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色坚守一脉相承 城市发展必然选择

  惠州的小伙伴有幸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名山挺拔、秀水蜿蜒、碧海荡漾。这是惠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也是惠州人精心呵护的宝贵财富。

过去五年,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的情况下,“惠州蓝”享誉全国,森林覆盖率达62.34%,东江干流惠州段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最近10多年来,惠州摘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块“国字号”生态文明建设金牌,目前正在深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我市打下了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定位。这一目标定位与我市多年来绿色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是我市绿色发展实践的升华。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必然选择,是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内在要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是一个发展目标体系,与打造智造高地、区域枢纽、生态名城、文化强市、惠民之州共同形成“1+5”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是“惠民之州”的传承和发展。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具有丰富内涵,“山水城市”反映的是惠州的自然特征和城市形态;“现代”体现的是对未来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绿色化”表达的是对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是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规划先行

划定生态红线守住绿水青山

惠州人经常向客人介绍一句话:“惠州天生丽质,市区半城山色半城湖。”如果放眼全市,惠州可以说是一座山水之城。群山环绕,西北有罗浮山脉,北有南昆山,东边有莲花山脉,南边有铁炉嶂。水就更多,有大亚湾、东江、西枝江、西湖、温泉等。

惠州生态环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丰收?惠州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低碳生态发展。

惠州对此早有实践。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立惠州低碳经济技术育成中心、编制出台以低碳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系列规划……

说起规划,不得不提到我市低碳生态发展纲领性文件——— 《惠州市低碳生态规划 (201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构建森林生态网络,增强碳汇能力。

为保障《规划》落实,我市以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为主要内容,采用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生态控制线管理办法,确立生态控制线的法律地位,纳入生态保护的整体制度框架。

◆绿色理念

始终保持绿色生态发展定力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考量着城市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发展定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惠州的最大优势和发展潜力。面对区域发展你追我赶的态势,我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绿色生态发展“定力”:发展不能只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发展要以绿色“打底”,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

从提出建设“绿色明珠、宜居典范”城市,到把“生态旺市战略”作为“六大战略”之一,将“绿色发展”作为“五个发展”战略任务之一,再到明确提出走“五位一体”绿色跨越发展道路,“绿色”和“生态”始终成为惠州科学发展的“主旋律”。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市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项规划编制中,注重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在推进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我市改变传统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模式,通过连接道路、河湖及景观林带,点缀公园、绿地、湿地、保护区等,体现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在产业发展中,我市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

◆生态创建

“3个100亿元”系统推进河涌整治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优势日益凸显。

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成效明显。新增生态景观林带783.4公里、碳汇森林50.4万亩,新建湿地公园4个、森林公园32个,森林覆盖率由59.6%提高到62.3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01平方米提高到17.75平方米。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完成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整治阶段性任务,东江干流惠州段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100%。

我市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持了持续的稳定优良:近95%近岸海水水质达到一、二类水质标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全省最佳;考洲洋经过整治活力再现;优质海水沙滩吸引挑剔的海龟产卵……

河流犹如一个地方的血管。惠州的河涌整治工程可谓“大手笔”:计划投入100亿元整治市区14条河涌;投入100亿元推动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整治;投入100亿元整治乡镇河涌污染。目前,整治任务正按计划推进,部分河涌黑臭现象基本消除,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金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是成功的案例。惠州投资10亿元,仅10个月工期,10公里长的金山河就 “活过来了”,原来的 “臭水沟”脱胎换骨,变身为水清、岸绿、路通、景美、人悦的生态长廊,成为市民休闲新场所。该工程还获得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为保护母亲河东江及其重要支流西枝江,去年5月开始拥有地方立法权的惠州,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就是《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用法治红线守住生态底线。

我市积累的“绿色财富”化学效应开始显现:仲恺高新区良好生态助力当地创新发展,引进了信利等大项目,形成“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大亚湾畔,碧海蓝天常伴,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加紧建设,世界级生态型石化基地雏形已现;龙门和博罗分别是知名矿泉水品牌达能益力和景田百岁山的重要取水点……

强健的血脉跳动,正让惠州的生态环境“活起来”: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显示,惠州的城市健康等级在全国284个城市中排名第5。

绿色发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绿色多不多、河水清不清、空气好不好,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多个实招、狠招成就了“惠州蓝”:近年来,惠州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的城市中经常位居前十;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排第三,在珠三角城市中排第一。本报记者黄晓娜

绿色化的惠州实践

过去五年,惠州坚持优生态守底线,绿色环境不断优化。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每年投入20亿元种树、20亿元治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取得初步成效,省级生态镇、各级生态村占比超过80%。

深入实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公园下乡”等林业生态工程,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制定实施河涌整治五年规划,扎实推进14条市区河涌、79条县镇级河涌

和村级污水整治工作,“两河”流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金山河整治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常年保持地表II类以上标准,近岸海水水质连续多年全省最优,获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农村美化、净化、绿化水平显著提高。

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居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十位,环保责任考核连年获评全省优秀。 (晓 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肥打造城湖共生最美省会城 阔步走向绿色繁荣
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祁阳县2019年河长制工作纪实
绿色发展,生态株洲 目之所及皆风景
佛山:工业城市的绿色发展之路
喜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呵护生态 绿色发展
黑臭水体整治如火如荼,想要“告别黑臭”路还很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