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顾丨陈永正:岭南诗述略(下)

陈永正书贺《诗词》创刊四十周年

岭南诗述略(九)

沚斋

黄遵宪是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进步诗人。他论诗主张“我手写我口”,用通俗语言入诗,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他自觉地创作“新派诗”,“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表现时代的新精神、新面貌。黄遵宪的诗歌大胆地、广泛地描写了重大的历史事件,突出地反映出近代中国主要的社会矛盾,抒发了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感情,因而有“诗史”之誉。他的名作《冯将军歌》、《哀旅顺》等,歌颂反帝斗争中的英雄人物,指责腐败无能的清朝统治集团,也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又如《赠梁任甫同年》诗:“寸寸河山寸寸金,(亻瓜)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补海心。”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变法图强的决心。黄遵宪也是向西方找寻真理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百五十四首《日本杂事诗》,记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情况,以资中国借鉴,体现出维新派改良政治的要求。黄遵宪的诗歌有着高度的艺术成就,在继承古典诗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他的名作《今别离》四首,分别咏近代交通工具、电报以及两半球昼夜相反的现象,表现新事物、新意境,“权奇倜傥,弘丽恢张”,很有特色: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渺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今别离》之一

黄遵宪善于向民歌学习,他写的不少七言绝句都有民歌的风调。如《山歌》:“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则更是摹拟客家山歌的佳作了。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也是一位很有特色的诗人。他主张诗歌要采用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全新的艺术境界,他自豪地宣称:“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诗歌要反映时代精神,为维新运动服务,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的作品,气势磅礴,意境雄阔,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如: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 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峰!——《出都留别诸公》之二

诗歌想象奇特,词语瑰丽,笔势豪纵,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戊戌变法失败后,诗人流亡国外,诗歌也变得沉郁悲慨,如《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诗:“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抒发对祖园和时局关切之情。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杰出的宣传家,也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他曾作《饮冰室诗话》,大力鼓吹“含新意境”的新派诗,并努力在诗歌创作实践上作多方面的尝试,力图打破旧传统的束缚,运用散文化句式来自由抒写,熔铸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入诗。他的诗歌热情奔放,充满着乐观精神和时代使命感。如: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太平洋遇雨》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期的重要诗人以及他们所倡导的“诗界革命”运动,其影响早已不局限于广东而遍及全国了。

与此同时,岭南诗坛上还有梁鼎芬、曾习经等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风靡一时的“宋诗运动”的影响,但在诗歌语言风格上又与险奥难读的“同光体”有所区别。如梁鼎芬的《春日园林》诗:“芳菲时节竟谁知?燕燕莺营各护持。一水饮人分冷暖,众花经雨有安危。冒寒翠袖凭栏暂,向晚疏钟出树迟。傥是无端感春序,樊川未老鬓如丝。”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委曲地表现了逐臣忧国之情,很见功力。梁诗的艺术成就是比较高的。

刊发于《诗词》1984年第9期

岭南诗述略(十)

沚斋

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诗人几乎全是革命活动家,他们自觉地运用诗歌这一武器,宣传民主革命反清反帝的主张,诗中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激情。其中重要的广东诗人有黄节、廖仲恺、苏曼殊、朱执信等。

黄节是这群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黄节早年曾组织国学保存会,创办“国粹学报”,并参加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宣传反清的民族革命思想。他的诗功力很深,有着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唐诗的文采风华,又象宋诗的骨格峭健。郁勃清新,刚柔并美。象他在一九〇七年过屈大均故里时写的一首诗:“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感浮湘。更谁真意䌷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束拜道援堂。”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一位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者崇敬之情,抒发了强烈的反清的民族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革命成果被封建军阀篡夺了,诗人的歌声变得更沉痛苍凉:

国事如斯岂所期?当年与子辨华夷。数人心力能回变,廿载流光坐致悲。不反江河仍日下,每闻风雨动吾思。重逢莫作蹉跎语,正为栖栖在乱离。——《沪江重晤秋枚》

此诗句奇意重,笔力雄健,表现作者在共和国理想破灭时的悲愤心情。

苏曼殊是一位很有特色的青年诗人,热诚的爱国者。他曾削发为僧,后又受到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并加入南社。他奇特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添上一层瑰丽而神秘的色彩。曼殊早期的诗充满着积极进取精神,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如他在一九〇八年冬到日本时写的一首诗:“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极目神州子余尽,袈裟和泪伏碑前。”(《过平户延平诞生处》)诗歌对明末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表示了极大的敬意,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情。曼殊还写了不少爱情题材的作品,大胆地向传统的封建意识挑战,在当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廖仲恺和朱执信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著名的活动家和理论家。他们的诗作大都充满着激进的战斗精神。他们在诗中赞美革命者为国牺牲的崇高品格:“萧艾萋萋生,不如蕙兰折。……人生在世亦如此,此身何惜秋前萎!”(朱执信:《拟古决绝词》)表现了“誓涤尘垢清人寰”的革命决心。如朱执信的《代答》、《观物二首》、《杂诗》等诗,都是格高调响、含义深长的佳作。又如廖仲恺的《民十一年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

珠江日夕起风雷,已倒狂澜孰挽回?徵羽不调弦亦怨,死生能一我何哀!鼠肝虫臂唯天命,马勃牛溲称异才。物论未应衡大小,栋梁终为蠢蟓摧。

此诗表现了作者在危难时坚贞的志节以及对敌人的鄙视,他已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正是这一点,促使他去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新的道路。

刊发于《诗词》1984年第11期

岭南诗述略(十一)

沚斋

上文介绍了岭南历代诗歌发展的梗概,我们还注意到岭南诗歌的一些重要的特点。

在国家遭到巨大变故的时候,如宋末、元末、明末、清末这四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岭南诗歌得到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诗人和诗作。宋末和明末,岭南地区是汉民族与强敌斗争的最后据点,南宋的祥兴朝廷和南明的绍武政权都在这里覆亡。这期间的爱国志士和遗民诗人的诗歌中,贯穿着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气节的重大主题,鼓舞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直到今天,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元末和清末岭南诗坛出现的高潮与宋末、明末两次高潮的性质有所不同,诗人们所唱的不再是对旧时代的悲凉的挽歌了,他们热切地呼唤着新的时代,诗歌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理想。特别是清末,两次重大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策源地都在广东,广东诗人得风气之先,最早接触当时的先进思想,而且及时用诗歌反映出来。岭南诗歌之所以在中国诗坛上有一席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

岭南诗歌的发展,有它自已独特的道路。正如王士祯《池北偶谈》中指出的:“东粤人才最盛,正以僻处岭海,不为中原江左习气熏染,故尚存古风耳。”由于岭南文人,特别是中下层文人,很少机会与中原文士相接,往往少受或不受每个时期流行的诗风的影响。循着岭南诗歌健康的传统,师友相承,岭南诗歌自成一派,隐与中原诗坛上诸流派相颉颃。贬斥岭南诗派的人称之为“偏方之音”,其实这鲜明的地方特色,正是岭南诗派能自立于中国诗坛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岭南诗派的形成,是与历代诗社的建立和发展分不开的。岭南诗人喜结诗社,元末孙蕡、王佐、李德、黄哲、赵介五人,在广州创建南园诗社,筑抗风轩以延一时文士,名为南园五子。明中叶欧大任、黎民表、梁有誉、李时行、吴旦五人,重修诗社于南园,号称南园后五子。明季陈子壮、黎遂球等十二人复集南园,称南园十二子。清末梁鼎芬、黄节等八人重开后南园诗社,号召振兴广东诗学。除了南园诗社这一系外,明代还有越山诗社等。清代结社就更盛了,诗人“日为校诗之会”,甚至连“屠沽贩竖亦争效之”。历代诗社的建立,以文会友,对地区诗歌的发展和诗派的形成是起了作用的。

岭南历代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或是艺术形式方面,都富有革新精神。从唐代以至近代优秀的岭南诗人,每能一空依傍,自立门户。唐张九龄“首创清淡之派”;宋余靖以其朴老之作,净洗西昆的铅华;南园五子一反元诗的浅薄纤弱,上追三唐;岭南三家力扫明代复古之风;清黎简、宋湘锐意创新,拔戟自成一队;近代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更成为“诗界革命”的主要人物,给传统诗歌增添了生气和活力。这些岭南诗人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革新精神及其创作实践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岭南诗派向以“雄直”的诗风著称于中国诗坛。清代诗人洪亮吉对岭南诗歌作过颇高的评价:“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所谓“雄直”,是指诗歌的境界雄伟,气势劲厉,音调高亢,直抒胸臆,得“阳刚”之美。

