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星员工VS强势主管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深夜宁静,惊醒了睡梦中的张晓。“谁这么晚给我电话?”张晓嘟囔了一句,看到来电显示是人力资源总监李莉,张晓有些疑惑地接起了电话。


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


“张总,张总,您最好看看邮件!”李莉急迫的声音让张晓有些紧张,“销售员刘婷婷群发了一封离职邮件,描述了与销售经理王东明的冲突,用词非常尖锐,我担心会对公司有不好的影响。”“嗯,我先看邮件了解一下。”挂完电话,张晓赶紧打开电脑,刘婷婷的邮件瞬间让他的头炸开了!


“对于山西客户竞标一事,我是反思不够深刻,因为这件事情我产生太多困惑,我究竟该反思什么呢?公司希望员工做什么呢?公司的价值导向是什么呢?”这几句话立马引起张晓的共鸣。


5年前,张晓与几位伙伴一起创立了启迪培训公司,张晓一直担任总经理。公司提倡对外亲近客户,对内活跃轻松的企业文化,组织发展速度也很快。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强调自我管理也是公司一贯的方针。


“这样强调公司价值的员工,应该就是公司需要的员工,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带着疑惑,张晓继续往下看邮件。


“既然王东明是在公众场合,毫无顾忌地对自己的下属就此事进行批评,甚至辱骂,想必是希望让大家引以为戒,那我来介绍一下事情的过程。再给大家谈谈作为一个领导,在这件事情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王东明你说我事先没有找你商量,作为领导。你事前对这件事情真正关心多少?我要报备的事情,你又响应了多少?拿下单后,你开始责问莫须有的流程和责任?说我擅自定价。作为下属,我是尽职尽责地在为公司做事。事情的结果,你也很早就已经了解,却三番五次要让其他人来质问我项目明细。作为管理者你有真正在关心事情,关心公司,体恤下属么? 你做的事情是什么,是找一个人追问我明细,给我添一堆的辱骂和罪名。你当时的不作为,就是为了最后能在公众场合指责我吗?一个领导对于员工不应该是正向地引导和鼓励吗? ”


刘婷婷与主管销售经理王晓东冲突的画面,浮现在张晓脑海里,在一堆同事的围观下,一边是刺耳的训斥声,另外一边是尖锐的反驳声。这份邮件就如同愤怒的火焰,传递着刘婷婷对王东明的种种愤慨与不满。


“这太不像话了!太不像话了!”张晓的愤怒也被邮件点燃了,王东明去年刚刚被提拔为行业销售经理,配合新业务的拓展,很有冲劲,销售业绩相当不错。但是管理风格一直是他个人的短板,张晓也提醒过他很多次,不要对下属过于强势,这次闹得这么大,让张晓相当恼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张晓正准备给银行事业部总监林锐打电话,了解清楚情况,林锐的电话就先打了过来,“张总情况是这样的……”林锐作为直接主管,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


作为主管,林锐早就注意到刘婷婷和王东明平时的关系很紧张,在几次市场响应与人员调配上,两人就发生过冲突。“之前在云南市场上,他们就争吵过一次。”林锐向张晓说道,“那天刘婷婷给我打电话,哭着喊着要我做主,她负责区域的客户指定了讲师黄兴松,本来已经定好了,但是黄兴松临到头被调走了,客户要投诉,要我来处理。”


“张总,”林锐感觉到电话那头的沉默,停顿了下,“当时我对王东明这个做法也不满意,就找王东明了解情况,结果两个人的反馈完全不一致。原来刘婷婷的客户临时说要调整时间,黄兴松老师就被安排出去,结果客户又说不调整了,又想调整回来。这事情换作我,我也会很生气。”林锐顿了顿,“就因为这个事情,他们之后的关系就挺紧张的。”


“刘婷婷邮件里面说的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张晓语调很低沉。“这件事情起因还是报价问题,我和他们都分别电话沟通过,也和其他同事了解了一下。”林锐解释到,“那次刚好我在出差,销售周会上讨论到报价问题。王东明就在会议中,要求部分未经事业部确认的报价下次要注意,刘婷婷认为王东明在暗指她。他们在会议室直接起了冲突。我也听说刘婷婷非常敏感,语气很不好。当然,王东明的态度也不是非常好。”


王东明属于雷厉风行的类型,处理事情迅速,事业部销售成绩在他的带领下成长很快,一年的时间业绩已经翻番了。刘婷婷思维简单,但是敢冲,公司新交给她两个市场,都被经营得有声有色,也是明星员工。强势下属碰到明星员工,让林锐也是很郁闷。


“张总,我有个请求”,林锐想了想还是鼓起勇气说道,“这件事情并不都怪王明东,邮件里的内容,只是刘婷婷的一面之词,有失偏颇。刘婷婷工作不遵守流程,经常为自己区域的利益,忽视组织的整体需求。”林锐很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立场,“我想请张总能给王东明电话安慰下。”林锐很清楚,假如王东明发生异动对自己团队的影响。


