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股有秘诀:九把“快刀”擒牛股

有句俗话:快刀斩乱麻。运用到股市上来,面对中国A股2800多家股票,我们是不是也有几把“快刀”,将那此“乱麻”可以迅速地过“斩”了出去,进而把一些有潜力的长牛股找出来呢?

还别说,本人长期以来,还真就是拿着这么几把“快刀”来去找长牛股的!

再说了,大凡信奉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人,向来讲究的是与企业共赢、与所有的股东共赢的模式,而不是进行零和博弈,非要将自己的赚钱建立在别人血淋淋的鲜血上,所以,无私分享出来倒也无防。

我的这几把“快刀”是:

1、比较优势。

我说的这种比较优势,并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比较优势,而是说要看一看,我们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有哪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因为,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已经更深地加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循环开放的。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而世界也需要开放的中国。所以,作为投资人,如果没有全球化的视野,那只能是“闭着眼睛捉麻雀”,容易犯下“盲人摸象”错误的。

曾有一个笑话,说是有一大山里的孩子,问:你长大了做什么?他答说放羊。问:放羊干什么?答:卖钱。问:卖钱干什么?答:娶媳妇。问:娶媳妇干什么?答:生孩子。问生孩子干什么?答:放羊,------。

显然,作投资的不能具有这种“大山思维”,必须要从这种种狭窄的思维中跳出来,要善于站在珠姆朗玛峰的高度看问题,或者善于站在宇宙的高度看问题。如是,方能看出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究竟在哪儿。

今天我们在中国A股做投资,似乎言必称美国。是的,美国历史上走出了一批量的品牌消费类、医药类、科技类的大牛股、长牛股。但是,别忘记了,他们的这些牛股,恰恰反应了美国20世纪在世界崛起的一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这些大牛股、长牛股差不多全是国际化的跨国公司。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中国将来的崛起,也不可能完全复制美国的道路,但是有一点当是肯定的,将来中国能成为伟大的公司,也一定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司。中国的崛起,也必然是伴随着自己一批优势产业的崛起。而这种比较优势,才是我们投资人的掘金之地。

曾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挖掘出格力电器这支大牛股,并且一直持有它8年之久?

今天告诉你,其实我就是用的“比较优势”这把“快刀”!

年长一些的投资者当清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的有钱人家很引以为自豪的是家里有小日本的一两件家电。但是后来呢,中国家电,特别是白色家电,是中国放开最早、竞争最充分的行业之一,结果反而出现了几个垄断寡头,相比之下,小日本的家电这些年却呈节节败退之势!

当然,站在全球看中国,令我们投资者纠结的是,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产业在全球还不太多,但是毕竟有些产业,或者有些公司已经开始走向全球化。

较为典型的如华为,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著名公司,就是老干妈也已经将自己的产品卖向了国外,并且价钱还卖得比国内高,可惜他们不上市。

但在上市公司之中,毕竟已经开始有了这样的公司,比如安琪酵母早就在非洲建厂;双汇发展在美国进行了一大手笔的收购;伊利股份也已经在国外建设基地与分厂;福耀玻璃已将工厂建到了俄罗斯、美国。这些企业均开始了自己的全球化产业布局。

再如,还是就此打住。不然,就有荐股之嫌了!

但是,作为投资者,可以循着这个“国家比较优势”的思路去寻找。

2、经济特权。

在中国A股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这就是很多的价值投资者都集中持有一支个股:贵州茅台。甚至有人极端地将中国A股分为两支股票:一支是贵州茅台,另一支是中国A股。为什么这些“价投”们这般英雄所见略同呢?在我看来,就是因为贵州茅台是一家典型的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优秀企业。

