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光中:斯人已去,乡愁不绝 第B01版:星期五WEEKLY 20171215期 济南时报
余光中:斯人已去,乡愁不绝
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病逝,享年89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首《乡愁》是余光中最为人所熟悉的诗歌之一,而乡愁也是余光中一生的主题之一。2001年,余光中曾受山东大学的邀请来到济南,专程去黄河“认亲”。
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2001年春天,山东大学,73岁的余光中为500名大学生作报告。动情处,他朗诵起了他那首《民歌》: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第一遍,余光中只听到自己的声音,一如往常地缓慢。第二遍,余光中提高了音量,突然听到了全场的爆发呼应,他高呼一声“风”,台下500人合力应一声“也听见”,他再呼“沙”,500人再应一声“也听见”。包括余光中在内,现场的每个人都在这首诗歌里燃起一股热血。
彼时,无论写黄河的余光中,还是诵黄河的余光中,都尚未见到真正的黄河。在他心里,黄河是一种文化源头,每个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都如胎记一般不可(灭。对余光中来说,那次济南之行,或许是他在地理意义上最接近黄河的一次。看黄河,也是非去不可的一项重要活动。
返程的前一天,余光中一行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向黄河。当余光中下车站在黄河大坝上,还未来得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先感到一阵微微刺麻,那是随风刷过来的沙。
余光中终于见到了黄河,他后来撰文回忆道:“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阔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
对余光中来说,这样的远观是不够的。沿着一大片麦苗田,穿过一条泥泞的田埂,余光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了黄河的近水处。他颤颤巍巍、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黄河,那一刹那,他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那就是他在诗里文里不知高低呼唤过多少次的黄河,在他看来,他已经拜过黄河,而黄河也终于认亲过他。
那次同行的还有余光中的女儿余幼珊,她也认真地伸手入河,探求黄河的浸礼。站在一旁的余光中不禁眼睛湿润,他想起自己离开这片土地时,只有当时女儿的一半年纪,而女儿已经那么大了,他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
余光中不忍擦掉鞋底的湿泥,回到高雄后,他把已经干掉的泥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青铜不语,领悟甚多
还是那次济南之行,在去黄河之前,余光中先去了泉城广场。他对那里印象深刻,专门写文章介绍给台湾的读者。余光中回忆,站在泉标之下,似乎可以感到山东的脉搏,“那泉标的造型由三股清泉从地下喷薄而出,把一个滚圆的银球,若即若离,像一颗飞溅的水珠捧在掌中,其状隐隐含着古汉字’泉’的篆体变形。”
广场上的巨型荷花喷泉,也让余光中印象深刻。“广场的东端有不锈钢塑成的十二瓣巨型荷花,瓣尖翘起,妩媚中含有活力……荷池与泉标遥相呼应,印证了济南处处涌泉,满湖荷香,以泉育荷的生机活力。”余光中在他的散文《青铜一梦》中回忆道。
广场东侧的文化长廊,则被余光中称为他“在山东所见最有深意最为动人的现代建筑”。尤其是那12尊山东圣贤的青铜塑像,更是让他体味了这片土地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他说,这些铜像“引我们见贤思齐,取法乎上。于是这神圣的长廊无限伸展,与四千载的历史悠悠的华夏光阴等长。青铜不语,而我却领悟了很多”。
