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三体式?童旭东
一、为什么要谈三体式剑云老师曾指出,形意、八卦、太极不过是拳术中的三大基础,三体式是这三大基础的基础。同门友人指出:“练习孙门三体式若是入门,就能体会出五种基本劲法,枪劲、刀劲、剑劲、鞭劲、罩劲。”“枪劲是中正顶穿,刀劲是以线打点,剑劲是走粘对顺,鞭劲是纵长摔贯,罩劲是气打无觉。”认为由三体式中能演化出这五种劲法,才算略窥三体式之门径。这五劲包括了长短动静有形无形诸法。
二、三体式的目的及作用浅谈
三体式是体用兼备的式子,其体用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三体式初步体用的重点就是整劲。
所谓初级整劲有三个特点:1是传力顺达、手足相通。2是足下生根、稳固轻捷。3是周身一家、气足神完。开始练习时只能逐次做到上述3点。三体式初步练成了,则同时做到这3点,无先后之分。
那么什么是传力顺达、手足相通呢?就是后足之力可以完全顺达到前手,前手受力可以完全传递到后足。所谓俗云:“手上挂着全身的重量。”因此练习三体式对手、肘、肩、胯、膝、足的状态和相对位置有非常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即外三合。三体式合不合乎外三合的要求,是完全可以检验的。先让人用大力甚至全力正向推你的前手,如果你能在前臂不太叫劲的情况下,前臂保持原状,身体重心不变化,只是后面的腿感到受力。这说明对方的推力传到你的后足。说明你的式子初步做到手足相通了。
那么什么是足下生根、稳固轻捷呢?就是虚实分清,把脚趾连同小腿外侧的肌肉练出抓力来,所谓鸡腿力。这是通过站三体式时重心坐满足根,使坐满足根的身体重量与脚趾的扒力相平衡,逐渐练出鸡腿力。同时两足要分虚实。身体重心不落在足根处,脚趾的扒力产生不了。两足不分虚实,移动不可能轻捷。如何检验足下是否生根呢?让人用边腿攻击你前小腿的外侧,若能小腿完全不动又能随时收腿闪避而同时身体重心稳定,则可以说初步做到稳固轻捷。
那么什么是“周身一家、气足神完”呢?就是体内的气血充盈勃发,周身状态如一铜铸铁打的刚体,这时全身肢体不仅姿势正确传力顺达而且气盈勃发贯通周身,周身各节贯通如一,有如男性阳具勃起的状态。如果让人用力晃动你的前臂甚至挂在你的前臂上,你能前臂不费力且纹丝不动,或者即使被人以任何方法打出去,你的身体状态、身架四肢的相对位置始终纹丝不变。如此则可以说初步做到周身一家。
也许有人要问通过练习三体式产生传力顺达、稳固轻捷、周身一家这种整劲在技击实战中又有什么用呢?其作用就是通过练习三体式初步产生静止状态的整劲,继而通过五行拳的练习使人在运动中找出这种整劲,逐渐做到随时随处瞬间发出这种整劲,则就初步具备了形意拳硬打硬进的能力。于是在实战中就初步具备了迎着对方拳脚硬截直进这种独特战法的技术基础。也就是通过三体式练出了初级的刚烈整劲。
三、三体式的站法及初级要求
一谈站桩,一些人就想到意、气、神之类的说法。其实根据我的体会与多年考察:意不可借,借则妄。气不能御,御则乱。神不宜放,放则靡。其实站桩最紧要的1是外形姿势到位。2是整体状态确切。
其实内与外、神与形是一个整体,剑云老师常说:观其外而知其内。内、外、神、形反映的是一个状态,练习拳术最初必须从外形入手。如果站三体式外形不精确,在拳技的根基上就出了偏差,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劲的质量就很难,因为在形成劲力的技术基础上已有瑕疵,致使拳术难臻上乘。
所以站三体式先不要求站多长时间,而是要求站准确,要想站准确是很不容易的。剑云老师说三年之内不可一日无师。过去徒弟是要住在老师家里的。今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有这种条件,因此需要先弄明白三体式为什么要这样站而不要那样站,弄明白不同的站法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所以,要先弄清道理。先求得弄懂基本道理,然后再下功夫练,这样练拳的效率就能提高。
那么站三体式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老先生在其拳著中有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及六合之要求。老先生给出了由无极式到太极式再到三体式这个程序。如果有一定的基础,按照这个程序,在老师的指导下既可练习三体式。剑云老师教拳时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技术要领。这套技术要领可称为三角五线技术。老师开始教我练习三体式时把这些程序和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都告诉了我。