何谓经济特许权?(1)被人需要;(2)自由定价权;(3)不可替代,有时这种不可替代是心智层面的。

谈到经济特许权,这里不得不又要谈一谈巴菲特。

在今天的中国股市中一谈巴菲特,似乎总有人不免要讥讽几下,似乎“价投”们三句话总是离不开巴菲特;或者有人觉得巴式这一套似乎与中国水土不服,如此等等。实则在我看来,纵观一些国内外的投资大师、投资人物,我认为,真正在投资思想上能够超越巴菲特的还真是不多,我甚至认为,为了方便起见,可以将格雷厄姆、费雪、芒格、巴菲特这一价值投资大家庭的投资思想,统称为巴菲特思想。当然,这是一点题外话。

在巴菲特眼里,商业世界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这类企业很少;一类是普通的商品企业。前者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而后者大部分是不值得长期投资的,因为没有经济特许权企业,要想维护自己的竞争优势,要么是成为低成本商业,要么是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而低成本持早会有新的竞争对手成本更低,而供不应求,则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新进入者,最终的结果导致供过于求,产能过剩。

巴菲特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其对于我们投资最大的“理论贡献”之一,自己认为便是这种经济特许权思想。有了这个理论工具,我们便可以去挖掘那些具有这种经济特权的优秀企业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特许权中的核心是自由定价权。这种自由定价权,或者来自于品牌,或者来自于资源垄断,或者来自于独门秘器。有点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凡是有自由定价权的东西,绝对是个好东西,如果我们有幸挖掘并持有这种优秀企业,那可真是要抱紧抱牢了啊呵!

还需要指出的是,对经济特许权的理解,切不可狭窄了,比如,有的投资者或许只看到贵州茅台、东阿阿胶、片仔癀这样老祖宗留下来的的企业才具备,其实,在一些后来新兴的企业身上,有些优秀企业也从“无中生有”中创造出自己的这么一种“经济特权”。

比如,说到苹果手机,是不是它就创造了这么一种经济特许权呢?1、被人需要。呵呵,苹果手机在中国大陆销售之时过往还曾经出现过排队,甚至流血事件呢。2、自由定价权。因为是人家的独创,领先同行业几个光年,自然具有这种产品的定价权。3、不可替代。当然不使用苹果手机也死不了的,但就是有些人宁可少吃少喝少穿点,甚至卖肾也要买台苹果手机,似乎如是才会有面子,才会在别人面前显得“高大上”。

当然,这种从“无中生有”中创造出来的经济特许权,需要投资者定期进行体验,因为任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也有被颠覆的可能(看华为现在这发展势头,是不是有可能将来超越苹果呢?)。投资嘛,哪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啊!

3、文化血脉

巴菲特给我们投资的另一大理论贡献,就是人人皆知的“护城河理论”了。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构筑成护城河呢?熟知这一理论的人知道,有的品牌可以构成这种护城河,有的依靠客户转移成本和客户黏性,有的可依靠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渠道优势、低成本优势、网络优势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东西股市中人也多是知道的,在此,就不一一重复了。

我这里要说的是文化血脉也可以构成一家企业的护城河。据我研究观察,大凡能够传承下来的百年品牌、百年老店,无论中外,几乎无一例地其间均流淌着一种自己民族的那种文化血脉。作为一家企业,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让自己的那种文化血脉传承下来,才能走得更远。

在开篇,我就曾谈到全球化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确实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被颠覆了,但是有一点,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那种文化血脉似乎已经渗透进了每个华夏子孙的骨髓,而带有这种文化印记、文化符号的优秀企业,仅仅是依靠这种文化血脉就形成了一道难以被国外竞争对手超越的护城河。

在我投资的能力边界之内,我特别钟情于研究那些具有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消费习惯、中国传统礼仪“保护”的优秀企业,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白酒与中医药。

说到白酒,似乎有一种观点是表示担忧,即随着90后、00后的成长,将来中国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会有改变,白酒文化的传承或许要打折扣。不过,依我的观察,还是放心,因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喝”乎?而且随着人年纪的增长,这种白酒消费的习惯还会在有些人中慢慢培养出来。这一点,恰如贵州茅台上市公司所判断的:白酒作为中国人情感交流的载体没有变,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之一没有变,作为中国人的日常消费偏爱没有变,消费白酒的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也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我认为就是我们长期投资于白酒企业的“基石”。

