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卿:荧屏需要这样的文化风向标 第B03版:文娱新闻 20170220期 济南时报
《朗读者》首播获赞,作为制作人受访揭秘幕后细节
董卿:荧屏需要这样的文化风向标
不久前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很多观众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董卿——过去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她的美丽与端庄,而节目中她首次展现了自己的清新隽永和文学功底。到了最新播出的《朗读者》,董卿的身份又发生了变化,她不再是只担当主持人,而是变成了制作人。《朗读者》前晚首播后,制作人董卿接受了记者的微信采访。
张梓琳、许渊冲上热搜 濮存昕、柳传志带来感动
筹备了一年之久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于2月18日首播,在第一期节目中,6组嘉宾、6段故事、6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如一幅幅画卷,在节目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的动情解读中徐徐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李云迪潺潺的钢琴伴奏,6组嘉宾依次登台朗读。他们来自
社会各界,有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有艺术家濮存昕,有企业家柳传志,也有从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围绕第一期主题“遇见”,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分享家书,让
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随荧屏潜入千家万户。
毫不夸张地说,在综艺厮杀最为激烈的第一季度,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节目首播后,各方好评不断。不仅第一时间得到了《光明日报》的点赞,豆瓣评分更一路飙升至9.5分。微博榜单持续上榜三小时,连续两小时总榜第一,张梓琳、许渊冲等嘉宾纷纷登
上微博热搜,许渊冲先生的书也上了当当的热搜,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发文点评:“满电视都是明星玩游戏,央视这《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家里人都兴致勃勃地边听边看边议论。董卿团队看来成了央视有意推出的文化品牌,节目也体现了人们对央视平台的重视和信赖。《朗读者》证明着文化类节目未冷,央视文化综艺的集结今年有新突破。”《朗读者》不是文化类综艺的春天而是风向标
“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22年了,是时候去做一档自己
喜欢的节目了。”谈起制作《朗读者》的契机,董卿这样解读。董卿的父母都曾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董卿自小也熟读诗词歌赋,她说制作《朗读者》也正是她对文学的热爱所致。另一方面,董卿觉得自己所在的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这就是一个大时代背景和个人特性吻合的产物,因为我自己本身对文学的确是很感兴趣,而且还对人也很感兴趣,《朗读者》其实无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在已经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朗读者》采用了星素结合的方式,为什么
会这样设置?“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很难或者说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而在普通人或者说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够带来惊喜和感动的一些人生的经历和感悟。”董卿解释说。
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如今的《朗读者》,最近一段时间文化类综艺很火,但董卿却并不认为文化类综艺真的迎来了春天,“文化类节目真的很难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但是首播之后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好的反馈,得到了更多的信心和鼓励。它让我看到了在一些真人秀或者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是需要这样的文化风向标。”
采访最后,董卿也对重娱乐化的市场氛围下,文化类节目该如何突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还是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尽所能去做情感类的一种共鸣,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一种最温柔的记忆。”(记者刘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类综艺如何持续创新
央视综艺《朗读者》开场白台词
董卿缺席春晚:放下“标配”的她,站在了自己的C位
《朗读者》第一季收官240篇“10万+”热度不止在荧屏
董卿现在在春晚退居二线,主要是出于什么考量?
《朗读者》,这个“性冷淡”的综艺为何开播即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