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 --- 著名战役
                      危险之战:血战独树镇
 
        11月16日,红25军从
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7日,以突然行动,越过平汉线,直抵桐柏山区。蒋介石闻讯红25军西进,十分震惊,急忙调动豫鄂皖3省围剿总队的5个支队和3个师等大批兵力进行围追堵截,妄图围歼红25军。红25军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26日进抵方城县以东地区。这天寒风刺骨,风雪交加。红军指战员顶风冒雪,踏着泥泞,步履艰难地朝着独树镇七里岗急速行进,准备在此越过许(昌)南(阳)公路,进入伏牛山。
 下午1时许,程子华、吴焕先率一梯队到达独树镇七里岗一带,准备从七里岗穿越许南公路。七里岗是伏牛山东麓向南延伸的一条土岗,东面是河,地势陡峭,西南连着一片平原,许南公路与七里岗交叉处,岗顶与公路落差十几米,形成人工地堑,易守难攻。敌40军115旅和骑兵团已抢先两小时占领了马岗、七里岗、砚山铺一带。由于气候恶劣,能见度低,红军先头部队没有发现敌情。当红25军第一梯队(224团)沿七里岗脊北进接近许南公路时,突然遭到敌炮火猛烈阻击。敌人开火后,224团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加上寒流袭击,红军战士穿着单薄,手冻僵了,一时连枪栓都拉不开,不能有效地反击敌人,处境十分被动。敌军趁此机会发起冲锋,从两翼包围上来。
 危急时刻,从后面跑步赶到阵前的军政委吴焕先一面指挥225团冲到前面反击,一面高声呼喊:“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敌人!”在吴焕先的指挥下,指战员迅速趴在泥地里,利用地形地物进行反击。敌人仍气势汹汹地扑过来,吴焕先手持大刀指挥红军从雪地上跃起,勇猛地冲上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杀声连天,震撼山冈。当战斗激烈进行时,副军长徐海东带领第二梯队(223团)跑步赶到,立即投入战斗。经过一番恶战,我军终于把正面进攻的敌人压了下去,占领了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
随后,敌军连续发起数次进攻,都被红军一次次打退。为了打开一道缺口,通过公路,军首长指挥223团向七里岗发起冲锋。正面之敌挡不住红军的凌厉进攻,纷纷向东西两边退去。红军冲过公路,占领了七里岗村北500米处的任岗村。敌人急忙组织火力封锁,并炮击公路南北两侧红军阵地。红军不得已退到公路以南
天黑后,风雪不止。红25军乘机撤到张庄附近。此时,敌骑5师和追剿纵队已分别由羊册象河关向独树镇一带逼近。红25军处在数万敌人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根据当地老乡提供的情况,军首长决定连夜绕道突围。当夜一更天,红25军指战员忍着极度的饥饿和疲劳,由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和张庄农民王永合带路,冒着风雪,悄然出发了。
    独树镇战斗是关系红25军生死存亡的一场恶战。在敌强我弱、敌锐我疲、地形与天气都不利的情况下,指战员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终于突出重围转危为安。

                     生死之战 --- 庾家河战斗

    这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后与国民党追剿部队在今丹凤县庾家河的一次生死之战。

    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会议正在庾家河街春永茂中药铺进行之时,尾追而来的国民党第六十师先头部队第三六零团很快抢占了庾家河街东七里荫山梁的有利地形,当哨兵发现时,敌军居高临下,即向军部驻地庾家河街发起进攻。午后一时接火,红二十五军手枪团迅速赶到前哨阵地,一面拼命阻击敌人,一面报告军部。情况紧急,会议中止。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首先带领第二二三团跑步出发,军长程子华、军政委吴焕先各带一个团迅速跟了上去。第二二三团奋力夺回了七里荫山梁,第二二四团、第二二五团抢占了两侧高地,协同第二二三团将敌击退。这时,敌第六十师的后继部队第三五五团、第三五七团相继赶到,激烈的争夺战全线展开。激战中,徐海东、程子华先后身负重伤,红二十五军全体指战员在军政委吴焕先的指挥下殊死奋战,经过20多次反复冲杀,打死打伤敌人300多名,终于挫败了敌人的追击,迫使敌军于黄昏时分撤出战斗,向卢氏方向退逃。红军伤亡100多人。庾家河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最险恶的战斗之一。此战获胜,结束了红二十五军历时20多天,长驱1800余里挺进陕南的战斗历程,使红军暂时摆脱困境,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举行了奠基礼。