关于中医药,似乎自中国近代以来争论一直未断,今天互联网的发达,网上更有一些“中医药黑”。如果你是中医药黑,还是敬请绕行。因为,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投资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陷入那种没有任何意义的争论之中,甚至你可以不相信中医药,但是切不可不投资中医药股,呵呵,因为中国股市自开办以来,许多具有历史传承和悠久品牌的中医药企业,无一例外地成为长牛股、大牛股。中医药企业当然需要创新,但是它与化学药、生物药不同,需要在研发上更加大的投入,但是在有些中药企业,只要固守着自己的传统工艺,或者产品质量(当然也需要研发投入的),就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长期“利基”市场。

4、平台生态

正如动物界、自然界的不断进化一样,商业的世界其实也在不断进化,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推出。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有一种依靠平台不断打造自己生态系统的公司正在不断地“掠夺”着人们的眼球。国外的如谷歌、亚马逊,国内的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对于这种公司,究竟规结到什么类型呢?我也拿捏不准,所以简称之“平台生态”,或者进一步说,叫做依靠平台,打造自己生态化的系统。这种公司,在我看来,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等“烧钱”搭建好一个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坐地收钱的平台之后,便可不断繁衍出一些投资项目,甚至将来究竟能够繁衍出多少“子孙”,恐怕连它的创始人在当初也不敢想象,进而慢慢形成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

可惜,如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型、生态型公司均不在A股上市,这让只专注于A股投资的吾等投资者无福分享,惜夫惜夫。不过,循着这种思路去寻找,在A股我们也可以寻找到类似具有平台型、生态型特点的公司。我将之归结为三类:

一类是线下与线下融合布局的。如康美药业这个公司,从一个小西药厂起家,后来做中药饮片,并不断向上下游全产业链延伸,然后便是在全国各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布局,紧接着便是围绕着自己的全产业链与实体专业市场,开始“互联网+”的各种布局。表面看来,这种公司业务多元、复杂,实则是形散而神不散,通俗地讲,它就是围绕着“卖药”这个核心开始布局。一旦这样的线下与线下布局完成,它完全可以在业内说:试看天下谁能敌?!其实,如果我们细细观察,随着'互联网+&# 34;热的兴起,有一小批量的上市公司,正在开始构筑自己的这种线下与线下融合的平台,对于这种投资标的,我们当深深考究之。

一类是公司本身就是投资平台的。读《滚雪球》这本关于巴菲特投资人生的书之时,有时我越读越感觉进入一种“迷魂阵”一样,因为,到他中后期,随着他收购企业的多元、众多,哪怕书中以图例的形式将这些公司标示出来,仍时不时地让人感觉着如坠五里雾之中!其实想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就已经等同于他收购企业的平台,只要他心仪的投资企业均可以往这个平台里装。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平台型投资公司倒也恰当。在中国当下的上市公司中,复星医药目前具有这种投资型平台公司特点,比如,它在构筑医药全产业链的同时,正在向收购医院建设、医养结合等方向拓展,甚至可以说,将来具有行业协同特点的相关医药公司,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均可以往这个平台里装。郭广昌向来自称是在中国复制巴菲特的人,复星医药作为其富足、健康、快乐的一大板块,将来究竟能够做到多大呢?且让投资者试目以待!

5、连锁服务

连锁开店,是彼得林奇特别钟爱的一种投资,因为一个地方投资成功了,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复制,因此,具有连锁服务的公司容易成长性好,走出大牛股。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医药类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就明白了。关于这一点没有多少可说的,只要是我们发现了这种公司,多关注多研究它就是了。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因为毕竟并不是所有的连锁服务式的公司就成为大牛股。比如全聚德,2007年上市之初,公司其志不小,拟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开店计划,当时市场也普遍看好,然而9年过去了,这个“中国神鸭”的收入与净利水平增长似乎并不如意,因为,它虽然有着金字招牌,然而究竟是餐饮行业特性决定了其竞争过于激烈,客户黏性并不高,还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让人感觉它除了在北京的几个店盈利水平还够出色,而出了北京似乎很多地方就感觉有点“水土不服”了。所以,什么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而多加仔细甄别才是。或者,较为稳妥的方法是,等我们看到这种连锁服务式的公司,确实在别的地方复制成功了,确定性较高时再下手买入不迟。

