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爱追肥养胖的孩子,大多都不懂爱

被食物追肥养胖的孩子,会营养过剩;被爱追肥养胖的孩子呢?

写作课,主题是“爱的姿势”。我首先援引网络上一幅父亲给儿子撑伞湿透全身的照片,提示说:爱是有姿势的,爱就是大雨中,父亲淋湿了身子,却把伞全部倾斜在孩子头顶,给孩子撑起一片晴空。接下来,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父母的爱,仿照着写,结果,卡壳了!

几个初中的孩子,几乎都哑声了。其中一个旁听的妈妈急了,提醒孩子,你过马路时,爸爸是怎么做的?孩子瞪眼,茫然。妈妈再提醒:爸爸是不是每次都牵着你的手?孩子听了,才恍然大悟一般。

课间,和那位妈妈聊起,她感叹,如今的孩子,独生子女,父母全部的爱都给了他,却丝毫感觉不到那是爱。“想我们那时候,父母从来不管,要是被父母爱一下,感动得呀!” 完了,是一声叹息。

确然。现今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爷爷奶奶宠着,外公外婆捧着,爸爸妈妈宝贝着,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爱紧紧包围着。结果,恰恰因为爱得太满,出了问题:所有的爱都被当成是理所当然。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类比不怎么恰当却很能说明问题的哲理故事:

动物园饲养河马时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拼命喂养的河马,往往总是长不大,而那些不会给太多食物的河马,反而长得很快。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拼命喂养的河马食物太足,不好好吃,任意浪费;而那些食物难以获得或量十分少的河马,知道食物的珍贵,一点儿也不浪费。

其实,爱的道理也是如此。在孩子简单的头脑看来,父母的尽心照料是天经地义的,哪怕是初中生了。他们就像动物园的河马一样,因为食物——爱——太充足了,太容易得到了,它的原有价值都会被降低——丝毫感受不到爱的可贵,当然也就不懂得珍惜爱,爱的回应也会出问题。然而,爱一旦有了限度的时候,就像河马知道食物的珍贵一样,便也珍惜起来。

所以,对孩子,要有限度地去爱。

有限度地去爱,并不是说爱要掂分量讲条件,而是说,爱要讲究方式方法。爱有限度归根结底是爱的方式问题。

刘墉写《人生百忌》,其中有一条就是忌溺爱:“拖孩子走半辈子的父母,很可能被孩子拖累一辈子,而且误了彼此的一生。

溺爱是什么?溺爱就是不讲方式、不分对错的爱:父母手捧饭碗追着被惯坏的孩子喂饭;校门前,学生的书包被灰发的老人接过去背上肩,孩子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包办了挤牙膏倒水,铺床叠被的任务;像老妈子一样跟在孩子后面,捡起他丢在地上的书鞋子脏衣服;上大学了,孩子缺蚊帐被蚊子叮了,母亲千里迢迢送蚊帐过去;衣服不会洗堆了一大堆,打包回家后母亲给洗……

正如饮食上的溺会引起疾病一样,溺爱,同样会引发“疾病”:情感反应迟钝,人格软弱无力,意志缺钙,举手艰难,抬足吃力,心畏挑战,胆惧挫折……更有甚者,溺爱到了娇纵的程度。而有所娇宠溺爱,便有所放纵放肆,必然导向相反的一面。正如面对父母要二胎时,动辄以死要挟,逼迫母亲堕胎一样。爱,一旦过了,往往不是牵绊就是毒药。

可见,被爱追肥养胖的孩子,大多不懂爱。

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是大学问。爱,要适度,要有限度。

真正的爱,应该是让孩子在被爱中领略爱,并学会去爱;只有让爱着的人会爱,才不会辜负爱,才是有价值的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吒之魔童降世》教育启示:唯有爱,能“镇压”熊孩子的魔性
《家人》:最好的父爱就是爱孩子的妈妈
家长陪伴孩子对于他们来说的重要性
妈妈,我想对你说
萨克斯《懂你》,感恩父母!
获奖作文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