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债券承销人员跳槽防坑指南

文/ 债券球 授权刊载

一般情况下,触动员工跳槽的原因,归纳起来,其实非常简单,要不是钱不爽,要不就是心不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当然,作为跳槽的员工来说,没人可以保证下一份工作会顺顺当当,实务来看,从一个坑跳到下一个坑的情况并不少见。笔者在债券承销行业沉浮多年,今天就给大伙分享一下笔者以为跳槽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
债券承销这个行业,对于个人来说,正常的发展路径为:承做——承揽——团队(或者部门)——高管。不管是跨行业跳槽,还是应届生,大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是从承做开始。本文将沿着这个脉络,给大伙说道说道。
一、如果你是承做新人
因为是新人,所以陌生,能够得到的信息相对有限,包括:行业、市场、公司和团队等,想要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相对理想的机会,建议注意如下几点:
(一)行业的选择
成为新人之前,应当尽可能多的了解债券承销行业,确定一下是否合适自己。
当然,有些时候不要过多追求所谓的职业规划,尤其是应届生,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纠结多了,伤肾。人的一生很漫长,充满了变数,话说,有几个人能知道三年以后自己会在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
工作有的时候可以为了理想,但是更多还是为了养家糊口。笔者以为选择工作的时候,更理性的选择是,你可以进入的那个行业、可以得到的那份工作将来可能给你带来较高收入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可能性很大,不要犹豫,就是它了。当然债券承销行业,从目前看来,收入水平算是相对还行的。
(二)假如你有得选
承做作为债券承销行业最基本的环节,要想在这个阶段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最好的方式就是大量的、标准化的项目锻炼。因此,在决定具体券商选择的时候,一般的原则是:大券商优于中小券商、项目多的券商优于项目少的券商。
(三)假如你没得选
意味着只有一个工作机会进入这个行业,如果你的行业选择已经决定好了,那就踏踏实实先进来再说。不要害怕发展空间,毕竟将来发展如何,还得靠个人的努力和外界提供的机遇,具体可以看看小号的《承做人员修炼手册》和《债券承揽体系的构建》等文章。
简单小结一下:选择行业应当主要考虑养家糊口的问题;作为新人,有得选的情况下,优选大券商,同等情况下,优选项目多的券商;如果没得选,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等待机遇。

二、假如继续从事承做
作为承做人员,在决定是否跳槽的时候,需要分如下两种情况,一一分析。
(一)专业能力成熟
1、中小券商跳槽到大券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给予的待遇尚可,建议可以好好考虑,毕竟大券商的专业化和稳定性是很多中小券商难以比拟的。如果自身资历够深,而大券商提供的待遇一般,在团队定位也非常低的时候,还是应当谨慎一些,此时或许应该考虑的是转向承揽或者给予更高级别和待遇的机会,否则进去以后,收入一般、地位一般等因素带来的失落感,会影响很久,包括个人心理和个人发展。
2、薪酬待遇出现大幅提升
作为承销行业最草根的承做阶层,在面临待遇大幅提升的时候,相关的机会当然应当予以考虑。需要关注的是员工的薪酬待遇正常由基本工资和绩效两部分组成,如果薪酬大幅提高,作为承做人员,建议对基本薪资提出一定的要求,这也是个人待遇比较可靠的部分,毕竟绩效是要跟整个公司环境、团队业绩等因素综合确定。如果基本工资较低,而承诺的绩效很高,这种情况下,画大饼的嫌疑会比较大,建议谨慎。
3、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被承诺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这种事情看起来就比较虚。这种情况下,提供的机会如果来自更高层级的券商,或者对方的领导确实赏识你个人的才能和人品,才有一定可能性。对于其他大多情况,判断起来真的很难,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判断和运气,当然运气的比重有时候更多。
(二)专业能力一般
如果因为所在的券商缺乏锻炼机会,可以考虑跳槽到其他锻炼机会较多的券商,尤其是大券商,当然在券商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内部可以变动,建议优先在内部调整。如果因为个人因素导致专业能力一般,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应该反思,而不应该指望通过跳槽来实现大幅的转变,可行性不高。

