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家常用字词诗句文

《赠阙下裴舍人》

作者: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解】:1、上林:上林苑。2、紫禁:皇宫。3、长乐:唐宫。4、霄汉:指高空。

【韵译】:二月时节,上林苑的黄鹂活泼飞鸣;初晓的紫禁城,洒下一片浓浓春阴。长乐宫的钟声,消失散落花树丛外;春雨中龙池旁的柳色,也更浓更深。春季阳光和暖,驱散不了穷途之恨;仰望霄汉,常怀程昱梦中捧日之心。十多年来,我献赋皇上却未得赏识;而今白发苍苍,愧对你华簪裴舍人。

【评析】: 这首诗是投赠中书舍人裴某的,诗中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目的在于向裴舍人请求援引。诗的前半首写景,写的是皇宫苑囿殿阁的景色,借以烘托裴舍人的身分和地位,受宠得幸,随皇帝行幸上林,临朝紫禁城,在长乐宫草诏,随皇上起居龙池。虽无一字写裴舍人,却句句恭维,不露痕迹。下半首自伤不遇。先说自己生不逢时,“阳和不散穷途恨”;再说自有捧日之心,愿为朝廷服务;可是十年献赋,却不遇知音。含蓄婉转,保持身分。“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也是“标雅古今”的名句。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解】:1、邑:指属境;2、流亡:指灾民。

【韵译】:去年花开时节,适逢与君分别;今日春花又开,不觉已经一年。人间世事茫茫,件件难以预料;春愁昏昏黯黯,夜里独自成眠。身体多病,越发思念乡田故里;治邑还有灾民,我真愧领俸钱。听说你想来此,探访我这孤老;西楼望月圆了又圆,却还不见。

【评析】: 这也是一首投赠诗。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今日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来访,正合投赠诗的风韵。 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尤最,自宋以来,倍受颂扬,即使今日,依然闪烁光辉。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注解】:1、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 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2、宿雨:隔宿的雨。3、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韵译】:在仙台初见,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楼;正是风物凄凄,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山色空 ,和远处的秦地树丛相连接;近处传来捣衣声,报告汉宫已经深秋。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坛,更显道观清静;小草铃芳扑鼻,犹衬出山洞小径深幽。不用再到别处去寻找,世外仙境所在;人间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名曰丹丘。

【评析】: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末联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解】:1、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2、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3、苑:这里指行宫。4、机中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 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5、为问两句: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 还。元戎:犹主将。返旆:犹班师。勒:刻。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 国杭爱山。

【韵译】: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评析】: 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诗的首联点明题意,首句点“春”,次句点路遥“相思”。颔联写少妇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汉,一在胡,相隔千里。颈联写离恨,写春情。末联故作问语,问征夫何时功成返乡。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晚次鄂州》作者: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解】:1、估客:商人。2、舟人句: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3、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愁鬓逢 秋色,是说愁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实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4、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5、鼓鼙: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韵译】: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那堪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评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这首诗只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舒畅自若,韵味无穷。“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作者: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解】:1、大荒:旷远的广野。2、惊风:狂风。3、 :吹动。4、芙蓉:指荷花。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韵译】: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评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 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3、降幡:降旗。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评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遣悲怀·其一》

作者: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解】: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官至太子少 保,死后赠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韦丛为其幼女,故以谢道韫比之。2、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妻也颇贤明。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3、乖:不顺遂。4、顾我:看到我。5、荩箧:草编的箱子。荩:草。

【韵译】:蕙丛呵,你象谢安最宠的侄女一样;自从嫁了穷困的我,百事就不顺当。看到我身上无衣,你就要倒柜翻箱;沽酒少钱,我常缠你拔下金钗玉妆。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饥,豆叶为粮;要扫落叶当柴烧饭,你向古槐仰望。如今俸钱超过十万,你却不能分享;我只得为你超度,准备好斋饭供尝。

【评析】: 这是一组悼亡诗。第一首是追忆生前。先写爱妻甘于贫寒,再写如今富贵却不能共享,逼出“悲怀”二字,可谓至性至情,有力动人。

《遣悲怀·其二》

作者: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注解】:1、施:施舍与人。2、行看尽:眼看不多了。行:快要。3、怜婢仆:伸足“旧情”。

【韵译】: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事事更觉悲哀。

【评析】: 这一首主要写身后的纪念伤怀,起笔自然,毫不做作。接着写人亡物存,触目生悲。反复吟诵贫贱相交,情真意切。

《遣悲怀·其三》

作者: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解】:1、邓攸句:晋邓攸,字伯道,官河东太守,战乱中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时人乃有 “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之语。寻知命:即将到知命之年。作者于五十岁时, 始由继室裴氏生一子,名道护。寻:随即。知命,指五十岁。2、潘岳句:晋潘岳,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为世传诵。犹费辞:意谓 潘岳即使写了那么悲痛的诗,对死者也等于白说。实是说自己。3、同穴句:意谓死后纵合葬一处,但洞穴 冥,也难望哀情相通。同穴:指夫妻合 葬。

【韵译】: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潘岳悼诗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要想来世再结良缘,更是虚妄难期。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长远怀念你;以报答你终身清苦,从未喜笑开眉!

