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酒文化】酒徒、酒狂谁更狂?

“酒徒”

“酒徒”这个词语在最初是没有贬义的,最早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出现,是一个关于刘邦的有趣故事:

郦生名郦食其,陈留高阳人。好读书,有奇谋,家贫落魄却放荡不羁,故人们称他为“狂生”。汉高祖刘邦起义后,久攻陈留不下。正在无计可施之际,郦生前去求见,他对看门的军士说:“请你通报一声,说有个60多岁的儒生来见。”军士说:“将军向来讨厌儒生。过去有个儒生来见,他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夜壶撒尿。平时说话,一提到儒生他就大骂,所以最好不说是儒生求见。”郦生说:“但说无妨,你就这样去通报吧。”军士只好进帐通报。当时刘邦坐在床上由两个女人为他洗脚。他问道:“来的是怎样一个人?”军士说:“看样子像个大儒,穿的儒者衣服,戴的儒者帽子。”刘邦说:“你就说我正在为天大的事发愁,没有闲功夫见儒生。”军士出来传达了刘邦的话,郦生怒眼圆睁,呵军士说:“你再滚进去通报,就说我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刘邦听是酒徒求见,马上停止洗脚,说:“快请客人进来。”


后来这个“高阳酒徒”跟随刘邦,计克陈留,被刘邦封为广野君,出使各国诸侯,后来在武关,劝降秦将兵不血刃的拿下武关,帮助刘邦攻入咸阳,灭亡秦朝。于是“高阳酒徒”这个词就流传了下来,酒友们看一下是否和今天的“酒徒”有着天差地别的含义呢?

“酒狂”

“酒狂”这个名称最早也是在汉朝出现的:汉宣帝时期有个盖宽饶,为人刚直清廉,在一次汉朝达官贵人的聚会中迟到,盖宽饶为了避免罚酒说:“不要让我多饮酒,我是酒狂!”丞相魏侯说:“他醒的时候就狂,何必饮酒。”

但是在历史上最著名的“酒狂”并不是上面这个人,而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名士刘伶,相传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还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后世都把刘伶这样敢于反抗传统礼法、对自由自然的向往、纵酒避世的人称为“酒狂”,由此看来“酒狂”这个词的意义和今天我们理解中的“酒狂”也是有区别的!


上面给酒友们分享的古代关于“酒徒”、“酒狂”的来历了,大家看看是不是和今天很多人口中的“酒徒”、“酒狂”有一些区别呢?所以为了避免酒友们被其他人称呼为贬义的“酒徒”、“酒狂”,所以我们需要:适量饮酒、健康生活!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如白居易一般“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惬意、洒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酒故事 | 酒徒与酒狂,一个被人煮了,一个挥刀自杀了
高阳酒徒(酒的典故)
酒文化典故十辑【2】
谨之二
高阳酒徒
你喝酒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至今不明白,且看古人喝酒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