回到阔别已久的地方,余光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化上的感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教授曾繁仁是当时余光中来济的重要接待人,他回忆,他陪余光中去淄博参观殉马坑和古代兵车展,途经临淄北部的一片乡村,那里可以算得上是山东乡村腹地,生于南方、长于南方的余光中便对那里的北方乡村生活特别感兴趣。
在曾繁仁的印象中,余光中待人热情而且诚恳。曾繁仁在台湾中山大学曾受到余光中夫妇的接待,据其回忆,余光中是台湾中山大学的一张名片,学校准备的一些礼物上都印着余光中的诗句。曾繁仁说,当时他们就一起在学校旁边的西子湾畔喝茶聊天,十分美好,余光中还让熟悉美术的夫人范我存做导游,带他去高雄市美术馆欣赏正在展出的一个西方现代绘画的展览。
得知余光中去世的消息后,台湾中山大学表示哀恸,称余光中教授在学校外文系任教32年,不仅是学校的“镇校之宝”,也是文艺界先驱。在这之前的10月下旬,学校刚为余光中庆祝了大寿。
一千多首诗,最后的守夜人
作为文艺大家,人们对余光中的态度多是敬畏,但是见过他本人之后,又会觉得其实他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普通老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杨柳回忆其拜访余光中时的印象,“他面容清癯,身材瘦小,不似我想象中的高大。头顶在灯下发光,白发一圈,围绕着产生了无数美好诗句的头颅。他讲话声音不大,彬彬有礼,余师母在旁,胖乎乎的,特别亲切,老师招呼喝茶吃零食。”
余光中曾表示,自己在看书写作之外,也有跟其他人一样正常的娱乐生活。他有一阵子痴迷于电视剧《琅琊榜》。余光中说,那部电视剧是讲金陵的,是六朝是南朝,与他的故乡南京颇有渊源,他觉得那部戏,一半是历史,一半是传说,很好看。
近些年来,余光中的诸多诗歌和散文在大陆出版上架,甚至一版再版。2016年,收录其经典名篇《乡愁》《乡愁四韵》《翠玉白菜》等经典名篇的诗集《守夜人》出版。在这本诗集的自序中,余光中写道,自己写诗六十多年,成诗一千多首,感谢永远年轻的缪斯,尚未弃一位老诗人而去,诗兴不绝则青春不逝,并使人有不朽的幻觉。那时的余光中还写道,再过十二年他就一百岁了,但他对做“人瑞”并不热衷,所以那一版的《守夜人》是最新也是最后的《守夜人》,如今看来,这可谓一语成谶。某种意义上说,余光中也是现代诗诗坛的一位守夜人。 (记者江丹)
本报记者深情回忆——
十八年前,我遇到您 □袁家照
正如我不相信南京的天会下雨,所以就执意没有买雨伞一样,我也想不到在余光中的出生地——南京,我获知了先生离世的消息。
十八年前,我是一名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也是报社的准记者,有幸参加了“跨世纪两岸大学生采访写作研习营”活动。事先得知有机会能见到先生,便动了
专访的念头。那时对先生的了解,几乎仅限于《乡
愁》那首诗。为了准备更充分,我咨询了山大的吴开
晋、耿建华、孙基林三位诗评家,甚至与一些济南
的诗人作家进行了电话交流,包括当时在济南的
张海迪。在台湾的最后一站是高雄,我们访问了西
子湾畔的台湾中山大学。尽管早就知道先生下课
后会来跟我们见面,但远远看到他缓缓走来时,心里还是抑制不住激动,乃至连上前招呼都显得扭捏。先生很儒雅,身材瘦小,一身浅色衣服,但眼睛里透着亮光,犹如他明亮的前额和满头鹤发一样让人警醒。现在已记不清是怎样走近他的,不知谁提出了合影,大家都争抢着奔到先生身边。他一一配合着,很绅士地站着,浅浅的笑
容,头微抬。
第二次见面,跟先生的缘份加深了很多。在研习营的毕业典礼上,我写的《是根在生长》的诗获得了一等奖,颁奖的就是
先生。他与我握手,把奖牌递到我手里,与我合影。毕业典礼
结束后,我专访了先生。我向
他转达了山东文学界人士
对他的问候,他则称赞山东的文化深厚。我们谈了近两个小时。回济南后,我写了一篇专访发表在《济南时报》和《作家报》上,一篇印象记发表在《文学世界》杂志上,算是对这次相遇的纪念吧。
再次见面应该是2001年了。先生来山大讲学,我作为济南时报的记者采访了他。想不到,昨天,获知先生仙逝竟是在先生的出生地——南京。十八年前的那些相遇的点滴在脑海中慢慢清晰起来。这记忆来得十分珍贵,以此算是我在心中对先生的悼念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愁——斯人已杳,诗情犹在!纪念余光中先生
假如一生只读一本诗集,我挑《守夜人》 | 悦读记
悼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先生静静地离开,留下的笔迹弥漫着淡淡的乡愁
回到老家,也说《乡愁》,致敬余光中先生
怀念余光中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