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郓城陈氏:陈旺墓志铭

郓城陈氏:陈旺墓志铭

(2018-01-31 17:46:37)



原文:

大元赠嘉议大夫同知太常礼仪院士上轻车都尉封颖川郡侯陈公神道碑铭并序

翰林院学士承旨官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张起岩撰

集贤院大学士荣禄大夫陈灏书

广东道肃政廉访使司副使大中大夫张秦山篆

嘉议大夫工部尚书致仕陈守谦列恤典推追思封二代,皆以侯爵,自惟始学,循以侪仕,位至三品,系家德先训致然。宠章贲饰,宜有旌记,乃具先世事状,请铭于碑。

陈氏远有代序,胄出姚虞,至胡公为周陶正,配以大姬,肇封于陈,子孙以国为氏。单郓壤近陈墟,虽谱牒散逸,而绵绵之裔不违,故国可知也。

按赠嘉议大夫、同知太常礼仪院士、上轻车都尉、封颖川郡侯陈公讳旺,字良甫,世为鲁之单父人,郡南周泽村先茔在焉。大父六子,其季曰兴,公之考也,赠大中大夫、济宁路总管、轻车都尉,追封颖川郡侯,始居郓城,著兵籍,配刘氏,追封颖川郡夫人。六子:长曰显,次即太常,次曰诚,曰聚,曰贵,曰立。四女,一适郝,一适周,一适刘,一适叶。金祯祐宣宗徙汴,中土板荡,盗贼群起,急相残剽,民四散奔逃,大中之兄弟五人皆失之。

公早以户役戍燕,艰阻备尝,念父母隔闾而兵戈方扰,群盗未靖,昼夜泣血。及兵定来归,父母昆弟俱无恙,遂一志养亲,治田园于所居仁厚里之敦化村,与其昆弟殷勤农亩,驯致饶裕,甘旨之奉日有加,定省之礼日以谨,家庭之内雍雍熙熙,诸妇子息各共趋事。故大中享年八十有七,夫人寿登九十有五,公年亦六旬矣,服丧哀,毁肌灭性,盖其天性然也。公直谅重义,亲党有贫乏者周恤之,乡人饥乏假贷不贵其价,桥梁圮坏辄修治之,暑月设冰与茶以饮途人,冬则煮粥,岁以为常。朋友急难拯其疾困唯恐居后,然未尝有德色。人或有德于己必报之乃已,而非意相干者亦委曲答之,未尝厌苦也。其于昆弟恩意尤笃。女弟四人亦略以恒产分畀。平居喜宾客,凡中表亲族、故旧交友相过,必具酒食与之燕谈,徜徉日夕无倦色,唯恐客之去也。尝诲守谦曰:力田以厚生,勤俭以处家,读书学问以修己,人生大本先务不外是矣。我长兄以一卒从宪宗皇帝攻合州钓鱼山,冒矢先登,勠力王事以殁,三弟从金革之役无宁岁,而吾家居奉亲营生理,虽细务皆躬为之,故汝得专力于学,汝他日有成得禄,当与族人共之,无以私妻子为也。一日疾革遗命曰:吾考妣殡此而不归葬单父者,实以吾亲生安此,而寿考亦殁于是也。吾昆弟子孙甚多,此为永业,而去单父远,恐后世之展省日疏也,其葬吾亲于是,而吾昆弟因附以葬此,此吾志也。言讫而卒,实(时?)大德四年二月二十九日,享年七十有四。守谦等从治命卜宅兆,即仁厚里之北原举大中暨郡夫人之柩以葬其次。公配沈氏,贤淑慈良,勤于蚕绩,内助弘多,卒年六十九。一子,尚书守谦也。女六人,俱适善族。男孙三,曰礼,承德郎,大都路左巡院副使。曰献,饶州路教授。曰忠,都水监壕寨官。女孙一,适马氏。

守谦尹寿张时封公承事郎、同知单州事。宣徽都事时赠奉议大夫、礼部郎中、骁骑尉,追封郓城县子。都提举万亿赋源库时赠朝散大夫同知济南路管府事骑都尉,追封颖川郡伯。今追封颖川郡侯。配沈氏,初封宜人,加封郓城县君,进封颖川郡君,累封颖川郡夫人。妻郭氏之封亦从其姑。守谦读书,习国朝字语,精其业,自国学正升助教,监永平仓,主汴梁长葛县簿,扬州如皋县丞,东平寿张县尹,大都警巡院使,天历初,保京师南城有功,民刻石公布之,选为宣徽都事都提举万亿赋源库、中顺大夫、上都路顺宁府知府。今以工部尚书致仕云。

公之昆弟诸子十有四人。兄显娶杨氏,一子守谅。弟聚,七子:守辅,恩县尹。追封聚从事郎、泰安州判,配刘氏。守辅之弟守廉,淮安路满蒲仓典史。守廉之兄守节、守平、守中、守能、守正。贵娶张氏,一子,守让。立娶李氏,一子,守仁,济宁路务大使,值以响达,又经知陈氏之先善果有积也。

