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小雅·庭燎》赏析[论语说文]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
《诗经·小雅·庭燎》赏析[论语说文]
诗经赏析 2010-04-06 08:40:36
《诗经·小雅·庭燎》赏析
《诗经·小雅·庭燎》译注
题解:官僚乘车早朝。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夜如何其1?
夜未央2,
庭燎之光3。
君子至止,
鸾声将将4。
夜如何其?
夜未艾5,
庭燎晣晣6。
君子至止,
鸾声哕哕7。
夜如何其?
夜鄉晨8,
庭燎有辉。
君子至止,
言观其旂9。 已是夜里什么时光?
还是半夜不到天亮。
庭中火炬熊熊闪光。
早朝诸侯开始来到,
旗上銮铃叮当作响。
已是夜里什么时分?
黎明之前夜色未尽。
庭中火炬一片通明。
早朝诸侯陆续来到,
旗上銮铃叮咚齐鸣。
已是夜里什么时辰?
夜色消退将近清晨。
庭中火炬光芒渐昏。
早朝诸侯已经来到,
抬头同看旗上龙纹。 1.其(jī):语尾助词。
2.央:尽。
3.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4.鸾:也作"銮",铃。此为旂上的铃。《尔雅·释天》:"有铃曰旂。"将(qiānɡ)将:铃声。
5.艾:尽。
6.晣(zhé)晣:明亮。
7.哕(huì)哕:铃声。
8.鄉(xiànɡ):同"向"。
9.言:乃,爱。煇:较暗淡的光。旂(qí):上面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诸侯树旂。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毛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郑玄笺云:“诸侯将朝,宣王以夜未央之时问夜早晚。美者,美其能自勤以政事;因以箴者,王有鸡人之官,凡国事为期,则告之以时。”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故信之者少。按此诗应为宣王所作,根据有三条:第一,诗凡三章,从时间说由深夜渐向天明,而三章中俱言“庭燎之光”,则应是居于朝廷者所作;如系大臣、诸侯所作,则就应按由家赴朝路途景象以时间先后为序加以描写。第二,诗中三言“君子至止”,也是以朝廷为立足点言之。第三,“夜如何其”为王问鸡人(掌报晓的人)之语,“夜未央”为由鸡人所告知道的结果,与《周礼·春官·鸡人》所载礼制一致。所以,以此诗为宣王所作较近诗情。
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夜半之时不安于寝,急于视朝,看到外边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诸侯已有入朝者。说明宣王中兴,政治稳定,百官、内侍皆不敢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体贴臣下、重视朝仪的心情,也无形中见于言外。
第二章时间稍后,但黑夜尚未尽,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铃之声不断,诸侯正陆续来到。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诗集传》)第三章写晨曦已见,天渐向明,庭燎已不显其明亮。朱熹说:“煇,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同上)按《说文》:“煇,光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煇、光有别:朝旦为煇,日中为光。”又《礼记·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说清早由家别大夫之时天尚不太亮,至登车时已大亮。则“有煇”指不太亮的光。这一则可与《庄子·逍遥游》中所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相证,二则可知火炬即将燃尽,故光不如前之明亮。此时来朝诸侯和天子俱抬头看旂。郑玄笺云:“上二章闻鸾声尔。今夜向明,我见其旂,是朝之时也。朝礼别色始入。”观旂而识别其封爵官位。
昧爽视朝,本为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无实。宣王勤于朝政,纲纪严肃,上下振作,造成中兴气象,由此诗即可看出。诗中虽未用比兴,也无多形容,但其白描的手法既捕捉到最具特点的情景,也细微地反映出诗人的心理活动和当时心情,实近于天籁。
此诗为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官》及杜甫、王维、岑参的和诗所效法。但贾至等人之作主要渲染宫廷的庄严华丽,朝仪的肃穆壮观,君王的尊严神圣及大臣的雍容闲雅,稍嫌铺张堆砌。此诗则着重表现了君王急于早朝的心情和对朝仪、诸侯的关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写人写景结合在一起,颇能传神。两类诗都作于乱后新君刚刚即位之时,但就表现而言,《庭燎》较之唐诗更为真挚而简练,让人读后深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赵逵夫)
引文来源  《诗经·小雅·庭燎》赏析[论语说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庭燎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869期 ||《诗经》课堂:《 小雅·庭燎》 /薛红诵读/闻天语赏析
夜未央: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五经四书里的儒商智慧之063诗经
诗经:庭燎|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于在古文中的用法【本文很粗糙,仅参例句】
诗经名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