“好的,我考虑一下。”张晓明白了林锐的电话用意,若有所思。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第二天,张晓就召集公司的合伙人及人力资源总监,一起商讨处理方案。大家对这份邮件都相当震惊,“这是与公司文化价值观相悖的一个负面事件,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全力挽留刘婷婷,避免对公司文化氛围产生不必要冲击。”人力资源总监李莉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大家都频频点头。


“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下对王东明的安抚呢?”分管银行事业部的董事邱强提出了新的想法。“这个我看没有必要了吧,你看都造成了这么不好的影响,当下的重点还是要解决刘婷婷的问题。”大家七嘴八舌,各种反驳意见频出。


想到自己安排的王东明捅出这么大的娄子,张晓就有些不快,虽然张晓之前就知道王东明的管理风格过于强势,却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激烈的冲突。“我们几个分别与刘婷婷做些沟通吧!”张晓盖棺定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李莉,你与王东明沟通一下他的管理风格,还是要严肃对待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刘婷婷入职以来与公司高层交流最多的时期,张伟、李莉及其他合伙人轮番上阵。几个合伙人还专门创造了一些与刘婷婷共同出差的机会,与刘婷婷交流关于个人成长、公司文化价值观、职业发展等一系列话题。同时公司也提出了岗位调整的新计划,刘婷婷可以选择到其他业务板块进行销售工作。刘婷婷本是性情中人,接连的沟通谈话下,态度也渐渐发生变化。在几个高管的循循诱导之下,又发了一篇给全员的邮件,“非常感谢公司所有高层以及伙伴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公司高层对我并不是责备,而是对我无限的关怀与挽留,我真地很感激。我感受到公司的正能量,自己的内心又有了一次新的成长和磨练。对事情也有新的看法和认识,确实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我可以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及时向公司的董事们请求帮助,而不致于将自己当下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大家。”几个高管看到该邮件之后都长出了一口气,这次邮件风波终于消停了,由当事人刘婷婷自己发出邮件表达态度,是最好的结局。


人潮涌动,玉石俱焚

一段时间过去了,刘婷婷并没有离开自己喜爱的岗位,王东明对待她的态度也不再强势,这件事情好像对大家的影响也渐渐恢复平静。但不满的种子已经在中层生根发芽,作为公司增长最好的部门总监,林锐更是对于公司高管只关注公司事件对文化氛围的影响,而忽略了中层诉求很愤慨。尤其是公司对王东明的做法,不但没有任何安慰,反而被人力资源总监教育批评,“如果在管理下属过程中,下属随意的反驳都可以得到支持,那么还有谁敢对工作负责?”


其他部门的中层也开始小心翼翼,生怕在工作中得罪下属,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与邮件传播不同的是,这种风气在中层的内部交流与互动中逐渐蔓延,却没有人敢与高管表达。


王东明虽然没有与张总直接交流,但从公司对邮件的处理问题上,王东明已经充分了解高管的态度。在工作中再没有任何动力对下属施加影响,在公司内部也变得沉默寡言。在一个季度之后,王东明就向公司提交了辞呈。刘婷婷虽然还在原岗位继续工作,但明显感受到被边缘化,大家在与刘婷婷配合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保留。没多久,刘婷婷也再次提出辞呈。更令张晓感到意外的是,紧接着林锐也提出了辞职,公司再次弥漫着一种不安氛围。面对一份份辞呈,张晓陷入沉思……



点评别把工作冲突导向人际冲突

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是很多知识密集型企业常常推崇的一种管理文化。张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选择了这种方式,想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但是人性化不是迁就与偏袒,不是忌讳冲突。


企业内部管理冲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工作冲突,指的是对工作的意见相左,存在争议;另外一类是人际冲突,也就是对个体存在不同的评价与看法。工作冲突对企业的革新、工作的改进至关重要。工作冲突能够鼓励与调动,发表不同的观点,在企业内部带来适度的竞争,避免一言堂。而人际冲突由于针对个体,往往会带来团队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是企业文化尽量规避的禁区。本案例中,刘婷婷将报价流程与人员调配的工作冲突,上升为与王东明的人际冲突,错误的将工作冲突引导向人际冲突,导致与王东明人际关系的急速恶化。


总经理张晓忽视了管理冲突,将精力放在人际冲突的处理上,试图通过人际和谐,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却在内部产生了错误的导向。林锐、王东明等管理者将工作冲突与人际冲突混淆,不再敢对下属提要求,也不再对工作有更强的责任意识与创新态度。在知识型企业内部,要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与创新性,更需要在企业的内部鼓励与提倡“工作冲突”的氛围,摒弃层级观念,在工作面前人人平等。


在组织内部建立导向决策机制,不仅仅需要关注决策的导向性,更需要关注决策在传导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偏差。像案例中这样,出现偏差的情况在组织内部并不少见。有效的决策管理,需要有匹配的对管理行为审视的模式。管理者首先要思考的是决策与公司战略、公司倡导文化的匹配性。还需要对决策行为在执行层面进行评审与预判,思考决策落地的影响环境,才能更好的规避决策无效的风险。


