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高一化学

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 

学科

教学内容

完成教学内容对应的周课时数

化学

高一

必修1全书

2

高二(理)

选修5全册,选修31

2

高二(文)

选修1、复习必修1

2

高三

一轮复习必修1、选修3、选修4、选修5

5

 

 

 

 

 

 

 

 

 

 
附:高中化学各年级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和教学建议(部分)

高一化学:

人教版必修一

 

课时

教学内容

课标要求

省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建议

学生自主学习

校本专题

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化学实验安全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1.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了解安全措施

2.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  污染物和废弃物处理方法

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常见的安全措施

2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与蒸发

1.  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2.  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

1.  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2.  掌握过滤与蒸发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掌握一些离子的检验方法和除杂方法

1.  掌握过滤与蒸发的实验操作

2.  掌握一些离子的检验、除杂方法

掌握过滤与蒸发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1.  结合初中粗盐的提纯进行教学

2.  建议学生实验安全

初中化学中粗盐的提纯

自来水的制取

粗盐的提纯

3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与萃取

初步学习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掌握蒸馏与萃取的实验原理、适用对象、所用仪器、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蒸馏与萃取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蒸馏与萃取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1.  理清蒸馏与萃取的适用对象

2.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蒸馏水的制取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

4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1.  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符号及摩尔的定义、符号

2.  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  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的含义,物质的量、微粒数、物质质量之间的换算

1.  建议以日常生活例子引入,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桥梁作用

2.  讲清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并做一些变式训练

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找出类似于物质的量这一桥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5

气体摩尔体积

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涵义

2.  会进行简单的相关计算

3.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涵义

4.  掌握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5.  会进行简单的相关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1.  建议以日常生活例子引入,让学生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涵义

2.  可根据学生实际简单介绍阿伏加德罗气体定律和推论

3.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作要求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6

物质的量浓度

1.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涵义

2.  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区别

3.  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有关应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进行的有关计算

1.  从定义入手,剖析溶液配制方法与浓度不同表示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2.  结合初中知识,掌握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及实验误差的讨论

7

复习课

 

 

 

 

围绕实验操作,有关物质的量的概念,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强化对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

习题围绕水平类考试要求进行编排。

 

 

8

物质的分类(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3.  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并在后续学习中逐步完善

常见两种分类方法在以往学过内容中的体现

查阅资料,感悟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9

物质的分类(2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  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  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作用

丁达尔效应

胶体及重要性质

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不作要求

胶体的一些性质

胶体的应用

10

离子反应(1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及理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暂不作要求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电解质的电离及导电

11

离子反应(2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问题

较复杂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暂不作要求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

12

氧化—还原反应(1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  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  学会用单线桥、双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2.  用双线桥、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

用单线桥、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1.  讲清四种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  初步学会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3

氧化—还原反应(2

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逐步理解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

1.  识别氧化剂、还原剂,并熟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2.  能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暂不作要求

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

常见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14

复习课

 

 

 

 

围绕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建构知识体系,特别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一定要清,习题围绕课标和考试说明进行

 

 

15

金属的化学性质(1

关注钠、铝、铁、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际,通过对钠、铝、铁、铜等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  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重要物理性质

2.  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非氧化性酸的反应情况

3.  掌握钠与水反应

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

1.  从初中知识引出,引导学生掌握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含量、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

2.  会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化学方程式

3.  进行分组实验

金属的存在、含量、物理性质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和生成产物的探究

16

金属的化学性质(2

1.  掌握铁粉与水蒸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共性和个性

铁粉与水蒸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铁粉与水蒸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用投影打出,组织学生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的探究

17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初步掌握12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入手,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计算中,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

多步连续反应的计算

18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金属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1.  了解钠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  了解钠、钾的焰色反应

3.  掌握CO32的检验

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以对比、表格式的方法讲授,初步建立金属元素研究体系,不要引入CO32与酸的分步反应

钠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Na2CO3与酸反应的探究

19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2

1.  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2.  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

Al2O3Al(OH)3的两性

Al2O3Al(OH)3的两性;Al(OH)3的制备

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加强对方程式的记忆和理解

Al2O3Al(OH)3与酸的反应

关于铝的化合物定量计算(图像)

20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

1.  掌握铁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  掌握Fe(OH)2Fe(OH)3的制备

3.  Fe2+Fe3+之间的转化和鉴别

铁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Fe(OH)2的制备,Fe2+Fe3+的转化和鉴别

以实验为载体,按水平类考试要求进行讲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Fe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