6、知名品牌

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差距,有时就像中国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样令人瞠目!所以,要选品牌,还是要看透品牌之后“隐藏”着的东西。

要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金字品牌。比如,同仁堂,一个比美国历史还要长的品牌,是将朝代都熬没了品牌,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我想,就是现在的这几代股民们都升入天堂了,估计同仁堂仍然会存续下去。这种长寿的品牌公司价值就高。

要买具有垄断属性的独家或创新品牌。对于投资人来讲,“老爷买卖,别无分店”,是最好的商业模式。这种品牌无疑具有垄断性、定价权,如果找到了千万别轻易脱手。

要买侵入人心智的品牌。根据定位理论,每个消费者头脑里都有一个“黑箱”,通俗地讲,这个黑箱就会让消费者消费起来并非全是理性的。一个品牌一旦侵及人的心智,有时就是不可救药的!所以,我们看到有的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之时,就是偏爱那种牌子的,甚至有的终身不思改悔(成瘾消费、重复消费是也)。所以,凡是那些不可救药地、牢牢侵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当是投资的优选。

要买龙头品牌。某项产品或服务,一旦做到行业龙头,那多是经过十分惨死的竞争的结果。这种龙头地位不仅给它们能够带来美誉度,其实它们也常常暗含着一种在行业内的定价权(具有一定溢价的商誉),甚至在行业内可以做到:“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所以,有这种行业霸气的龙头老大,也当是投资的优选。

7、行业命相。

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话用在投资上也十分贴切。由于能力的限制,我本人关注的行业是不太多的,然而据我的观察,行业与行业之间“命相”还真是大不相同,所以,在我们投资一家企业之前,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选择,一定要将它放到行业“命相”之中去看一看,如是,成功的机率或许更大些。就此,我以前也曾经写过一篇要关于“行业命”(找不个合适的词儿,姑妄称之)的小文。在此,再重复谈一下。

根据我的观察,行业就其“命相”来说,大概有这么几种:

一是行业的集中度虽然有不断提高趋势,但由于社会的多元、消费的多元,所以造成这个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可以过着自己“占山为王”、“诸侯割据”的日子。典型的如白酒,你茅台可以“高大上”,雄据着顶层高端,过着自己丰厚利润的日子,而我牛栏山二锅头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消费群体,而且有一些普罗大众从就偏爱这一口(当然,有时钱也是决定因素)。我们知道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就评选出几大名酒,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江山的座次有所变化,但是几个知名老牌子大多也生存、发展起来了。其实,就是有些地方酒的小品牌,无论是上市的,还是不上市的,照样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比如,在我生活的这个地方,多年以来就有两个地方品牌打得不可开交,然而同样是存在了多年,并且据说日子过得还可以。这种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行业,为我们投资人从容选择投资标的,自然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与空间。

二是行业兴起之初,可能群雄混战,或者一拥而上(实体经济也常有羊群效应,这一点并不比股市上差多少),然而由于其产品或服务更多的具有“标准化”的属性(即这种产品或服务可以一统天下),其结果是“占山为王”的必然被消灭,一旦“诸侯割据”的局面结束,最后“剩者”为王,或者是赢家通吃,形成“明月高悬、众星捧月”之势,或者一两个、几个垄断寡头互为犄角,于是竞争的格局便相对缓和下来。较为典型的是白色家电,如仅空调生产企业在开始阶段,据说全国就有400多家,结果大概是在2006年以后,竞争格局越来越相对清晰,进而形成格力、美的、海尔相对胜出,并支撑天下的竞争格局。不仅如此,现在我们又看到三家白电企业,又开始展开了新的不同路径的转型与发展,有的出海大手笔并购,有的在技术协同的基础上开始走向多元。可以预期,将来中国因为有这几家巨头的存在,主导、引领国际白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将是大概率事件。相类似的还有肉中的双汇、奶中的伊利、汽车玻璃中的福耀等等。

