是气所回旋之处,为气之海又名上气海,宗气之海”膻中为宗气所聚之处,内为肺脏,肺主气,可见气会膻中主要与肺及宗气有关,故称为气会。
4. 血会膈俞:指血气汇聚在膈俞。血分病可取膈俞穴治疗。横隔上居心肺,下系肝脾,四脏之经脉循行均与膈直接相连,“心主血,肝藏血,心位膈上,肝位膈下,交通与膈膜,故血会于膈俞也”。
5. 筋会阳陵泉:把筋之精气会聚在阳陵泉穴,筋病可取阳陵泉治疗。阳陵泉是胆经之合穴。“膝者筋之腑”,膝为众筋会聚之所,足之三阳、三阴各条经筋都结于膝部,主约束膝部,利于关节屈伸活动,“肝主身之筋膜”胆与肝相表里,自然与筋也有关系,可见胆之合穴阳陵泉与经筋关系密切。
6. 脉会太渊:指全身脉之精气会聚在太渊穴,脉病可取太渊治疗。太渊为手太阴肺经之原穴,位居寸口。“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全身气血流行于肺,依靠肺气输布到全身。所以,脉之气会聚在手太阴肺经。寸口是十二经脉之气总会合的地点,是五脏六腑气血循行的终始点。
7. 骨会大杼:指骨之精气会聚在大杼穴,骨病可取骨之会大杼穴治疗。大杼穴为膀胱经穴位,位近椎骨(柱骨之根)。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向下贯注大杼,故大杼穴为骨之会。
8. 髓会绝骨:指髓之精气会聚在绝骨穴(悬钟),髓之病可取绝骨穴治疗。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养骨。绝骨穴(悬钟)是胆经之穴,足少阳胆经之脉,是主骨所生病,髓藏于骨中,赖骨孔于外相交通,而绝骨穴的部位有骨尽于此的特点,骨之绝处,髓则随骨而滋,有下润之势,所以会于此也,故髓之会在绝骨。
八会穴的应用
八会穴主治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疾患。
1. 脏会—章门,具有调理脏腑、行气活血、健脾和胃、舒肝利胆之效,用于治疗各种脏病,尤其用于脏病中虚实夹杂诸证,更常用于治疗肝脾疾患。
2. 腑会—中脘,具有调理气机、升清降浊、行气止痛、通降腑气、健运脾胃、补益中气等效,用于治疗各种腑疾。中脘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要穴之一。
3. 气会—膻中,具有调气活血、益气通脉、宽胸理气、降逆止痛之效,用于治疗气虚、气滞、气逆等各种气机紊乱的病症。
4. 血会—膈俞,具有补血止血、清血凉血、活血化瘀之效,主治一切血证,如血虚证、出血证、血热证、瘀血证等。
5. 筋会—阳陵泉,具有舒筋利节、活络通鼻、煌风定痉之效,用于治疗与筋脉有关的肌肉拘挛或弛缓不收的各种风证、痿证、痹证、痉证等。
6. 脉会—太渊,具有理气、活血、通脉、复脉之效,用于治疗血脉病症,如血脉痹阻引起的胸痹、脉涩、喘息咳逆;血失固摄引起的咯血、呕血等。以治疗心、肺的病症为主;对无脉症有一定疗效。
7. 骨会—大杼,具有强健筋骨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骨病。如肩胛痛、颈项腰脊强痛、周身骨节疼痛等,为治骨病的要穴。
8. 髓会—绝骨,具有养精益髓、补肾健脑、舒筋活络之效,可用于治疗骨、髓的病症。如中风偏瘫、下肢痿痹、关节扭伤、劲腰椎病,以及髓海空虚所致的头晕失眠、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下肢痿软不用等。也是治疗脑病的主穴之一。
八会穴的配合应用,临床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将功能相关的会穴配合应用。如中脘+章门相配治疗脏腑病;阳陵泉+绝骨+大杼相配治疗筋、髓、骨病症等。
8.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也称“交经八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列缺、照海,均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
八脉交会穴表
经属
八脉交会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脾经
公孙
冲脉
胃、心、胸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阴维脉
足少阳胆经
足临泣
带脉
目外眦、颊、劲、耳后、肩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
阳维脉
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足太阳膀胱经
申脉
阳跷脉
手太阴肺经
列缺
任脉
胸、肺、膈、
喉咙
足少阴肾经
照海
阴跷脉
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通过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共同会合于胃心胸,即公孙二穴······合内关;
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通过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共同会合于肩和目外眦,即足临泣二穴······合外关;
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通过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共同会合于肩胛及目内眦,即后溪二穴······合申脉;