刊发于《诗词》1984年第12期

岭南诗述略(十二)

沚斋

岭南诗派雄直诗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唐以后岭南历代不少重要的诗人,为扭转当世颓靡的诗风,都主张溯源汉、魏,取法三唐,每以雄深劲直为宗;二是这些诗人多出在民族危难重重的末世,有志于救国匡时,其为诗亦多慷慨豪雄之语;三是唐宋以来,许多中原文士被贬谪岭南,每以诗抒泄愤激不平之气,其中尤以韩愈和苏轼雄奇险劲的诗歌,成为岭南诗人效法的榜样;四是岭南地区民间歌谣非常兴盛,真率朴实的民歌直接地影响诗人的创作;五是广东特殊的地理形势和社会风气:北枕巍峨的五岭,南滨壮阔的涨海,汉、瑶、黎、苗、回各族杂居,很早以来,广东就成为海外贸易的门户,也饱受海上强盗的侵扰,种种因素,形成岭南强悍放犷的民风,粤人性情豪纵,富有进取精神,故诗语也多雄健发露。总而言之,岭南诗派独特的雄直诗风的形成,是与岭南自身的历史、地理、社会状况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李黼平《著花庵诗草跋》说:”岭南诗自为一派。盖其才力排奡,声调高张,足以起衰式微,彬彬乎其盛也,而世之论者又或以粗厉猛起少之。”岭南诗风是健康的,有朝气的,充满生命力的,不能因为有个别粗率浅露之作而否定它。

岭南诗歌有着鲜明的地方色彩。岭南,由于它地域的特殊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都与中原有较大的差异。讴歌岭南的山川名胜、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的诗作,自然也会带有“南州远徼”的乡土气息。诗人或在越王台上慷慨高歌,或在崖山祠畔低徊吊古;虎门塞上的硝烟,香港海边的夷舰,古老的光孝寺,雄伟的镇海楼,都被诗人一一摄入毫端,我们仿佛听到,清远峡中轩辕帝子的书声,还珠洞里别子雌猿的悲啸;诗人的彩笔,绘写着英姿挺拔的红棉,翠叶扶疏的椰树;还有罗浮山的仙花,白云洞的飞瀑,南海月明时鲛人的珠泪,珠江烟艇上蛋女的哀歌,构成一幅幅色彩绚丽、情调奇特的图画;一歃贪泉而终不易心的吴隐之,转战粤中最后舍身就义的文天祥,以及被贬岭南而为人民作了一些好事的韩愈、苏轼等人物,都没有被广东人民忘记。就这样,岭南诗歌以其别具一格的风土美,给中国诗坛增添了奇姿异彩。

最后,还要着重提出的是,岭南诗人之所以取得突出的成就,是与他们深深扎根的土壤分不开的。“粤俗好歌”,岭南地区自古就是歌谣的国度,诗人从小沉浸在民间歌谣的海洋中。如客家地区的山歌,白话地区的采茶歌,潮州地区的秧歌,以及东莞的汤水歌,南雄的踏歌,长乐的月歌,还有蛋人的摸鱼歌,“皆以比兴为工,辞纤艳而情深,颇有风人之遗。”(《广东新语、粤歌》)不少诗人,包括岭南三家及“诗界革命”诸子,都受到民歌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岭南的民歌是溶在岭南诗人血管中的血液,它对岭南独特诗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编者按:本文是本社社员陈永正同志选注《岭南历代诗选》的前言,已交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希读者注意。(全文完)

刊发于《诗词》1984年第14期

回顾丨陈永正:岭南诗述略(上)

回顾丨陈永正:岭南诗述略(中)

本期微信编辑:杨乐娟 钟丽龙

审校:杨希 陈贺达

核发:张鸿 陈崇正



关注我们
   以诗会友 以友辅仁


《诗词》报投稿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路 53 号华乐大厦南塔 10 楼
邮编:5100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节 明清珠江流域的文学艺术
南园诗社形成
宋诗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网
“岭南诗派”为中华诗坛增添异彩
江西诗派[源于北宋的诗文派别]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