【评析】: 这是一首自伤身世不幸的诗。它运用典故,抒发无子丧偶之悲,进而以长鳏来报答妻子生前凄苦相聚之恩,聊以自慰,真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其情痴,其语挚,吟来催人泪下。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作者: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解】: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2、羁旅:犹漂泊。3、寥落:冷落。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5、根:喻兄弟。

【韵译】: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宿县),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诗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言辞清丽,不加雕饰,句句扣紧主题,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解】: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4、庄生句:意谓旷达如庄生,尚为晓梦所迷。庄生:庄周。5、望帝句:意谓自己的心事只能寄托在化魂的杜鹃上。望帝:相传蜀帝杜宇,号望 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即杜鹃鸟。6、珠有泪:传说南海外有鲛人,其泪能泣珠。7、蓝田:山名,在今陕西,产美玉。

【韵译】: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评析】: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置。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无题》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 于一人手中,令人猜。4、分曹:分组。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 闹。6、鼓:指更鼓。7、应官:犹上班。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 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隋宫》

作者: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解】:1、紫泉:即紫渊。唐人避唐高祖李渊讳改紫泉。这里以紫泉宫殿指长安隋宫。2、锁烟霞:喻冷落。3、芜城:指隋时的江都,旧名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市。刘宋时鲍照见该城荒芜,曾 作《芜城赋》,后遂有此称。4、玉玺:皇帝的玉印。5、缘:因。6、日角:旧说以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如日(也指突入左边发际),附会为帝王之相。7、锦帆:指炀帝的龙舟,其帆皆锦制,所过之处,香闻十里。8、天涯:这里指天下。9、地下两句:陈后主(陈叔宝)为陈朝国君,为隋所灭。据《隋遗录》,炀帝在扬 州时,恍惚间曾遇陈后主与其宠妃张丽华。后主即以酒相进,炀帝因请张丽华舞 《玉树后庭花》,后主便乘此讥讽炀帝贪图享乐安逸。《玉树后庭花》,乐府《 吴声歌曲》名,陈后主所作新歌,后人看作亡国之音。

【韵译】: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评析】: 这也是一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炀帝的荒淫亡国。 首联点题,写长安宫殿空锁烟霞之中,隋炀帝却一味贪图享受,欲取江都作为帝家。颔联却不写江都作帝家之事,而荡开一笔,写假如不是因为皇帝玉玺落到了李渊的手中,炀帝是不会以游江都为满足,龙舟可能游遍天下的。颈联写了炀帝的两个逸游的事实。一是他曾在洛阳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修了“放萤院”,放萤取乐。一是开运河,诏民献柳一株,赏绢一匹,堤岸遍布杨柳。作者巧妙地用了“于今无”和“终古有”,暗示萤火虫“当日有”,暮鸦“昔时无”,渲染了亡国后凄凉景象。尾联活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典故,以假设反诘的语气,揭示了荒淫亡国的主题。陈是历史上以荒淫亡国而著称的君主。他降隋后,与太子杨广很熟。后来杨广游江都时,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宠妃张丽华相遇,请张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此曲是了陈所为,是反映宫廷生活的淫靡,被后人斥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提到它,其用意是指炀帝重蹈陈后主覆辙,结果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解】:1、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4、度:透过。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韵译】: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评析】: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无题·其二》

作者: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解】:1、金蟾句:意谓虽有金蟾啮锁,香烟犹得进入。金蟾:旧注说是“蟾善闭气,古人 用以饰锁”。啮:咬。2、玉虎句:意谓井水虽深,玉虎犹得牵丝汲之。玉虎:井上的辘轳。丝:井索。 汲:引。3、贾氏句:晋韩寿貌美,司空南充招为掾,贾女于窗格中见韩寿而悦之,遂通情。 贾女又以晋帝赐贾充之西域异香赠寿。韩掾少:为了韩寿的年轻俊美。掾:僚属。 少:年轻。4、宓妃句:魏曹植曾作《洛神赋》,赋中叙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相遇事。 宓妃:指洛神,传说为伏(宓)羲之女。留枕:这里指幽会。魏王:曹植封东阿 王,后改陈王。