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通过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共同会合于肺、胸膈、喉咙,即照海二穴······合列缺;
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不仅治疗本经脉循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包括内脏)、头面五官疾患,也主治奇经八脉的有关病症。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有调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作用,能治疗全身疾患,主治症可达200多种。
1. 公孙为脾经络穴,联络胃经,通冲脉。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理冲脉的作用,主治脾胃肠肝胆疾患,神志病、心肺系疾患、妇科病、五官病、肢体病等。
2. 内关为心包经络穴,联络三焦经,通阴维脉。具有行气和血、通经止痛、安神定志的作用。可治疗心系病、肺系病、神志病、脾胃肠肝胆病、妇科病、五官病等。
3. 足临泣为胆经输穴,通带脉。具有行气通络、舒筋利节、调理带脉的作用。可治疗肢体病、五官病、神志病、妇科病、肾膀胱病、肝胆病等。
4. 外关为三焦经络穴,联络心包经,通阳维脉。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舒筋利节的作用。可治疗四肢病、神志病、五官病、胃肠病等。
5. 后溪为小肠经腧穴,通督脉。具有舒筋通络、通调督脉的作用。可治疗神志病、肢体病、五官病等。
6. 申脉为膀胱经穴,通阳跷脉。具有舒筋利节、安神定志的作用。可治疗神志病、筋肉病等。
7. 列缺为肺经的络穴,联络大肠经,通任脉。具有宣通肺气、舒筋利节、调理任脉的作用。可治疗肺系病、神志病、膀胱病、妇科病、头顶五官病等。
8. 照海为足少阴肾经腧穴,通阴跷脉。具有补肾益精、调理阴跷脉的作用。可治疗肾膀胱病、妇科病、神志病、心肺系病、五官病等。
八脉交会穴的配穴
1. 公孙合内关: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通调脏腑、宣通上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胸膈、脾胃、肝的疾患。,如心悸气短、胸闷心痛、胸腹胀满、呕吐呃逆、胃脘疼痛等。
2. 足临泣合外关:具有清头明目、宽胸利胁、理气通络、疏风清热的功效。常用于目外眦、耳后、颊、颈、肩、侧身部的病症,外感风热所致病症。如目肿眼痛、耳鸣耳聋、偏头痛、胁肋疼痛、寒热表证等。
3. 申脉合后溪:具有安神定志、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患。如中风半身不遂、腰膝酸痛、头痛目眩、失眠、癫痫、癔症等。
4. 照海合列缺:具有理肺气、益肾气、宁神志、清虚热之功效。常用于肺系、咽、胸膈、心、肝、肾的病症。如咽干咽痛、失音、咳嗽、胸满、阴虚内热、失眠、癫痫、癔症、小便不利等。
9.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下合穴皆分布于膝关节及其附近。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因此大、小肠之腑气必然下合于足阳明胃经。大肠合入于上巨虚,小肠合入于下巨虚。三焦腑气下合于足太阳膀胱经。三焦合入于委阳。
胃、胆、膀胱属于足三阳经,其气下合于各自本经的五腧穴中的合穴,即胃、胆、膀胱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腧穴中的合穴同名同位。
胃合入于足三里,胆合入于阳陵泉,膀胱合入于委中。
下合穴表
三阳经
六腑
下合穴
属经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
下巨虚
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
上巨虚
胃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
委阳
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
委中
膀胱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里
胃经
足少阳胆经
阳陵泉
胆经
六腑皆出于足之三阳,六腑之信息皆可反映在相应的下合穴上,故临床上,下合穴常作为诊断治疗六腑病的主穴。
下巨虚治疗小腹痛,十二指肠溃疡,泄泻;
上巨虚治疗肠痈(阑尾炎)、痢疾;
委中、委阳治疗癃闭、淋证、遗尿、水肿等,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急性病症,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足三里治疗各种胃病;
阳陵泉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
10.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
特点:一穴同会数经,其中主要的一条,即腧穴所属的一条经脉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或交经。