                  石塔寺伏击战

    1935年2月,正在进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得知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役,前锋已抵汉中以西的消息,为贯彻中共鄂豫陕省委提出的“要扩大斗争区域”的要求,并配合红四方面军进行陕南战役,红25军由湖北郧西地区西进。
    途中,连克陕西宁陕、佛坪两座县城。3月8日,进至陕西洋县华阳镇。这时,由郧西尾追而来的国民党陕军警备第2旅进至华阳镇以东地区。红25军为解除后面的威胁,打开华阳地区局面,决心消灭该敌。3月10日拂晓前,红25军秘密开进至华阳镇东南之石塔寺附近设伏。当日上午,陕军警备第2旅2个团进入红25军伏击区域。红25军突然出击,向敌猛冲,经激战,击溃陕军5个多营,毙伤其200余人,俘其团长以下4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战后,红25军乘胜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了华阳、石塔寺、商家坝、吊坝河、瓦子沟、红石窑、小华阳等7个乡的革命政权,并成立了华阳革命委员会,创建了华阳革命根据地,扩大了红军25军的回旋区域,为发展太白山以南、汉中以北山区的游击战争创造了有条件。

 
                         袁家沟口“布口袋”战役
                                
    这是红二十五军在山阳袁家沟口一次成功的伏击战。l935年6月下旬,为打破敌军对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围剿”,红二十五军主动出击,在山阳县袁家沟口设伏,准备消灭跟踪之敌陕军警备第一旅。中共鄂豫陕省委组织鄂陕第三、第四路游击师等地方武装和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积极动员当地群众修筑工事,配合部队作战。
   下午,陕军唐嗣桐警备第一旅返到黑山街附近。为诱敌深入,红二十五军稍与之接触后,即向小河口撤退。经实地勘察,发现小河口地形较开阔、不便设伏,遂向西退到袁家沟口。袁家沟口及其以西的桃园岭一带是一条长约五公里的深沟,沟的两侧山高林密,便于部队隐蔽,利于伏击。这一带也是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群众基础很好。军首长当即决定以这里为战场。30日,警备第一旅追到小河口,红二十五军为诱敌全部进入预设的“布袋”战场,遂向西北红岩寺转移。

,敌警备第一旅追到袁家沟口。红二十五军连夜返回桃园岭。军部立即命令:第二二三团占领袁家沟北面高地;第二二五团两个营占领袁家沟口西南的东沟、李家沟高地,另一营占领桃园岭及其以东地区;第三、第四路游击师在袁家沟口以南两处高地控制沟口、沟脑,断敌退路,并且担任战场警戒。部队全部于第二天凌晨进入阵地。袁家沟是一条长几十里的山沟,沟两旁高山入云,杂草丛生,乔、灌木茂密成林。沟心有一条小路,延着一条小溪蜿蜒而行。整个山沟像一条长长的口袋,摆在万山丛中。庙梁子是进入这个口袋的必经之路,百余米高,地势险要,一条弯曲小路,只能单人匹马而行。

上午10点左右,敌警备第一旅,通过庙梁子进入伏击圈。7月的天气娇阳似火,空旷的河谷回响着聒噪的蝉鸣,四山一片沉寂。敌警备第一旅在红二十军运动战术后,也被拖得疲惫不堪,他们倒扛着枪没精打采的跟着队伍向前走,不时停下来挤到树荫下乘凉,有的解开纽扣不停的扇着衣服下摆,兜来一丝丝微风,有的脱下上衣顶在头上档太阳,有的甚至赤裸了全身跳下河洗澡。早早进入阵地,埋伏在山沟两岸密林中的红二十五军将士和游击师勇士们让毒辣的日头晒的嗓子冒烟,一大早吃了点随身带来的干粮,这会肚子也叫唤起来了,但他们看着山脚下蠕动的那队有气无力队伍,个个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们潜伏在树木、草丛和山石的后面,杏目圆睁,严阵以待。11时许,敌警备第一旅全部进入伏击圈,隐蔽在庙梁子的第三、第四路游击师按预先计划,悄悄移动,截断了敌军退路,扎紧了“布袋口”。这时,设在袁家沟口西北凤凰山的红二十五军指挥部嘹亮的冲锋号吹响,划破了寂静的山沟。各种武器突然朝敌人猛烈射击,数不清的红军战士带着杀声震天的怒吼冲出树林,直奔河沟。陕警一旅对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吼声惊呆了、吓懵了!有的滚鞍下马,四处逃窜;有的拼命向山上爬,企图夺路逃跑。红二十五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士气高昂、英勇冲杀,迅速把敌人分割包围于河沟之中,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载于《星火燎原》原中央委员、时任225团一营政委的刘震将军的回忆文章记述:“十一时,军指挥所响起了冲锋号。沟两旁的大山上,追击炮、轻重机枪、步枪如同台风卷着海浪,一齐吼叫起来。大小山岭都响起急促的军号,数不清的红旗,带着无数支喊着杀声的人流,冲出树林,直向山沟奔去。我同一连冲到河沟的时候,迎头遇上了一伙一律使用驳壳枪的家伙。战士们劈头盖顶就是一顿手榴弹,把敌人压回到河里。忽然,我看到河沟里有一个军官摸样的家伙手持二十响自动驳壳枪,身上背着几条子弹带,正下河拼命往对面山上跑,我便向他追去。这家伙发现我在追他,躲到河里一个大石头后面向我射击。我把匣枪里的三发子弹打光了,也没有打倒他。正在这时候,他枪里的子弹也打光了,我趁他向枪里压子弹的一刹那,一个箭步上去,一下子把他拿枪的那只手抓住,两个人便扭打在一起。当我用尽全身力气把他摔倒后,敌人向我打了一枪,子弹穿透了我的右臂。正在我感到全身无力,难以支撑的时候,我营掌旗兵从后面飞跑过来,他举起旗杆下的铁旗脚对准敌人的脑门,猛戳下去,敌人嚎叫了一声……”

