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汇报 书本有情(附照片)
书本有情(附照片)
黄裳先生手迹
■傅月庵
此年8月21日黄昏,上海陕南村红砖老公寓。友人领着我去拜访黄裳先生。我是六天前由台北出发,在北京盘桓数日后,搭乘高铁南下到沪。此行最重要一件事便是探望黄裳先生病情。
年中,从友人处得知老先生进出医院,状况一度危急,隔海闻讯,便一直牵挂着,6月欲行不果,7月叨念不断,总算到了8月,得暇远行了。听说老人家胃口还行,带了台湾肉松、鲔鱼松各一,让他下粥吃,另一重要对象,则是写有几十句祝福话语的大卡片。这一切,无非千里送鹅毛,却是我所任职的茉莉二手书店同仁对老先生最大的温情与敬意。
黄裳先生一辈子爱书近乎痴,造次于是,颠沛于是。换言之,口袋里有钱无钱都要买书。生平里,他似乎不怎么缺钱(不代表不曾缺钱),但每一分钱都很实,都得靠一字一句写稿、翻译,甚至转卖所藏爱书手迹才得来。因私人手头有限,也无公家当靠山,他的收书遂无法像大学者、大富人家,闭门家中坐,书店伙计自动送书上门来(他成名后或许有此待遇,但肯定不多),而是得自己到旧书店、到废纸收集站,一本一本翻寻,一处一处淘拣而得。这种断烂朝报里披沙沥金的经验,他的文章里多有述及,无待多言。因为爱逛且一听到消息就没命跑去拣择,日子久了,人头熟了,他认识许多书店老板,彼此结成朋友,成了所谓的“书友”。
逛旧书店淘旧书、与老板结成书友,老实说,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半个书痴都做得到。黄裳先生让人敬佩的是,尽管花钱且往往是花大钱买书,他却心存感恩,饮水思源,总念念不忘这些卖过好书给他的小生意人,书目题跋要提一提,访书文章得说一说,甚且还专门写文章怀念,于是《老板》、《记郭石麒》、《记徐绍樵》等都成名篇了。一介书贾,生逢乱世,若非借着黄裳先生一支笔,谁还会记得杨寿祺、孙实君等名字呢。说到底,中国当代藏书家亦多矣,论标举“书友”不遗余力,老先生当属第一人。仅此一事,其宅心仁厚亦可知矣。
也或许因为这一仁义之心,自我转到二手书店工作,每逢年底举办“岁暮珍本旧书网络义卖”,只要有所请,黄裳先生总会欣然题签其新作,以为拍卖标的。尤其2008年台湾“八八水灾”为患,台北数家旧书店联合义卖,老先生更是万里迢遥,特别寄来手稿景印线装本《前尘梦影新录》一函四册,并以毛笔亲题“书本有情为台湾”数字,共襄盛举。此书限印500套,先生分得当有限,却慷慨赞赠,其济弱扶倾,千里诵义之挚情,真感人也。
进入公寓前,电话里得知,老先生状况不太好,仅能于病榻接见。入门后,屋内摆设、书物无大改变,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先生躺在床上,看是友人便说:“好久不来看我啦!”友人连忙大声喊冤,直说才来看过,他记错了。老先生两耳俱聋,大约也没听清楚友人“冤情”。几人转以笔谈,我写下姓名,注记台湾来的,并把卡片打开,一一指点,老先生看了看,嘴角似乎抿开笑了。同行另一友人也解开包袱内多本旧书,一一翻展,老先生见到书,眼睛一亮,频频点头。拜见前后不过十多分钟,看到先生气色颇佳,声音洪亮,便安心告辞了。谁知归来才过旬日,便接到远行消息了。
黄裳先生之逝,旧书界自是少了一位良师益友,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则是中国文人藏书传统又弱了一些,气脉更微薄了。传统文人搜藏书画善本,讲究的是“藏读写”三事,尤其点校题跋,更称雅道,是文人赏玩自娱,消磨时光的文雅癖好。黄丕烈藏书题跋是众所熟知的,另如《庚子销夏录》、《江村销夏录》、《辛丑销夏录》等书更是。黄裳先生的书话,实际上继承明清文人这一脉络而来,甚且过化存神,与时俱进,将之转换为现代散文,自成一家之言。此中文化沉淀,绝不可小觑。先生此去,是即一代雅道见颓之日也。哀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良臣
徐雁:“榆下书翁”黄裳的线装书世界
读书 | 李欧梵:书的文化
在武汉的旧书店里,90后读到了比自己年龄还大的书
旧书铺
读书在燕园——带份老书单供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