企业文化的核心落脚点是行为层面,管理者往往关注的是可见行为,例如本案例中的邮件、高管与下属的沟通等。被管理者忽略的是不可见的文化行为,俗称“企业八卦”。这些行为往往流传在各个层级私下的交流中,包括公司员工对刘婷婷以往注重个人利益做法的评价,公司各层级对林锐、王东明业绩增长贡献的评价,以及公司高管在邮箱风波之后的行为评价,这才是这家公司不可见的文化。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张晓对于这些隐性行为的忽略,会形成所谓管理者“灯下黑”效应,导致溃败的经营决策。关注隐性文化传播,将隐性文化纳入文化管理的范畴,引导并纳入决策参考因素,张晓才不必陷入“决而无效”的境界。


明星员工需要真正领导者

这是个上司如何领导明星下属,下属如何搞定强势上司的典型案例。


在本案例中,发生冲突的几个场景都不是什么大事,比如刘婷婷擅自定价。在销售一线,很多时候正在和客户谈判,老板电话打不通情况下,销售是可以通过事后确认的方式决定价格的,开明的老板一般也会同意事后确认。


又比如关于调配客户讲师资源的事情,在销售确认讲师不用之后,销售经理当然有资格调配到其他客户,客户要求调回来,这事已经不可能了。如果是明智的员工,这时候不应该怪罪领导,而是要想办法调配到新的资源。


归根结底,这个案例冲突的原因在于,明星员工和强势管理者之间,完全没有信任关系。


上司和下属之间,要建立心灵连结,发生化学反应,而不仅仅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从公司来说,第一次事件后,就应该火速把这两个人调开。双方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一旦发生纠纷和争执,就会造成无法调和的局面。


对于管理者如何领导下属,属于领导力范畴。很多明星员工都有很强的个性,有自己成熟的做事情方式,但对于规则遵守方面可能会是短板。因此很多领导者在建立起个人关系后,就选择适当授权,关注员工需要的资源,帮助提高产出,然后才是关注员工的发展,以及一起完成更大的使命等问题。


对于这个案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约翰·麦斯威尔领导力五层次理论来比照下。


约翰·麦斯威尔认为领导力第一层次:职位;你的领导力是被授权的。第二层次:认同;领导者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人。第三个层次:产出;人们跟随你,是因为你能做出成绩。第四层次:培养人;人们跟随你,是因为你能将他们培养成他们想成为的人。第五层次:尊敬;人们跟随你是因为人们敬仰你的所做所为。


职位只是领导力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上级是靠权力去领导。下属之所以跟随你,是因为不得不这样做。你是老大嘛!依靠权力领导的团队,很可能出现口服心不服,士气低落,效率低下,沟通障碍等问题。团队里的人也只会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没有发挥和表现的欲望,团队潜力被压制。这是所有领导人的开始,但好领导者决不能停留于此。


进入第二个“认同”层次后,关系成为了这一层次领导力的关键。团队跟随你的原因是认同。你需要掌握如何建立好的团队关系,如何关心团队的成员。


正如约翰·麦斯威尔所说,“如果你领导一群你不关心的人,你不是在领导他人,你是在操纵他人。”


在第三个“产出”层次,团队是因为你能做出成绩而跟随你。对自己不断地要求,替代了之前对别人的要求,通过让自己成功,获得下属的跟随。毕竟,人都只会跟随成功者的脚步。


接下来,当你开始可以培养团队成员,让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时,就进入第四个层次。在进入这一层次之前,你必须先完成好前三个阶段。许多“领导”都心怀“领袖梦”,希望能成为别人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但是自己有没有做到呢?先自省,才能服人。


最后,也是最高的一个“巅峰”,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当你赢得了足够的荣誉,为团队培养了足够的人才,做出了足够的成绩,这个“渴望而不可求的”巅峰,就会自动到来。


回到这个案例里面,双方的关系停留在第二个层面,更难以走到第三个层面。刘婷婷这样的强势明星员工,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正是因为她的上司无法真正领导她。


另外,更高层次的领导力,并不是让别人只听你的,只认同你,跟你走,而是在组织里面建立了做事和行为准则,并且让这些规则被每个人内心认同,最后变成文化,固化在组织的肌体里。这样当领导者走的时候,他的灵魂还在,规则和文化还在。


前平安大学校长姜宏宽先生说过,“西方成熟企业领导力发展体系中,往往把一线经理的培养、发展,作为考量企业培训机制(或企业大学)效用的核心。因为这是企业带兵打仗的‘班排长’,企业士气、战斗力、文化都靠他们来体现!但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大多为管理队伍中‘新人’,未带过人,何从谈起选人,未管理团队业绩,何谈绩效。”


企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把更多的一线管理者培养成领导人。在这方面,中国的企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来源:商界



关于智享会

人力资源智享会(HREC)是中国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面向中国人力资源领域专业人士的会员制组织。截至2014年6月,智享会的付费会员企业超过1,600家,汇聚了大量世界500强、福布斯2000强及本土领先的上市企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领导者的人际冲突:“心脑并用”,改变自然会发生
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管理者三大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
酮体飞扬---亭亭玉立的刘婷婷
有理也应让三分
职场人际成于沟通败亦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