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0年中国基本解放,周总理请示毛主席:国民党里那个人该回来了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大军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蒋介石正式发动内战。在随后的三年决战中,我军顺利逆转局势,实现了对敌人的压倒性胜利。

这背后与广大解放军将士的骁勇善战脱不开关系,更离不开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出神入化的指挥。

而除了这些活跃在前线战场和大众视野中的功臣,我党隐藏在敌人内部的红色特工同样功不可没。

他们为我军提供战略情报、策反国民党爱国主义将士、在国统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就曾亲自向毛主席请示,想要为一位特工恢复名誉和身份。那么这人究竟是谁?他又曾做出过何种贡献,以至于让周总理对其念念不忘?

“佩剑将军”张克侠

此人就是在国民党军中赫赫有名的“佩剑将军”——张克侠。

张克侠是河北献县人士,曾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校期间,家中就为张克侠说了一门媳妇——李德璞。

张克侠

23岁那年,张克侠从军校毕业,进入西北军服役。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其入伍的第二年,西北军首领冯玉祥与李德璞的胞妹李德结了婚。

籍籍无名的张克侠,就此有了一位军阀首领连襟。这等好事落在旁人头上,怕是做梦都会笑醒。

可就在所有人都向张克侠投来艳羡的目光时,向来要强的他却拒绝了冯玉祥的聘请,只身远赴广州闯荡。

1927年,张克侠应李德全邀请,前往莫斯科留学深造。在这里,张克侠有幸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对国内的共产主义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张克侠夫妇

回到国内后,张克侠决心加入共产党。然而受限于和冯玉祥的连襟关系,他的入党申请迟迟没有得到审批。

彼时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但张克侠入党的决心没有受到丝毫干扰。

在上海,他利用自身便利关系,多次对地下党组织出手相助。最终,他的诚心打动了地下党的同志们。

1929年,张克侠被吸收入党,不过考虑到其特殊身份,中共中央赋予了他一项特殊的任务——打入敌人内部。

自此,张克侠成为了中央特科的一员,直接受命于周恩来,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红色特工工作。

冯玉祥

虽说张克侠不屑于利用冯玉祥连襟的身份,但毕竟事实摆在那里,再加上他本身才华横溢,所以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日益攀升。

“七七事变”前,张克侠已经成为国军29军副参谋长。

抗战开始后,他一面利用高级将领的地位掩护党组织的工作,一面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投身到了对日作战中,血战临沂就是他抗战期间的代表作。

1938年,张克侠被调任为59军参谋长,在山东战场辅佐张自忠。3月,临沂守军40军传来求救电报,59军接到驰援临沂的命令。

随后,张克侠率领部队昼夜不停,行军180公里赶到临沂。在对日作战中,40军军部和张自忠都建议固守城池,但张克侠却认为应该展开野外作战、主动出击。

他给出的理由是:

我军人数占优,但武器、战斗力却不如对方,临沂不过弹丸之地,大股部队固守在城中,只会自缚手脚。

而到了野外,我军就可以利用地形、近战、人数优势,与城内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张自忠

张克侠一番出色的军事部署成功劝服了两位将军,是夜59军渡过沂河,直插日军板垣师团侧翼,在田庄地头与之展开激战。

短兵相接,战况果然不出张克侠所料,敌军一夜便折损两千余人。板垣师团被迫放弃对临沂的进攻,只能先把枪口对准面前的59军。

而后三天时间,双方你来我往,在沂河两岸展开激烈厮杀,战线犬牙交错。

59军虽说战斗力不如日军,但好在兵力占据优势,且背后有临沂源源不断的输送补给,一时将板垣师团牢牢的钉死在了临沂城外。

板垣师团指挥官——板垣征四郎

3月15日,被59军消耗的筋疲力尽的板垣师团,开始显露出力竭的征兆。当晚,张自忠、张克侠亲临前线,指挥全军投入战斗。

原本固守在沂河阵地的国民党军,在急促的冲锋号中全线出击,朝着日军杀去。

一夜血战下来,有着“铁军”之称的板垣师团终究还是败下阵来,留下满地尸体后仓皇向北方逃去。

几日后,两军又在临沂西北相遇,日军再次折戟,临沂血战以59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此役重创了日本板垣师团,给日军在华北战场的进攻势头以迎头痛击,更为接下来的台儿庄作战打下了基础。

战后,蒋介石对59军上下大为赞赏,张克侠也被擢升为27兵团参谋长。

抗战胜利后,张克侠更是被蒋介石授予“中正剑”,此剑代表着国民党军“军人魂”,所以张克侠后来也被人称为“佩剑将军”。

中正剑

策反国民党人

血战临沂不过是张克侠抗战期间的缩影,八年时间里他转战山东、河南、河北,不遗余力的贯彻着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为各地抗日救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

