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季散语】陈立俊︱一位独居老人的故事


一位独居老人的故事

文/陈立俊

小区有一位邻居,称她为老F吧,是个标准的独居老人,老苏州。老F年已七十加五,退休教师,丈夫十多年前去世,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一家移民加拿大,因要购置房产,买掉苏州仅有的两套房,老太太租住在本小区。这个老苏州平时不擅与人交际,唯独与对人热情丶性格外向的我老伴成为朋友,经常一起散步,如在楼下未碰到,还要跑上楼找。一起谈家常,买菜,逛超市。商场搞促销赠送的小礼品,俩人为贪点小便宜,结伴去排队拿鸡蛋、面纸、一小袋米。

老F身体尚健康,只是十多年前查出有锥管狭窄的毛病。那时微创手术尚不够成熟,大都是开放手术,担心不成功,就保守治疗了。这病一直困扰着她,弯腰驼背,痛起来找个民间按摩师推拿一下。去年春天疫情期间,老F老病复发,痛得生活不能自理,撑不住了打电话给我老伴,要给她买点菜,买点止痛药。想想可怜,能帮多少算多少,助人之难积善成德。我俩分工,我骑电瓶车去较远的药店去给她买药,老伴去超市买菜,还买了些馍头方便面之类。服了几天药后,老F又能活动了。可是好景不长,去年11月中旬老毛病又犯了,让按摩师推拿揉揑了几天,反而越来越重,按摩师推托,叫她去医院。一天,老F来电话,希望我老伴陪她去医院看医生。我与在医院工作的儿子联系,儿子很快请了位专家,约定次日上午在病区主任室接诊。次日我不放心老伴一人陪老F去医院,万一老F撑不住就麻烦了。于是骑电动车先去排队挂号,老伴搀扶老F乘公交去。九点半主任做完第一台手术后,马上回到病区,询问老F病情,老F诉说几年前曾在本院拍过CT,但现在片子丢了。主任说不要紧,能从电脑中找,老F喜出望外,感到很奇怪,十多年了还会保存。主任从电脑中找出当年的CT片,结合现在病况,认为必须要动手,按摩是无效的,还会加重病情。听说要手术,老F又害怕了,担心手术不能成功,毕竟椎管里面长着神经的呀。主任说,现在是微创,手术很简单,两三天就可以恢复了,你放心,这个手术我做不好,那我就不要做医生了。老F听后很感动,相信医生的话,也相信医生的水平,下决心做手术了,不过要等儿子春节后回来。医生开了些药,老F服后好多了,巴望着加拿大疫情好转,儿子能回来。老F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将就医经过告诉了儿子,她儿子对我们的帮助大为感谢。

跟老F谈起只有唯一的儿子,为何要出国呢?如今如此孤独,今后生活怎么安排呢?不去福利院吗?老F无奈地说,孤独也没办法。儿子要出国也阻拦不了,他们说外国好,只有随他们啦。目前要紧的是治好腰病,只要能动动坚决不去福利院,那里不自由,现在还有人一起散步,还有你们这样的热心朋友,最后总还得去福利院的。由于加拿大的疫情,老F的儿子至今遥遥无归期,她的手术治疗问题一拖再拖,老毛病时而折磨着,仍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

今天国庆期间的一天中午,我正在一亲戚家中吃饭,手机忽然响起,一看是来自境外的电话,第一感觉又是诈骗分子的,这样的电话太多了。老伴叫不要接,我说骗不了我,跟他调侃调侃。"你在哪里呀?"   咦,这人好象跟我很熟悉似的,连个称呼也没有,也不自我介绍。"你是谁啊?"  "我是老F的儿子呀,我妈妈有两三天联系不到了,请你到我家看看吧,我非常着急,有什么情况给我回个短信。谢谢你了!"  噢,原来如此,老F的儿子一定认为母亲遇有不测了。"我马上回去,你不要着急,具体什么情况短信转告。"   "谢谢你!谢谢你!"  好在他还留有我的电话号码,要不然一定象热锅上的蚂蚁。这一说,老伴也想起来,本来与老F每天都在微信里互致问候的,这几天她都无回应,是不是真的出事了。知道人家急,就匆匆往回赶,乘地铁转公车,半个多小时赶到家。一人去不妥当,就到物业找了保安队长一起上门。本来老F听力就很差,大声喊,使劲敲都无应答,拨对方手机更无济于事,难道真出事了吗?继续用力敲,终于有人开门了。开门的正是老F,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她一脸疑惑,"陈老师你怎么来了?"   "怎不开门?你儿子急死了。"   "我听不见,又在房间看电视。"  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她说这两天手机坏了,国庆放假找不到人修。事情弄明白,我把情况简要地发了短信给她儿子,让他放心。她儿子随即回了电话,表示非常感谢。 

老F的经历让我深思,感慨良多。生活中如此老者不少见,他们为了子女的前途和发展,成为流守老人空巢老人。子女更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远离父母,自由放飞。这本身都没有错,但是儿女在发展自己事业,追求自由幸福的同时,还必须从老人的角度去思考,妥善安排好老人的生活,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些忘记"父母在不远游"古训的儿女们,丢下快要失能的父母,崇洋媚外,定居国外,不懂老人的内心,忽略老人的寂寞丶孤独,居心何忍,心可安放?必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为自己的父母妥善作个安排。

人的一生总会遭遇些孤独,最为不堪的是老年孤独。退休了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有兴趣有点特长的多找几个"老来伴",有技术有专长重新上岗。老了为什么要这样折腾,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消减寂寞,排解孤独,活得充实。但都有最后失能的几年,又该怎么办呢?子女又怎么想的呢?

已经孤独了的老年人,又无法改变现状,作为老年人如何面对呢?

记得有位哲人说,人生是部漫长的书,别人读不懂,懂自已的只有自已;人生是条漫长的路,陪伴自己的也只有自已。寂寞孤独确实难耐,但人总是有毅力的,有韧性的。有孤独的生活,也要有坚强的内心,生活还要继续,也会继续,意志定会战胜孤独,继续读好人生的那部书,继续走好人生的那条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老年事业,给予老年人莫大的关心,制定若干老年工作方针政策,社会也有许多支持。不管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相信国家,坚强内心,生活自已过,好好的陪伴自已,只有自己才能陪伴自己走到最后。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作者

    

陈立俊,大丰三龙人,一九五一年出生,有过教师、司法警察、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三个阶段工作经历,喜欢写写新闻、散文、随笔等等短文二百余篇,曾在省、市、区等报刋上刋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8岁老人独居28年无人问津,分得300万拆迁款后,两个儿子立马赶回家,老人:想分钱没门​
1位退休独居老人哭诉:以为晚年能依靠儿女和退休金,实则都不是
老人养老该靠谁?71岁明智独居老人的心里话,听完后让人眼前一亮
68岁独居老人的建议:晚年请保姆伺候时,一定要先讲好这几个条件
人到晚年,如果一个人独居,需要拥有这几种“归途”
48岁单身独居女性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