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7年毛主席纪念堂竣工,首批有5个人带头瞻仰,这五人分别是谁?
南书房
关注
2023-05-20 03:00
来自湖北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因病逝世。这一天,华夏大地笼罩在悲伤之中。毛主席病逝后,各地、各民族人民都以各种形式哀悼伟大领袖,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中央决定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其一是为了安厝毛主席遗体,供后人瞻仰,其二是为了满足全国人民永远铭记伟人贡献的共同愿望。
然而,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首先,有大量专家提议选址香山。首先,香山是北京城的高点,纪念堂建在这里,可以俯瞰全北京城,卧在苍松翠柏的毛主席,就像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熠熠闪光。
可是,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香山距离北京城区太远。纪念堂建在这里不利于人民群众和党员前来瞻仰参观,这个方案便被暂时搁置。
另一个方案是建在景山,但是,这里同样不利于党员群众参观,于是也被否决。
在这之后,又有不少人提出傍水而建。可是走了一水又一水,总是觉得这样不能够表达人民的心意。
最后,中央决定放弃所有依山傍水的方案。因为毛主席的伟大身躯,江河湖海容不下,三山五岳载不起。毛主席生前融于人民群众之中,死后也应安卧在人民群众之中。纪念堂的位置,应该选在天安门附近。
大致地点已经确定,却又出现了新的分歧——有人建议效仿苏联的列宁墓,将纪念堂直接建在天安门前;也有人指出天安门前位置过于狭小,应该拆掉端门再把纪念堂建在那里。
最后,经过充分的意见交换,党中央决定,将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南面广场。这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之后,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富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内涵的历史建筑群,同时也将是向外国友人展示新中国革命历史以及建设历史的全新窗口。
1976年11月,毛主席纪念堂终于开始奠基动工。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怀念之情,建设者们不懈努力,精心设计,用心建造,不肯有丝毫懈怠。
而纪念堂的建设,也牵动着无数各族各地人民的心。无数优质材料和设备从全国各地送到北京。东北林区的优质木材、喜马拉雅山麓的岩石、延安的青松、台湾的大理石……全国各族各地人民,用一件件饱含景仰之情的珍品和一颗颗赤忱之心,凝结成了这不朽的丰碑,让毛主席能够安卧于全国的人民群众之中。
在建设者的努力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之下,1977年5月,毛主席纪念堂正式竣工。同年9月9日,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在毛主席纪念堂北广场隆重举行。80岁的叶剑英主持大会,华国锋在大会上作出了深情的讲话。
讲话之后,就是典礼大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瞻仰毛主席遗容。
第一批前来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有五个人。他们分别是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这五个人,是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是当时党和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他们也为毛主席纪念堂的落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这五名领导人,每一个都是能力突出,德才兼备,曾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和重用。他们一同瞻仰毛主席纪念堂,是为了告诉全国人民,将会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团结一心,努力奋斗,争取更伟大的胜利。
时隔多年,现如今,五人已溘然长逝,但是,他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敬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毛主席问周总理:能不能容纳100万人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落成,5个人带头瞻仰,他们是谁?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睡了,时间醒着】8月...
毛主席纪念堂罕见选择坐南朝北,背后有何寓意?
毛主席去世后,纪念堂设计无法确定,负责人:主席有首《蝶恋花》
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几小时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