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验谈: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经验分享

血管神经性头痛系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致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可分为偏头痛型和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两大类。

· 临床表现·

痛呈间歇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痛多为跳痛、闷痛、昏痛、重痛、钝痛,或锥钻样痛、针刺样痛、撑胀痛、紧箍样痛、牵制样痛、麻木样痛等数痛并见;疼痛部位多在两侧痛或全头,也有仅前额、巅顶、颈枕部者;疼痛多朝轻暮重,常因疲劳过度、气候炎热或寒冷、情绪低落或激动、房劳过度等诱发或加重;疼痛缓解后常感头昏闷沉重或飘晕而空;头痛发作时常伴恶心、懊恼、目花、心悸、眠差、疲倦、头晕、耳鸣,也有伴随自汗盗汗、纳呆眩晕及腰膝疲软者。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属中医“头痛”、“头风”、“脑风”、“首风”、“偏头痛”、“厥头痛”、“真头痛”、“血虚头痛”“风虚头痛”等范畴。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灵之府,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阳皆上会于此。若六淫之邪外袭稽留不去,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肝肾,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结瘀、蕴痰、湿壅、浊蒙、化热、生风,因之气机受阻、升降失调,脑络因而被风、阴寒、痰湿、瘀血、热邪等浊邪痹阻,不通则痛;脑络痹阻,五脏六腑的气血不能上注于头,上荣于脑,脑海空虚,加之头痛日久,久痛暗耗真阴气血,或长期服药,脏腑受损,克伐,化源不足,精气亏乏,脑失荣养,均可形成不荣则痛。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产生本病的机理,一是因各种刺激,导致缓激肽的蓄积、组织胺的大量释放、血浆5-羟色胺的增多或减少,致痛物质蓄积于动脉血管壁内,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血管壁中痛觉受体的痛阈降低而头痛;二是因外来的或内在的刺激,使血小板凝集、血粘度增高、血液流动性差,致神经组织微循环障碍及微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头痛。微血管功能失调是其基本病理改变,且这种改变是可逆的,彻底改善此种失调就可根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病机 ·

脑络不通、脏腑不荣。一是内外风、阴寒、痰湿、瘀血、热邪等浊邪痹阻脑络,产生不通则痛为其标;二是精气、清阳、真阴、气血亏乏而使脑府不荣,产生不荣则痛其为本。病变部位在脑络(血管神经),脾胃肝肾是导致不通不荣的病变脏腑,证候是因实致虚因虚而实之虚实夹杂的脑络不通、脑府不荣证。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荣”,治则为通荣并进、升降并行、虚实并举、标本兼顾,以通荣法为治疗大法:即祛风(搜风)、散阴寒、化痰湿、轻清热邪、化瘀降浊以通脑络,健脾益气补血升清以荣脑府。

· 辨证论治·

白芷20克,细辛6克,蔓荆子30克,茯苓30克,泽泻20~60克,川芎10~60克,法半夏25克,代赭石50克,生黄芪60~90克,当归15~30克,荷叶顶20克或5个,蜈蚣2条,全蝎10~15克。开水煎服,另包蜈蚣、全蝎共研细末分成6份药汤兑服。痰湿盛者加小白附子20~30克,陈皮20克;气阴(血)两虚者加党参30克,麦冬20克,并且泽泻量减为20克;肝火(心火)上扰加黄芩20克(栀子15克);肝阳上亢加天麻30克,龟板30克;肝郁气滞加柴胡12克,白芍30克;风寒外袭而诱发者加羌活15克,防风15克,荆芥20克;脑供血不足者加丹参30克;脑血管扩张型川芎量用10克,加党参30克,怀牛膝10克,羌活20克,黄芩10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简介

刘正华:中医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医学学士。现任腾冲市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全国委员,云南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心肺病委员、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保山市卫生行政执法业务指导专家库中医专家,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中医学术论文15篇,参编书籍三部。

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方
名老中医 孟澍江:经验方【头痛舒煎】——主治:属于实证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方
主治: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