交会穴共计108个,在头面、躯干部共92穴,占绝大多数,这符合经络学说的气街理论。交会穴除了反映本经病症外,还反映相交各经之病症,所以交会穴所在部位,较多发生病痛。交会穴既可以治疗本经及本经所属脏腑之病症,又可治疗相交各经及其所属脏腑之病症。
交会穴表
经属
穴名
交会经脉
手太阴肺经
中府
手足太阴之会
手阳明大肠经
臂臑
手阳明络之会
肩髃
手阳明、阳跷脉之会
巨骨
手阳明、阳跷脉之会
迎香
手足阳明之会
足阳明胃经
承泣
足阳明、阳跷脉、任脉之会
巨髎
足阳明、阳跷脉之会
地仓
手足阳明、阳跷脉之会
下关
足阳明、少阳之会
头维
足阳明、少阳之会
气冲
足阳明、冲脉之会
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
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冲门
足太阴、厥阴之会
府舍
足太阴、厥阴、阴维脉之会
大横
足太阴、阴维脉之会
腹哀
足太阴、阴维脉之会
手太阳小肠经
臑俞
手太阳、阳维脉、阳跷脉之会
秉风
手太阳、阳明、手足少阳之会
颧髎
手太阳、少阳之会
听宫
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脉之会
大杼
手足太阳之会
风门
足太阳、督脉之会
附分
手足太阳之会
上髎
足太阳、少阳之络
附阳
阳跷脉之郄
申脉
阳跷脉所生
仆参
足太阳、阳跷脉之会
金门
阳维脉所属
足少阴肾经
大赫
冲脉、足少阴之会
气穴
冲脉、足少阴之会
四满
冲脉、足少阴之会
中注
冲脉、足少阴之会
盲俞
冲脉、足少阴之会
商曲
冲脉、足少阴之会
横骨
冲脉、足少阴之会
石关
冲脉、足少阴之会
阴都
冲脉、足少阴之会
腹通谷
冲脉、足少阴之会
幽门
冲脉、足少阴之会
照海
阴跷脉所生
交信
阴跷脉之郄
筑宾
阴维脉之郄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
手少阳三焦经
臑会
手阳明之络
丝竹空
足少阳脉气所发
天髎
手少阳、阳维之会
翳风
手足少阳之会
角孙
手足少阳之会
和髎
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上关
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颔厌
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听会
手足少阳之会
悬厘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曲鬓
足少阳、太阳之会
天冲
足少阳、太阳之会
率谷
足少阳、太阳之会
浮白
足少阳、太阳之会
头窍阴
足少阳、太阳之会
完骨
足少阳、太阳之会
本神
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阳白
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头临泣
足少阳、太阳、阳维脉之会
目窗
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正营
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承灵
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脑空
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风池
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肩井
手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日月
足少阳、太阴之会
环跳
足少阳、太阴之会
带脉
足少阳、带脉之会
五枢
足少阳、带脉之会
维道
足少阳、带脉之会
居髎
足少阳、阳跷脉之会
阳交
阳维脉之郄
足厥阴肝经
章门
足厥阴、少阳之会
期门
足厥阴、太阴、阳维脉之会
任脉
承浆
任脉、足阳明之会
廉泉
任脉、阴维脉之会
天突
任脉、阴维脉之会
上脘
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中脘
任脉、足阳明、手太阳、少阳之会
下脘
任脉、足太阴之会
阴交
任脉、冲脉之会
关元
足三阴、任脉之会
中极
足三阴、任脉之会
曲骨
任脉、足厥阴之会
会阴
任脉、督脉、冲脉之会
督脉
神庭
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水沟
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百会
督脉、足太阳之会
脑户
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
督脉、阳维脉之会
哑门
督脉、阳维脉之会
大椎
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陶道
督脉、足太阳之会
长强
督脉、足少阴、足少阳之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的介绍
特定穴的意义
最全详解:奇经八脉交会穴如何运用!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
经络穴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