三、假如从事承揽
不管是计划进入承揽这个圈子,还是已经在承揽圈子里混迹多时,大多情况下,承揽人员应当是能够自带资源,当然,也存在少部分情况,就是券商能够提供承揽资源。
对于券商能够自行提供承揽资源的,一方面,这种情况不多,国内券商,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家,这种工作机会本身就很少,承揽人员大多从体系内部挖掘,另一方面,基于资源是券商提供的,个人在承揽中的地位相对不如自带资源的重要,绩效的比例也不会很高,代表性也不大,这里就不做详细阐述。
(一)券商是否靠谱
国内券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用问题,说好的绩效,最后不兑现或者兑现一段时间,开始变脸,比比皆是。笔者曾经好奇,为什么经纪业务很多时候都能兑现,但是债券承销等对公的业务就很难,仔细分析下来,就是因为钱有点多。经纪业务钱再多,到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获得在经纪业务看起来很大额绩效的人数不会很多,而债券承销等业务,如果按照市场正常的绩效机制,可能刚入行一两年的新人,在行情尚可的情况下,待遇都有可能比有些高管拿的多,尤其是那些有薪酬限制的国有券商高管。这种情况下,券商要靠谱,核心在于公司领导要靠谱,但是在金钱造成的心理不平衡面前,这个好像有点难。
经常看到或者听说某某券商要求员工讲情怀,话说要求别人讲情怀之前,难道自己不应该先讲情怀,以表诚意?
面对经常可能会变得券商,对于承揽人员来说,其实头也是很大的。如何选择?只能尽量多去尽调、多去了解、看准时机、立刻下手,虽然还是不一定准,当然如果当前所在的平台不到不得不跳槽的时候,在看不准的情况下,也没必要马上就做决定。当然市场上应对这种情况的手段也在进化,比如,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在很多人内心深处还是希望稳定在一个平台工作。
(二)团队是否靠谱
作为承揽的个人,团队的靠谱在于两个方面:团队长的靠谱和执行人员的靠谱。
1、团队长的靠谱性
团队长的靠谱性主要体现在:人品、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如果各方面都到位,作为承揽人员来说,这一定是很值得追随的团队长,然而实务中,要碰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大家面对的都是利益。有时候团队长各种好好好,前面一路绿灯,但是等到最后分配绩效的时候,卡壳了,这对于承揽人员来说,就是歇斯底里的打击。当然这个问题相对于券商靠谱性的判断,还是要容易很多,毕竟这个债券承销圈子就那么点大,东打听、西打听,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2、执行人员的靠谱性
承揽人员纵然有万般神通,但是如果承做的执行人员不靠谱,再好的项目也可能被做黄了,对此,笔者建议承揽人员在跳槽的时候,做好如下准备:(1)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一般从执行人员过来的承揽人员,基本都能规避,但是非专业出身的往往就比较难了;(2)能带一到两个自己信得过的执行人员,但是对于单纯的承揽人员,还是比较难;(3)团队内部能够安排固定的、基础不错的执行人员,从实务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更多。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团队长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管,或者执行人员尾大不掉,吊儿郎当,导致自己的项目无法把控,这种情况下,建议还是要相当谨慎。
一个团队,团队长是灵魂,执行人员是抓手,如果两者都很完美,那么加入这个团队一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团队长靠谱,仅仅是执行人员存在瑕疵,那么还是有改进空间的,也可以试一下;如果团队长不靠谱,不管执行人员咋样,这一定不会是好的选择。

