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历】宜好坏对错
世上确实没绝对的好坏,即便是99%与1%,因为存在那1%也无法决定答案。

  可是一定有相对的好坏,哪怕是51%与49%,有1%就可以审判。

  我想我该重新学习分辨好坏了。

  害怕分辨好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黑白的界限变模糊开始,清楚的知道,每个人都不容易,每样事物都有不好的一面,于是告诫自己要宽容一点,要接受别人的不同,允许异端。

  我知道我做的很好,我是没脾气的家伙。

  很意外的,上高中之后,这种容忍度开始下降,笑称这是“青春期的冲动”。莫名的不愿搭理任何人,莫名的因为别人的行为厌烦,莫名的翻着杂书发脾气,莫名的纵容自己逃避。

  就像夏天,要清热解毒,理智告诉我要选择苦瓜汤,而我的手总会伸向荔枝。

  这种情绪,使得我一直责怪自己不够淡然处之,修行不能抵达宽容的境界。

  上大学后,有人告诉我,没有什么对和错,好和坏的。

  我突然因为这句话冷静下来。我曾经是不是也是用好坏是相对的这句话,推掉所有选择。比如评论一本书好坏,会说个人喜好不同。再比如谈论一件事对错,会说立场不同。然后就不必纠结,各自让步,相安无事。

  我以为这是雅度,却不曾意识到所谓“雅度”,是不是让我丧失分辨的能力。

  “没有对错。”这句话本身就只是用来逃避选择的吧,或者说是纵容自己的选择。

  好坏除了绝对好坏与相对好坏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理智告诉你的好坏,和情感告诉你的好坏。

  这直接影响到你的选择,理智告诉你蒙娜丽莎更高雅,情感却让你去了漫展。这时候理智是分辨,情感是选择。

  理智告诉你金融贸易才有前途,情感告诉你自主创业才是所愿,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会很痛苦。因为痛苦所以逃避选择,一句“没有对错”就可以轻易原谅自己的任何一个选择,也逃避审视自己或者他人的难题。

  这样就不痛苦不矛盾了吗?

  我不知道答案,我最喜欢的作家谈汪国真的时候,说他扮演的角色在90年代,像郭敬明一样代表一种时代的情绪,很不可思议,用甜蜜悲痛,似乎有点哲理的话抚慰了人心。但这样的角色是不会长久的,因为流行的不是他诗歌本身,而是时代的情绪。因为看似真诚,实际上是机械的复制模仿的诗歌。

  我听的时候,感觉如此无措。

  我最崇拜的人说,那是坏品位的标志。而我也曾抄录如此多的心灵鸡汤,还有下意识思想和智力上的优越。

  我很迷茫,我的理智告诉我,他说的是对的,我的情感说,只是喜好不同。因高度理性而非理性实在是让人受挫的事情。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我不想选择,我想说,庸俗和高雅都是相对的,没有庸俗和高雅之分。然而我卡住了,说不出话来。

  好坏对错都是有的,所以别人说“只是看法不同”的时候我会如此厌烦,我不是在厌烦别人,而是在厌烦这样的自己。

  为什么不好好看清好坏——相对的好坏。然后,该选择理性还是情感,那是另一个话题。

  也许我该说:“那确实是低劣的。但是我还是翻看了,并且有深刻的感触。”又或者我该找个时间和别人好好聊天:“那件事你没错,但做作的让我想抽你。”

  总之好好分辨好坏吧,继续这样的逃避会让我更痛苦,因为那是另一种妥协和堕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种情感需要深埋
在生存面前,让一些人变成狼
在亲密关系当中,为什么你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读《苏格拉底与失恋者的对话》
在廿四个钟头中 林徽因
聊聊那些躺在挫折里哭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