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打造四大都市区,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

近年来,中心城市、都市平台对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在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县域经济也在逐渐向城市经济、都市经济转型。

2月21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浙江大都市区建设新闻发布会提出,到2022年,浙江全省大都市区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特色优势更加鲜明、核心功能更加集聚、联系互动更为紧密、辐射带动更为显著。

届时,大都市区核心区GDP总量全省占比78%以上,常住人口总量全省占比7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各类人才总量超过1000万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850公里以上,城市智慧大脑服务面积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根据通报,浙江大都市区建设的总目标是“努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金南翼”,具体目标是“打造参与全球竞争主阵地、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浙江现代化发展引领极”。

在空间布局上,全省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中心带动,以环杭州湾、甬台温、杭金衢、金丽温四大城市连绵带为轴线延伸,以四大都市经济圈为辐射拓展的“四核、四带、四圈”网络型城市群空间格局。

其中,四个核心区将得到强化。未来浙江将提升四大都市区核心区的极核功能,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和重要增长极,充分发挥杭州数字经济、宁波港口开放、温州民营经济、金义商贸物流等特色优势,加快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全面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之都。

具体而言,杭州都市区建设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重点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江金融港湾、沿湾智造大走廊等功能平台。宁波都市区建设以开放创新为特色的国际港口名城,重点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北翼产业制造大走廊、甬江科创大走廊、环象山港—三门港—台州湾海洋经济平台等功能平台。

温州都市区建设以国际时尚智造为特色的中国民营经济之都,重点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沿海先进智造产业带、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等功能平台;金义都市区建设以丝路开放为特色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影视文化之都,重点打造金义科创廊道、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区、金义国际陆港新区及快递物流中心、金义综合保税区、横店影视产业集聚区等功能平台。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以中心城市领衔的城市群、都市圈之间的竞争,浙江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在逐渐向城市经济、都市经济转型。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省管县体制的省份,浙江曾树立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不过,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浙江省中心城市弱小的弊端也不断凸显,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在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方面,与广东等地存在差距。

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对第一财经分析,做大做强城市平台,有利于提高其要素聚集的能力,发展好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才能有效促进产城融合,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浙江在加快打造中心城市平台,加速向都市经济转型。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顺应城市经济特别是都市区经济成为区域发展与竞争主要形态的新趋势,坚持做强市域经济与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并重,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

这其中,通过撤县(市)设区,做大做强都市化平台,也是目前浙江不少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杭州、绍兴、宁波和温州几个城市都先后通过县(市)改区,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目前,浙江人口正加快向中心城市集聚。浙江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杭州常住人口达到980.6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33.8万人。浙江的另一个副省级城市宁波2018年人口达到820.2万人,比2017年增长了19.7万人,增幅为2.46%。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和宁波这两大中心城市去年人口增长达53.5万人,占浙江全省80万增幅的三分之二。人口向中心大城市集聚的态势十分明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四大都市区终于确立,这个城市未来有望超越绍兴、台州
群城共建“一轴两带” 转型发展都市区经济
浙江有望建设2个特大城市、1个国家中心城市、4个都市区
为什么浙江从过去的“省直管县”发展模式转变为发展地级市(大城市)为主?
浙江最低调的经济中心,浙江下一个破万亿的城市
宁波未来能超越杭州成为省内第一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