1946年,狼子野心的蒋介石再次挑起内战。国民党中统、军统部门对国统区地下党员展开了新一轮的搜捕,张克侠处境万分危急。

但他仍然不顾个人安危,保持着与中共中央的联系,数次为解放军提供国民党军队动向和战略部署。

除此之外,党中央还向他下达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策反国民党中的爱国人士

于是,张克侠加强了在军队中的社交联络,一有机会就向将士们宣传反对内战的思想,从家国命运、国共态势、个人命运多方面展开分析和劝说。

为了减少内耗,张克侠甚至严禁部队与解放军发起冲突,必要情况下只准放空枪。在他的策反下,国民党军重要将领刘汝明、孙良诚、冯治安等人先后退出内战。

当然,张克侠最成功的莫过于劝降了郝鹏举起义。

郝鹏举出自西北军,1926年远赴苏联留学,期间与张克侠结识,二人算是同窗好友。

郝鹏举

不过此人向来见风使舵,在蒋介石与冯玉祥的大战中投靠到了蒋介石门下,后来又追随过陈立夫、胡宗南,抗战期间甚至当过一段时间的伪军。

这样一个劣迹斑斑之辈,其实本无争取策反的必要,但张克侠本着减少内战的原则,还是向其伸出了橄榄枝。

况且,日本人投降后郝鹏举被蒋介石编为第六军司令员、位高权重,如果能将其策反,那对于解放军在山东战场的制胜意义重大。

巧合的是郝鹏举也早有叛逃之心,因为国民党内部对于他多少有些不待见,蒋介石嫡系甚至经常对他进行敲诈,引得郝鹏举十分不满。

他心里很清楚,国共双方一旦交火,自己必然是最先被调入战场的那一个。

1945年11月,华东野战军推进至徐州,与郝鹏举的第六军形成对峙之势。而张克侠则恰好也随军驻扎在徐州,官至第三绥靖区副司令的他,已然是郝鹏举的顶头上司。

张克侠也知晓郝鹏举的为人,料定他动了起义的念头,于是便准备再加一把火。

他暗中调遣部队,将第六军孤立在台儿庄一带,直面华东野战军的巨大压力,另一边则是与郝鹏举打起了感情牌。

同年年底,蒋介石做出了解散第六军的决定,张克侠暗中将消息通报给了郝鹏举,这使他彻底断了依附蒋介石的念头。

当晚,郝鹏举接受了张克侠的起义建议,两人随即悄悄溜到华东野战军军部与陈毅会面。

陈毅的“热情”欢迎让郝鹏举放宽了心,只是对于这样一个屡次出尔反尔的人,张克侠和陈毅都暗暗留了一个心眼。

1946年1月13日,郝鹏举率部12000人转投解放军,国共双方在鲁南地区的局势立马发生了转变,我军成功化解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虽然后来郝鹏举不出所料地又投降到了蒋介石一方,在交战中被我军击毙。

但在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郝鹏举的起义还是有力的扩大了解放军军事影响,对于转变敌我力量、改变战争态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这一切张克侠功不可没。

这个人可以回来了

在国民党潜伏的这些年,要说张克侠最大的心愿,除了救国救民,莫过于光明正大的回到组织中。

随着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张克侠回归组织的心情愈发迫切。

1946年,冯玉祥计划出国访问,张克侠明面上表示来南京相送,暗中则与位居南京梅园的中共组织取得了联系。

张克侠一方面是想得到党中央的下一步指示,另一方面也想表达回到组织的诉求。联络处的同志告诉他,周恩来将在次日下午会见他。得知消息后张克侠激动不已。

南京梅园中共办事处旧址

张克侠按照计划来到五台山,在一条僻静小路上假装散步。

不多时,一辆小轿车疾驰到其身边,车门打开后,里面坐着的周总理正在朝他微笑。

此时国民党对周总理的监控和追捕密不透风,双方只能以这种方式见面。张克侠赶紧跨入车中,迎接他的是周总理亲切的双手。

俩人就在狭窄的车厢里进行了工作上的汇报和沟通。紧接着,周总理再次向张克侠阐述了策动国民党部队起义的必要性,张克侠深表赞同。

带着周总理的指示回到徐州后,张克侠加紧了组织起义的步伐。很快,59军、77军高层将领相继被说服。

1948年11月8日,眼看时机已经成熟,张克侠冲破重重阻碍。来到东山脚下与时任77军军长的何基沣成功汇合。

何基沣同为中共地下党员,张、何二人早已谋划多日,此时恰值淮海战役爆发伊始,二人的起义无疑会一举改变淮海战场局势。

当天,张克侠、何基沣率领59军、77军共计2万3千余人,在台儿庄驻地掀起了义旗。

张、何的起义,相当于直接打开了徐州的东大门,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场的东线冲开了一个大口。

华东野战军闻风而动,迅速包抄到敌人后方,切断了黄百韬兵团的撤退路线,对其形成双面夹击之势。

张、何起义为淮海战役开了个好头,大大推动了战役进程,毛主席、朱总司令得知消息后大为赞赏。

80年代,南京电影制片厂还以二位将军的起义经历为蓝本,创作了一部名为《佩剑将军》的电影,以此纪念两位红色特工的传奇回归。

至此,在国民党军中潜伏了近二十年的张克侠,总算是回到了共产党的怀抱。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他被任命为解放军33军军长,并参与了渡江战役。

为张克侠恢复党籍和名誉则是到了1950年。彼时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大业取得历史性成功。

革命功臣们终于迎来了收获果实的时刻,那些曾经潜伏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的红色特工也得以“重见天日”。

大批地下党员的真正身份得以恢复,而作为其中佼佼者的张克侠,更是被周总理牢牢记在了心里。

在与毛主席的一次交谈中,周总理请示:

“现在全国解放的差不多了,那个人是不是也该回来了?”

周总理口中的这个人自然就是张克侠,毛主席对他同样印象深刻,大手一挥批准了张克侠的身份、荣誉、党籍恢复。

1955年,功勋卓著的张克侠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结语

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英雄值得钦佩,潜伏在敌营中的特工同样让人敬畏,而张克侠却是这二者的结合。

隐姓埋名二十余载,在战场上与日寇厮杀、暗地里为我军传递情报,张克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红色特工”,何为共产主义战士。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何张起义之——佩剑将军张克侠(上)
50年中国基本解放,周总理请示毛主席:国民党里的那个人该回来了
潜伏敌营19年的中将,为何解放后不参与授衔?
50年中国全面解放,周总理请示毛主席:那个国民党中将能回来了吗
1950年中国全面解放,周总理请示毛主席:国民党里那个人能回来了
1947年郝鹏举事件证明:反复无常的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