四、假如带团队
在承销行业,团队大大小小,小的四五个人,多的几十个人,但是跳槽时候面临的问题基本都差不多,最核心的问题,关于券商的靠谱性,在上一部分已经分析过,在这里就不再讨论了,希望各个团队能找到一家有情怀、重信用的券商。在利益有保障的情况下,本节主要讨论一下其他团队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团队架构的完备性、风控和销售等事宜。
(一)团队架构的完备性
作为团队长,团队结构的完备性应当予以充分考虑。一个良好的团队应该具备一定的承揽能力和良好的专业能力。承揽方面,除了团队长作为承揽的主力以外,还要配备一定比例的专业承揽人员,以充分保障团队业务的延续性。专业方面,除了承揽人员之外,大部分执行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当的专业能力,确保任何一个项目,在有可行性的情况下,尽量做成,最好能做的漂亮。在项目来源有保障,专业能力保持一定水准,这个时候就具备良好的团队基础,不管是否跳槽。
(二)风控事宜
不同券商,风控尺度也不尽一致,从立项,到内核,再到存续期等等。一个团队在加入到一家新的券商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风控尺度,结合团队的项目、人员等方面情况,判断是否合适。如果风控风格和团队对项目风险的判断风格匹配度较高,那么就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反之,就需要谨慎一点。
(三)销售事宜
项目卖不出去,前面的辛苦都是白搭。如果券商的销售能力比较强,对于团队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保障,如果券商销售能力一般,但是自身团队销售能力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可以尝试的。最担心的是,销售依赖度太高,而对方销售能力和团队销售能力都有所欠缺,那就要好好考虑如何弥补这块短板。

五、假如成为条线负责人
债券承销条线的负责人,有可能是公司副总裁,也有可能是公司总助,抑或其他,但是要考虑的事情基本大同小异。作为条线负责人,需要考虑的事情会更加宏观,基本要具备如下条件:机制有保障,公司能够按时、足额兑现绩效;具备一定的人事权,能够按照业务规划,招聘符合要求的人员;具有掌握风控的能力,对于项目的判断能够与中后台形成一致,并在决策过程中具备相当的话语权;最好能够得到公司一定资金的能力,方便后续业务的开展等。在机制有保障、业务风险的话语权,甚至一部分资金的支援下,合理制定业务规划,招聘合适的员工,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相信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当然,实务中感觉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并不多,甚至很少。

六、面试的假象
跳过槽的大概都知道,在对方想要招聘你的情况下,你提出的要求,大多是好好好,进去以后可能就是坑坑坑。如果一方想要你,希望你加入的情况下,跟你说的当然是积极的东西多,没谁见过卖东西的人,说自己东西不好的。
作为准备跳槽的人,首先,考虑好自身的定位,其次,计划好自己想要的,最后,根据了解、交流的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当然这个过程会显得有些复杂、有些琐碎,多方面分析、判断,也许最终得出的结果,才是相对理想的。

七、券商的反思
笔者以为投行业务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度稳定阶段;第二阶段,精细化操作阶段。目前股权类业务,已经有一些券商跨过了第一阶段,部分已经在第二阶段开始发力,但是债券承销业务大多都停留在第一阶段挣扎。国内对于债券承销业务能够保持稳定制度的很少见,不用说制度稳定十年,即使制度能够稳定五年的都不多见,因此,在查看历年债券承销排名的时候,你会经常有他方唱罢你登场的感觉。
作为现阶段的券商,当务之急是明确发展道路,先解决第一阶段的问题,努力打造稳定、诚信、与坑绝缘的制度体系,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加盟,业务稳定之后,再开始着手第二阶段事宜,探索精细化操作阶段,如何有机协调承揽、承做、销售、风控等部门,充分捏合起来,开发更精细的产品、更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底盘够稳,上层够精,这种情况下,害怕外界带来的竞争吗?
但是,对于国内很多券商债券承销做不起来,或者好个没几年,马上又变脸的这种现象,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这其实跟中国足球的现状何其的类似。你知道问题在哪,他也知道问题在哪,你知道解决之道,他也知道解决之道,但是他掌握着话语权,他就是不做,你也不能怎么地。
跳槽这种事情,一部分取决在于个人实力,还有一部分取决于运气,个人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自己的实力,在跳槽的时候努力甄别,最大程度上避免入坑。
    祝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间机构简介-券商版
投行狗的故事(一)
当银行来敲债券分销的门(上)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期证券公司合规培训会议纪要(公司债券)
证券行业:高管提前离职丧失递延奖金?
那帮“搞债的”投行狗(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