河沟里枪声、刺刀碰撞声、喊杀声和敌人嚎叫声混成一片,在红二十五军将士猛烈的冲杀下,国民党陕警一旅士气全失,士兵们纷纷把枪举过头,缴械投降。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红二十五军获得了全胜,俘敌旅长唐嗣桐以下1400余人,毙伤敌团长以下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1600余支。

战斗结束后,根据地人民群众更加热爱红军。广大群众组织救护和转运伤员。在几处红军后方医院的所在地,有不少被红军战士称为“干妈”的老大娘,她们主动把红军伤员接到自己家里,精心照看、治疗。许多山村的群众敲锣打鼓把猪羊送到军政治部,热情慰劳红军。袁家沟口区苏维埃政府召开群众大会,庆祝红军打了大胜仗。这一出色的歼灭战,是红二十五军第二次反“围剿”中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在运动中拖垮、打击、消灭敌人的著名战斗,也是红二十五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继奇袭荆紫关战斗后获得的第二个大胜利。战后,为了继续掌握主动,在商县杨家斜街鄂豫陕省委决定率红二十五军再次转到外线行动,西出终南,威逼西安城。



 

                        四坡村战役

    四坡村战斗; 民国24年 (1935年) 8月中旬,红二十五军长征到甘肃平凉以东地域。这时,敌马鸿宾率领的第三十五师.在径川以西设防,阻止红军前进,8月21日上午,红军由平凉白水镇出发,到达径川县城以西的四坡村一带,发现马部已设防阻击,遂决定南渡纳河,摆脱敌军纠缠。可是,正当红军涉水渡河时,马部一个团向四坡村扑来,向正在渡河的红军发起猖狂攻击。这时,红二十五军一部已渡过纳河,后尾部队背水作战,形势极为不利。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已随先头部队过河。看到对岸兵力单薄,情势急危,便率部分部队回渡油河以北,向敌阵地猛烈冲去,占领制高点,遏制住敌人的攻击。但吴焕先不幸中弹,身负重伤,光荣牺牲。副军长徐海东听说政委受了重伤,急率领部队插向敌后,将敌人压在一个大沟洼里,全歼该敌,敌团长马开基也被打死。
 
 
                   围城打援 --- 劳山战役
 
 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重要一战劳山战役詹大南1935年10月进行的劳山战役,是著名的直罗镇战役的前奏,是红十五军团献给即将胜利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见面礼。它是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3次“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创造了条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在陕西省甘泉县劳山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伏击战。

  1935年9月,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正在进行第三次反“围剿”时,红军第25军长征到达陕甘苏区,同红军第26、第27军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此时,国民党军为了进一步加紧对陕甘苏区的“围剿”,以南线的第67军由中部(今黄陵)、洛川地区北进,其第107师、第117师进驻鄜县(今富县)、洛川等地,第129师一部进驻甘泉;军部率第129师主力和第110师进至延安。

  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根据第67军兵力比较分散和甘泉至延安之间的地形特点,决心运用“围城打援”的战法,以一部兵力包围甘泉县城,调动国民党军从延安回援甘泉;主力进至山岭连绵起伏、树木茂密、便于设伏的大小劳山地区隐蔽集结,伺机歼灭由延安回援之第67军一部。

  9月下旬,红15军团从延川县永坪地区出发,经3天急行军,进至甘泉县王家坪地区集结。28日,红15军团第81师第243团围困甘泉县城守军。30日,红15军团主力进入大小劳山伏击地域,以红75师师部率第223团、第225团位于劳山东西两侧,红78师师部率第232团位于小劳山两侧,红81师师部率第241团位于甘泉县城以北白土坡地域;骑兵团位于卢家村、土黄沟地域。

   10月1日晨,国民党军第110师主力从延安出发回援甘泉,进到三十里铺时,留1个团在该地守备;师部率第628团、 第629团主力通过九燕山后,即分4路纵队前进。15时许,当该部进入伏击地域内时,红军突然发起攻击,激战至黄昏,全歼第110师师部和近2个团,俘2000余人。随后,红15军团挥师南下,于25日攻克甘泉以南榆林桥,再歼第107师4个营,俘1800余人。劳山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增强了陕甘苏区军民反“围剿”斗争的信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子华回忆红25军粉碎敌第一、第二次“围剿”
名胜|陕西·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华阳旧址
这支红军队伍实力最为弱小却创造了多项长征记录!
24岁他屡立战功被称为夜摸将军 牺牲后许世友痛哭流涕
谁牺牲后许世友痛哭:滚 多少东西换不来一个师长
红军故事|立马横刀矗雄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