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南宁:紧紧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带动增收富民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因地制宜,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大力培育扶贫产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目标,精心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致富带头人,推进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截至目前,全市县级“5+2”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平均达到94.37%;全市421个贫困村均覆盖有一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覆盖达100%,示范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收脱贫。今年5月初,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部实现提前“摘帽”,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当地铺展开来。

特色引路 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全覆盖

产业扶贫,规划先行。近年来,南宁市年初就制定年度产业扶贫工作要点,同时召开全市产业扶贫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全年产业扶贫工作、重点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去年印发了《南宁市农业产业扶贫2019—2020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实现产业扶贫对贫困户全覆盖,有条件的贫困村都建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

利好政策下,隆安县立足特色,专注优势产业,推动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小小火龙果“结”出扶贫大产业。隆安县农业局副局长农有鹏介绍,自2014年创建那之乡火龙果产业示范区至今,已经带动全县建起41个火龙果基地,引领全县产业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之路。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6.2万亩,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5亿元以上。

南宁市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指导各县区制定“5+2”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对发展特色产业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贫困户给予产业奖补。今年截至8月20日,产业以奖代补资金惠及贫困户11.5万户。

同时推进了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全市扶持建成428个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重点扶持桑蚕、晚熟柑橘、香樟、家禽、草食动物等五大产业和贫困村“3+1”特色产业,实现扶贫示范园所有贫困村全覆盖;2020年南宁市农业农村局从市本级财政投资乡村振兴农业全产业链提升项目资金中重点向贫困县区和贫困村倾斜,年内计划实施不少于40个全产业链提升项目。特色种养加基地俨然成为各地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以前种地看天吃饭,现在基地当产业工人,每月稳定收入4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加上土地流转和村集体经济分红,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丁当镇保安村村民、那之乡火龙果产业示范区金福基地分拣车间班长卢桂荣乐呵呵地说。

精准施策 产销对接增收富民有实效

8月,正值采收季的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一片忙碌。按照平均亩产600公斤、市场均价30元每公斤算,预计可为乔老村、羊山村两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以上。全市借助智慧农业新技术,在当地实施新型葡萄标准化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葡萄标准化生产服务平台,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基地提供土壤改良、种植指导、技术培训以及销售对接服务,带动农户开展葡萄智能化、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帮助参与项目实施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下一步,将积极为葡萄基地搭建产销平台,对接各大商超、农贸市场,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聚善空间等线上线下渠道,扩大销路,产生更大效益,实现稳定增收。”基地负责人介绍。

种下“阳光”葡萄,结出致富“硕果”,马山不是唯一成功范例。南宁市紧紧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出一套特色产业从产到销的“组合拳”:印发《关于做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通知》,引导号召系统商会、企业、非公经济人和社会力量通过购买、代销滞销扶贫农产品等形式助力消费扶贫,举办2020年南宁沃柑节等各大活动,充分发挥粤桂扶贫协作平台的作用,直播带货……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全市共开展县长直播带货8场,销售农产品超100万单,销售额达800万元;通过线下线上销售方式解决扶贫产品“难卖”问题,三个贫困县销售农畜产品8300余万元。

“从去年到现在,全市组织各类企业围绕粮油、果蔬、茶叶及干杂等多种农副产品开展了签约,采购总金额已达3.45亿元。”在6月举办的助力脱贫攻坚大型公益直播活动南宁专场上,副市长伍娟直播推介了南宁扶贫农产品及特色网销爆品。她指出,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与广东大型超市、酒店、微商以及全国知名电商平台等持续合作,打造全市农产品品牌。

“以沃柑为例,仅上半年京东自营直接销售南宁沃柑200万斤,带动京东、京喜平台生鲜大卖家销售南宁沃柑300万斤。同时,依托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实现全网热销,活动期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南宁沃柑3万吨,销售额超1.2亿元。”南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多措并举 拓宽扶贫渠道激活力

产业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为引导更多贫困户脱贫,南宁市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工业融合、加强扶贫培训等举措,进一步拓宽扶贫渠道,增添扶贫新动力。

“水里有虾,水面有花,岸上有农家”,是上林县大丰镇云里村发展“莲海庄园”休闲农业产业,利用荷花景观带动周边旅游打造出的立体经济。合作社以商品虾养殖为中心,套种荷花为辅,综合年产值已突破300万元。基地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模式,贫困户以贴息贷款资金入股分红以及参与务工,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分红发展集体经济,实现精准扶贫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互带动融合。

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助推产业发展,南宁鼓励各县结合实际把月月旅游节的活动进行产业融合。“去年5月,在上林县举办2019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活动,组织辖区内旅游企业参加2019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对脱贫攻坚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全县越来越多人吃上‘旅游产业饭’。”上林县文旅局相关人士认为。

同时,南宁通过工业融合推进产业扶贫。在2019年自治区支持微小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补助资金中,全市三个贫困县共获安排切块资金500万元;全市2019年度的技改资金、租赁工业标准厂房财政补助资金,对全市农业企业4个技改项目和5个标准厂房租赁项目安排补助资金。此外,还研究制定就业扶贫车间扶持政策措施,出台《南宁市工厂式(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租赁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细则》。

南宁市还通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免费为上林、马山、隆安3个深度贫困县1.55万户贫困农户每户配置一套农户科学储粮仓,帮助农户解决储粮难的问题;组织四家涉农品牌企业参加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横县南方茶厂获得2019年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马山县成功申请“马山黑山羊”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全市首个动物类地理标志商标。

拓宽扶贫渠道激发内生活力,南宁市更将加强扶贫培训,提高发展能力作为有效防止返贫的重要抓手。“一是结合春季农业生产和各地种养业结构调整需求,加大产业扶贫培训和指导力度;二是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组织指导各县(区)抓好组建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通过网络平台举办产业扶贫技术网络班15期,贫困群众和产业扶贫干部不用出门也可以参加培训,平台培训视频点击率达到29490次;同时积极组织各县区举办各种产业类型的技术培训班,提升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能力;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深入村屯指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组织科技特派员按照“县级组队、产业分组、定点到村、统筹调度”方式,深入贫困村开展产业发展咨询、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指导及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

来源:农民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扶贫在行动 | 恒大四年坚守扶贫路 ,毕节再添“新物种”
关于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南宁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_2009年广西扶贫开发调研论文汇编_扶贫资料库_广西扶...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2018 年总结和 2019 年思路
关于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扶贫“双到”硬措施带来硬成效 “三场硬仗”巡礼之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