21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能列举钢、铝合金等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合金的概念及应用

常见钢合金的分类及应用

介绍金属材料发展史,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全部

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

22

复习

 

 

 

 

帮助学生建立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掌握它们之间的转化,会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3

复习

 

 

 

 

精选或精编考试说明要求的试题为例题,选择水平类考试题或模拟题进行课堂反馈练习

 

 

24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

知道硅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了解SiO2HF、碱性氧化物、强碱的反应

1.  掌握SiO2的存在形式和SiO2的性质

2.  掌握H2SiO3的弱酸性、制备方法及硅胶的应用

SiO2的化学性质

硅酸的弱酸性

SiO2的化学性质

 

1.  采用对比法联系CO2介绍SiO2

2.  介绍H2SiO3时,可补充实验: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SiO2的存在及物理性质

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硅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5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

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能说出Si的主要用途

1.  掌握硅酸盐相关知识

2.  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Na2SiO3等硅酸盐的重要性质、晶体硅的半导体性质

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硅的化学性质及几种硅酸盐制品的制备方法,在相关选修模块中逐步补充

全部

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新型陶瓷

26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

1.  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  了解氯气的氧化性及与水、碱的反应,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了解Cl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Cl2的氧化性

3.  掌握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Cl2的氧化性

氯气和水的反应,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充分运用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非金属性质的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l2的化学性质

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漂白粉的漂白

27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

1.  氯气与碱的反应

2.  Cl的检验

3.  Cl2的实验室制法

Cl2与碱的反应

Cl的检验

Cl2的制法

可增设探究性问题: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氯水,分析原因

Cl的检验

碱盐元素——卤素

漂白粉的漂白机理

28

硫和氮的化合物(1

1.  了解SO2O2H2O的反应,认识H2SO3的不稳定,认识SO2的漂白作用与HClO的区别

2.  认识SO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掌握SO2性质,能用方程式说明工业制H2SO4原理

2.  了解H2SO3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3.  SO2的漂白以及与其他漂白作用物质的区别

SSO­2SO3的重要性质

可逆反应

1.  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根据SO2S的价态推测SO2的化学性质

2.  SO2的实验室制法及装置暂不作要求

SO­2SO3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分析空气污染的成因

29

硫和氮的化合物(2

1.  了解NO2与水的反应

2.  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3.  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  掌握N2NONO2的性质,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了解SO2NOx对大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及防治

3.  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NO2NO的性质

SO2NOx的污染

NO2与水的反应

NONO2O2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HNO3的定量关系暂不作要求

SO2NO2对大气的污染

酸雨的形成及防治

30

氨气

了解NH3与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份及氨水的不稳定性,了解铵盐的通性

1.  了解NH3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NH3的实验室制法

3.  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NH4+的检验

NH3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NH4+的检验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相关类似的实验的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适当介绍NH3的其他制法

NH3的性质

气体压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1

硫酸

了解浓H2SO4的强氧化性,了解浓H2SO4分别与CuC的反应,了解钝化现象,认识工业生产H2SO4的反应原理

1.  掌握浓H2SO4的吸水性、脱水性、酸性

2.  理解浓H2SO4的强氧化性

H2SO4的强氧化性

H2SO4的强氧化性

演示“黑面包”实验;实验49中,可用Cu丝代替Cu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加C和浓H2SO4反应产物的鉴定

酸的通性

H2SO4的用途

硫酸的工业制法

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

32

硝酸

了解HNO3的强氧化性,了解HNO3分别与CuC的反应,认识工业生产HNO3的反应原理

1.  掌握HNO3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信息方程式

硝酸的化学性质

硝酸的强氧化性

运用对比归纳法,将浓H2SO4HNO3进行对比,加深理解,方便记忆

CuC与浓HNO3的反应

Cu与稀HNO3的反应

氮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

33

第四章复习(1

 

 

 

 

帮助学生建立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图,逐步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4

第四章复习(2

 

 

 

 

以精选或精编的试题为例题,以水平类考试试题或模拟试题进行课堂反馈练习

 

 

35

必修1的复习(1

 

 

 

 

主要复习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实验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36

必修1的复习(2

 

 

 

 

主要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方程式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考化学三模模拟试卷(含解析)
高中化学知识点(提纲).txt
四川省南充市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高考化学第7题 化学与STSE 题组三 分类思想的应用
2022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初中】初二升初三的同学注意:这些知识可以先学起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