铭曰:於惟陈公,真积自身,德孚于格言而行比乎古人,效忠克勤克孝于亲友,爱睦渊笃于天伦,信义淑仁,化其乡邻,天民之纯,天爵之尊,里社榆汾(左木右分),分甘隐沦。彼其视利,达兴富贵,又奚啻如,空之浮云。善庆有余,王言如纶,侈侯封于二代,更遗荣于后昆。鲁原畇畇,有岿者坟。镌石扬光,历世永存。

                                                                 至正十六年八月二十

                                                    男工部尚书陈守谦暨孙礼曾孙乞住



译文:

郓城陈守谦之父陈望先生神道碑白话译文

卢明

标题:

大元朝追赠嘉议大夫、太常理仪院同知、上轻车都尉、追封颖川郡候陈旺公神道碑铭并序

作者:

翰林院学士承旨官、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张起岩撰稿

集贤院大学士、荣禄大夫陈灏书丹

广东道肃正廉访使司副使、大中大夫张秦山篆额

缘由:

因为嘉议大夫、以工部尚书官衔退休的陈守谦,而受到朝廷依照相关条例规定而给予恩典封赠和祭祀(以陈守谦的功绩而追封上两代为颍川郡侯及颍川郡夫人)

正文:

考虑到朝廷给陈家两代人追赠封号,是由于侯爵陈守谦的缘故。而守谦自开始入学至后来进入官员队伍,官位一直升到三品,又是在良好的家训和先辈美德的影响下实现的。朝廷既然恩宠追封陈守谦及其上二代亲属,那就应当对其进行记录和表彰。所以,这里就将其先辈事迹叙写刻记于石碑之上。

陈氏渊远流长,世代有序。出于虞舜,传至胡公满,担任周朝的陶正。胡公满娶周武王的长女大姬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其子孙后代便以陈为氏。单县和郓城,地域都离陈这个地方不远,虽然陈家谱牒散失,但陈氏后代心向故国是明白无误的。

赠嘉议大夫、同知太常礼仪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颖川郡侯陈公,名旺,字良甫(生卒年月1226年-1300年,译者注)。他的先辈为山东省单县人,先人的坟茔位于单县城南周泽村。陈旺的祖父有六个儿子,最小的一个叫陈兴,陈兴就是陈旺的父亲。

陈家从陈兴这一代开始在郓城安家落户。陈兴生前曾入兵籍,被被朝廷赠封为太中大夫、济宁路总管、上轻车都尉,后又被追封为颖川郡侯。陈兴娶刘氏为妻,刘氏被追封为颖川郡夫人。陈兴有六个儿子,大儿子叫陈显,二儿子就是陈旺,三儿子叫陈诚,四儿子叫陈聚,五儿子叫陈贵,六儿子叫陈立。陈兴有四个女儿,一个嫁到郝家,一个嫁到周家,一个嫁到刘家,一个嫁到叶家。金宣宗贞祐年间(公元1213年1216年,译者注),金国向南迁都到汴梁,中原一带战乱频仍,盗贼群起,争相掠夺残害,百姓四散奔逃,陈兴的五个兄弟都在这个期间失散。

陈旺早年应户役去燕山一带戍守,尝尽了艰难困苦。那个时候,挂念父母,却因战争纷乱群盗尚未扫除干净而昼夜伤心痛哭。等到战争结束回到家中时,他的父母兄弟平安健在,情况还不错。于是,他便一心一意地奉送双亲,践行忠孝,在家族所在的仁厚里敦化村(现名陈路口村,译者注)治田园,和他的兄弟一起,在田地上辛勤耕作,不久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每天都送好吃的给父母,并恭敬地在父母身前陪伺问安。全家上下和睦欢乐,各房的媳妇和谐,子侄同心做事。所以,陈兴能够活到八十七岁,陈兴的夫人能够活到九十五岁。那个时候,陈旺已经年届六旬,服丧过后,他已经哀毁消瘦,这肯定是他忠孝的天性所致。

陈旺通达、宽谅,注重道义。族亲中有贫困之人,他就周全体恤帮助。乡亲们缺钱花的时候,他慷慨出借并不督着人家偿还。桥梁道路坏了他就去修。夏天,他在路旁备上冰和茶让路过的人饮用。冬天则煮粥。每年都如此。朋友有急事难事,他热情帮助,争先恐后,却从未露出对人有恩的脸色。对于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他却一定报答。即使对那些问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的人,他也能委婉回答他们,不曾因此苦恼。陈旺对于兄弟们,很有恩义。对于四个妹妹,也能够拿出一些恒产分给他们。平常居家做事,喜欢宾客。对于表兄弟、亲族中人及朋友故旧前来探访者,陈旺必定会准备酒食与他们欢谈,往往一谈就是一天,即便到了晚上也不露怠倦之色,唯恐客人离去。