三是行业内一直混战不清,行业的属性也决定了其中的企业既没有到“欲死”的境地,但是“欲强”的愿望也难以实现,似乎大家始终就这么纠緾在一起,过着饿不死,但是也撑不着的纠结日子。比如,仍以我们谈到的全聚德为例,由于身处餐饮业(特别是综合性饭店),但是这个行业竞争门槛太低了,而且竞争十分充分、激烈,看一看这个行业的净利率,全聚德多年下来只是百分之6-8的净利润率。当然,净利润率低并不可怕,只要周转快,能够做到“赢家通吃”,然而行业的属性决定了那注定是不可的事情。相类似的还有传统的零售业,如今又面对着电商的冲击,而对电商的兴起,恐怕早些年连沃尔玛也是没有想到的吧。对于这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而且也很难出现垄断寡头的行业,投资人当尽量规避,至少我本人相对谨慎。所以,虽然全聚德因为有金字招牌,在我的自选股中待了多少年,但我也就是有时深情地“注目”它一下,至于买入,则对不起,我实在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

8、央视广告。

曾有朋友问我,怎样找到牛股?我说,你天天看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的广告,因为那里是中国这些年大牛股、长牛股的集中营,如果实在找不到牛股,你就天天看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吧!当然,这里有开玩笑的意思(其实更深刻的意思是说要善于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选股,特别是业余投资者),不过,大凡中国股市中的牛股、长牛股,还真是天天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中播出的!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虽然现在互联网发达,但是央视的强势地位以及穿透力还是任何媒体不可替代的,而大凡能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做得起广告的,也不是一般的实力弱的小企业。所以,天天看中央电视台广告,也不失为我们寻找牛股的一把“快刀”。

9、养老股票。

关于这一点,本应该在持股期限这个话题时再谈。但是,我的经验,还是要将之作为选股的一把“快刀”为好。

巴菲特说,如果你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一分钟。巴菲特这话显然是从长期持有股权、将自己确实当成企业所有者那样思考的,关于这一点,当然是那些以交易为生的炒家们所理解不了的。不过,想来我比巴菲特还要“极端”一些,因为,每每选择一家企业的股票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思考,睁着眼睛也思考、闭着眼睛也思考,真个是“窹寐思服,辗转反侧”(当然我是思牛股,而不是“君子好逑”),经过如此“折磨人”的反复思考之后,如果我确定,它确实可以当成自己的养老股,自己便奉为极品,以收藏古董般的心态去持有。

当然,这种极品,这种所谓“皇冠上的明珠”向来是稀少的,这一点不独中国股市如此,外国的股市怕也是如此的。更何况世事难料,且人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更多的投资标的我们会拿捏不准它的未来如何演变。那么,退而求其次,我们想它十年如何?如果十年不行,五年如何?其实,如果经过深入的研究与判断,一家企业在未来五年是否能够存活,甚至能否发展壮大,有时也是可以预期的(当然不能精确其发展速度)。所以,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能够成为我们养老股,那么以十年期或者五年期来进行考察定位吧,如是的最大好处便是,那些快速易变的、单纯概念炒作的行业与公司就自然不会入自己的“法眼”了。许多网友、股友问我,为啥我持有的心态这么好,屁股神功这么好,其实这就是我的“秘诀”之一,因为我至少是考虑五年以上周期的持有,甚至是作为自己养老股票的持有,那么短期的波动自然也就是视作“茶壶里的风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投资
闲来一坐s话投资: 谈谈选股(2):几把“快刀” 按:上回说了我选股9把快刀中的4把,总体来看,在一些球友友们中还算是好评如潮,更有慷慨者不吝打赏,
中国股神林园炒股秘籍:从8000到20亿(二)
如何找到长期盈利且持续成长的长牛股
李剑博客的投资理论收藏
读书笔记:如何寻找“超级明星企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