【韵译】: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有锁纽的金蟾香炉,香烟缭绕飘逸,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贾女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魏王梦见甄氏留枕,赋诗比作宓妃。呵,我这颗心不再与春花一同萌发;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烟灰。

【评析】: 这也是艳情诗,是回忆前情的。诗写一位闭锁深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痛苦。开首从眼前景致说起,再以物为喻;金蟾虽坚香烟可入;井水虽深,辘轳可汲,我岂无隙可乘?接着用贾氏窥帘,幸而缘合,宓妃留枕,终属梦想的典故,说明相聚皆成幻梦,归结出莫再相思,以免自讨苦吃的意念,创出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 全诗善于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把抽象的幽思和爱情形象化,显示了美好爱情的被毁灭,使诗歌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李氏的爱情诗写得最佳的全是写失意的爱情。这大概与他沉沦的身世遭遇有关。自身失意的际遇,使其对青年男女失意的爱情有特别的体验。而在诗歌创作中有可能融入自己身世的感受。象这二首在蓬山远隔,相思成灰的感慨中,难道没有他仕途遭折的感触?

《筹笔驿》

作者: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解】:1、猿鸟句:诸葛亮治军以严明称,这里意谓至今连鱼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疑: 惊。简书:指军令。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2、储胥:指军用的篱栅。3、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4、降王:指后主刘禅。走传车:魏元帝景元四年(二六三),邓艾伐蜀,后主出 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经过筹笔驿。5、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后主是皇帝,这时却坐的是传车,也隐含讽喻意。6、管:管仲。春秋时齐相,曾佐齐桓公成就霸业。7、乐:乐毅。战国时人,燕国名将,曾大败强齐。8、原不忝:真不愧。诸葛亮隐居南阳时,每自比管仲、乐毅。9、他年:作往年解。10、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11、梁父吟:两句意谓,往年曾谒锦里的武侯祠,想起他隐居时吟咏《梁父吟》的 抱负,不曾得到舒展,实在令人遗憾。

【韵译】: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评析】: 这也是一首凭吊诗。张采田以为诗是大中十年(856)冬,诗人罢去梓州幕府,随柳中郡还京,途经筹笔驿时所作。 诗中盛赞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为他未能统一中国而惋惜。同时对懦弱昏庸、终于投降魏国的后主刘禅加以贬斥。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精炼的笔墨描绘诸葛亮长于治军,军纪严明,余威犹存,用以展示出他作为一个历史上著名军事家的形象特征。接着以刘禅和关张这两类不同典型人物与其构成鲜明对比。由于刘禅的昏庸,使诸葛亮一生的谋划付之东流。关羽违反了诸葛亮抗魏的策略,而使蜀汉兵挫地削,招致自己和张飞的亡身之祸。通过对比,更显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之卓越。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解】: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2、丝:与“思”谐音。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4、月光寒:指夜渐深。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韵译】: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评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 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解】:1、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2、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3、云罗:云片如罗纹。

【韵译】: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我寄希望于万里云中,那只孤雁。

【评析】: 这首诗是借助飘洒迷 的春雨,抒发怅念远方恋人的情绪。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红楼隔雨”与“珠箔飘灯”二句,简直是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

《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注解】:1、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2、顶:指帐顶。3、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韵译】: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评析】: 这大概是抒写一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长相思的苦闷心情。诗的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表现她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颔联回忆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状,表达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复杂心情。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尾联写日夜思念的人,或许相隔非远,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诗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名句,表达会合难期之苦。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无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或以为是写男子思念女方的。象这样的艳情诗,本来就很难揣摩的。

《无题·其二》

作者: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解】:1、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2、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3、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4、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 即使,就说。了:完全。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按:如作狂放 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韵译】: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 香。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评析】: 诗是抒写女主人公自伤不遇的身世。开头先写环境氛围的幽静,衬出长夜的孤寂;接着以楚王梦遇巫山神女和乐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的典故,抒写自己曾经有过幻想和追求,但到头来只好梦一场,依然独居;再写风波凶恶,菱枝柔弱,无力反抗,桂叶自有清香,却无月露润香;最后写即使如此,还要执着追求。意境深远开阔,措辞婉转沉痛,感情细腻坚贞,是一首很好的爱情诗。 这两首诗,历来有人认为有所寄托。不管是否有寄托,作为爱情诗来读,还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韵格律学堂】早读(99-130)
《唐诗三百首》卷六 七言律诗(162-214篇)
唐诗300首(二)
【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第七卷:七言乐府】
唐诗(161-170)文字音频注释
(1)《唐诗三百首》李商隐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