我通过实验发现,当让人用一般的力量推我前手时,我尚可勉强撑住,但需要调整身体形态和重心。如果让人用全力一波接一波的猛推,由于我来不及调整身形,姿势就散架了,身体也就被推动了。说明我原来站的三体式的姿势有问题。后来孙存周先生的弟子、同门友人张烈给我讲了他站三体式时有临界线的状态。支燮堂先生的弟子寿关顺又谈了要坐满足根和站三体式即是动中求静的道理。这使我很诧异。因为他们所谈的体会与我原来对三体式的理解有些地方似乎是矛盾的。主要矛盾似乎有三,1是对稳固机理的认识。2是对鸡腿、熊膀的认识。3是对动中求静的理解。
张、寿二位的体会完全统一在老先生著述的程序与要领中,与剑云老师的教授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只是表述时的侧重点不同。剑云老师是教我初学三体式,故授之以规矩、程序。张、寿二师兄是谈其体会,故告之以整体状态。此前之所以我以为有矛盾,正是由于自己的误识造成的矛盾,是由于自己没有严格地按照剑云老师要求的站三体式的程序去做,即忽略了无极式、太极式对站三体式的作用。此外我对动中求静以及站三体式如何求得轻捷稳固的机理认识不清。本来老师已经把真传都告诉了我,但是由于我头脑中对站桩原有的认识无形中使我无法全面准确地接受老师的传承,于是无意中我就曲改了老师的要求,这时我自以为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其实已经失之千里了。其实当我严格地按照剑云老师讲授的站三体式的程序,由无极式、太极式到三体式以及三角五线的要求进行站式时,此时重心必然坐满足根并使自己的平衡就处于“临界”的状态,鸡腿力也就产生了。当我姿势基本站对了,让人用全力正面推我的前手,即使是一波接一波的猛推,我也能在前臂不太吃力的状态下,保持自身的稳定同时把来力反传给对方。这是自己站的式子基本做到姿势正确传力顺达所致。所以学习拳术最忌讳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而应该象洗干净的杯子一样,不留任何自己的原羹,如此才能品出老师灌输的拳技的纯味。
初习者来说如何做到这种状态呢?其方法就是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三条是站三体式时调心的技术。那么什么是心与意合呢?即不可求意,放下心来,让心自然随着意,什么意?无确定之意,放下心来,意识朦胧,不追逐任何意识,亦不压制任何意识,站无极式时,这是心与意合的入手点。那么如何才能意与气合呢?站太极式时,就是让自己的意念敷在呼吸上,也就是让自己的意念“关注”着呼吸,但不要引导呼吸,这就是意与气合的入手点。那么气又如何与力相合呢?站三体式时,当真气未发动时,先从呼吸入手,呼吸要自然,吸气时身体的“阳面”有涨意,呼气时则气归丹田。通过自然的呼吸撑住三体式之形,是气与力合的入手点。入手时的过程是心随意、意随气、气随形、形合乎力的和顺。通过这个程序来诱导自己渐臻心空、意静、神明。简单说来,站三体式时的心理状态是就把心思放下来,意念随着呼吸而动,渐渐的物我两忘,而归于静,意静则神明,如是感应确切,气机饱满。要想达到意静,则要从意动入手,这个意动不是假借、不是妄动,而是把意念留住在呼吸上或说敷在呼吸上,意随呼吸而动,渐归于意静。所以站三体式时,意念不可假借、不可妄动。而应遵循内三合的要求,在外三合的基础上做到内外六合。
按照我自己的体会站三体式的方法及初级要求就是:作为外形姿势,站三体式要严格地按照无极、太极、两仪的程序以及三角五线的技术要求去规范肢体位置,做到外三合。作为整体状态,站三体式时身心要符合六合、“九要”,重心要坐满足根。如此神色自然威仪,气机自然饱满,重心自然处在临界平衡线上。这看似简单,但需彻底扔掉自己原有的认识,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反复揣摩方能做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三体式    ---童旭东
童旭东先生的《浅谈三体式》
浅谈拳术之通
中国最强古武术秘笈(快失传了)
站桩知识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李雅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