陈旺曾教导陈守谦说:“用努力耕作来厚生,以勤俭节约来持家,用读书学问来修身,人生的根本和先务不外乎这些了。我大哥以一介兵卒之身跟随元宪宗攻打合州钓鱼山,冒着箭簇和炮石率先登城,为大元朝战死。我三弟在部队服役也没有安宁的时候。而我能够居住在家,奉养双亲操持家人的生活,虽然是些琐碎的小事,却都是亲自去做,所以,你才能够专心于学。你以后有学业有成得到俸禄,应当与家族的人共同享用,不能私下给予妻子儿女”。

有一天,陈旺病重,留下遗嘱说:“我父母去世后都葬在此地而没有归葬单县的原因,在于我的父母活着的时候安居在这里,并且死于这个地方。我的兄弟及子孙很多,在这里有永久的家业。这地方离单县较远,后代人探望祭祀不方便,会越来越少。所以,把我葬在这个地方,让我的兄弟们也跟着葬在这里,这是我的愿望。陈旺说完就去世了。这天是大德四年二月二十九日。享年七十四岁。陈守谦等人听从他的安排,选定仁厚里北部一个地块(今属郓城程屯镇苏庄),将陈兴及其夫人的灵柩葬在这里,并把陈旺葬在他的旁边。

陈旺配沈氏,沈氏贤良娴淑,勤于针织女红,是个好内助,去世的时候六十九岁。陈旺夫妇有一个儿子,就是做了尚书的陈守谦。有女儿六人,都嫁给了好人家。有孙子三人,一个叫陈礼,是承德郎、大都左巡院副使。一个叫陈献,是饶州路教授。一个叫陈忠,是都水监壕寨官。有一个孙女,嫁到了马家。

陈旺在陈守谦担任寿张县令时,被封为承事郎。陈守谦担任单州同知、宣徽都事时,陈旺又被赠封为奉议大夫、礼部郎中、骁骑尉,追封郓城县子爵。陈守谦担任万亿赋源库都提举时,陈旺又被赠封为朝散大夫。陈守谦担任济南路总管府同知、骑都尉时,追封陈旺为颖川郡伯。现在陈旺又被追封为颖川郡侯。陈旺的夫人沈氏,起初被封为宜人,加封郓城县君,进而被封为颖川郡君,步步加封,最后被封为颖川郡夫人。陈守谦的妻子郭氏得到的封赠也和她的婆婆是一样的。

陈守谦认真读书,学习元朝的官方语言文字,精通学问。做官后,他从国学正升为助教,又曾担任永平仓监、汴梁路长葛县主簿、扬州路如皋县丞、东平路寿张县尹、大都骑警巡院使。天历初年,陈守谦保卫京师南城有功,民众刻碑颂扬他。此后,他先后担任宣徽院都事、万亿赋源库都提举、中顺大夫、上都路顺宁府(译者按:治所在今河北省宣化)知府。现今以工部尚书的官衔退休。

陈旺的兄弟子侄有十四人。陈旺的兄长陈显,娶了杨氏,有一个儿子,名叫守谅。陈旺的弟弟陈聚,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守辅(担任思恩县令,因守辅的功德而追封陈聚为从事郎、泰安州剌,守辅配刘氏,刘氏被封为宜人)、守廉(守辅弟,淮安路满蒲仓典史)、守节、守平、守中、守能、守正。陈旺的弟弟陈贵娶张氏为妻,一个儿子,名叫守让。陈旺的弟弟陈立,娶李氏为妻,有一个儿子,名叫守仁。守仁担任济宁路务大使,仕途顺达官声响亮。通过这些人的情况,可知陈家果然有善行美德的积累。

铭文:

铭文说:可赞啊陈公,真性积于自身,品德符合规范,其言其行都可以与古代先贤相比。效仿忠臣,能勤能孝。对亲戚朋友深深地爱护团结,对天伦讲信义能仁爱贤淑。以天民之纯和天爵之尊教化乡邻。对街坊邻里能尽力资助。他能够达到富贵的境界,却又看富贵如浮云。他积德积善惠及后代。朝廷发文恩宠旌表其功德,将父子两代都封为侯爵,更能给其后代留下荣光。山东大地坦荡平整,有陈氏逝者的坟茔。在这里刻石立碑,宣扬陈氏贤人的闪光之处,使之永世留传。

立碑时间:

至正十六年八月二十日

立碑者:陈旺的儿子(工部尚书)陈守谦及陈旺的孙子陈礼、陈旺的曾孙乞柱

相关解释:

一、张起岩(1285年—1354年),字梦臣,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元朝首届科举状元。仕宦40余年,他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对元朝中期政治贡献很大,他的史学、文学造诣极高,善篆隶书,有多种著作传世。曾主持编纂《宋史》、《辽史》、《金史》三史。

二、上轻车都尉:古代的勋官,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宋、金正四品。元、明正三品。清废。

三、此墓位于现山东省郓城县程屯镇境内。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兰察布史
四品封侯 二品封公 明朝开国公侯伯的勋位和爵位 明朝超封爵(下)
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
【元】张起岩 元勑賜翰林直學士亞中大夫輕車都尉追封渤海郡侯歐陽公神道碑銘有序(欧阳玄)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
新朝官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