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王冰先生教您识篆(视频教程)
篆刻艺术,顾名思义是因篆字入印而得名。虽然在几千年流播过程中,也有一些字体如楷、隶、行、草等入印,但毕竟不是主流。个中原因我想除了篆字形体变化丰富,可塑性强之外,还与人们先入为主的欣赏习惯有关。
  篆字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涵盖面极广,从甲骨文到商周金文、战国玺文、籀文、秦朝小篆、汉代缪篆以及一些刻意美化了的字体,如鸟虫书、殳篆等都包揽无遗。而每一种文字由于抄写讹传以及其它一些历史原因,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异,这就为我们篆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捡选空间。
  但空间一大,也特别容易迷乱。就好像一群羊中混入了一头狼,看看都是四足动物,但本质决不相同。因此,如何将羊与狼分辨清楚,就成了我们学篆刻之前必上的第一堂课。  我是自学起家的,那时只有十二三岁,一日借来一本图画书,上面题着几个小篆。不知为何,一见之下就深深地着了迷:飘逸的线条柔韧而富有韵律,纤长的笔顺神奇而独具美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篆字留下的深刻印象。虽然,那时连这是种什么字体也不知道,但从此便着了魔似地四处寻觅。犹如无意中翻开了一部天书,越是看不懂,就越想知道书中的内容。后来,自同学处辗转借得一本韩天衡修订的《篆法辩诀》,硬是化了一星期时间,一笔一划从头到尾全部摹写了一遍。至今回想,那是我学习篆刻书法过程中最最用功的一次,也是识篆认字以来最值得自己骄傲的壮举。后来得知,篆刻名家邓散木为了识篆,竟把那本小篆字典《说文解字》从头到尾抄了不下十遍,真把我惊得直吐舌头。心想小巫见大巫,难怪其成就非凡,看来都是识篆建的功!
  篆能识方能写刻,这道理大家都懂,可说说简单,做来起却难。中国的篆字那么多,破译出的和没破译出的,还有此本破译成这个字,彼本又破译成那个字的,光想理清其中的种种关系,就足以让人头昏脑胀了,更不要说那些文字专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皓首穷经,研究的结果还被人称为“小学”。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我不知其他老师是如何教学生的,反正我绝对没有那个耐心,所以稍稍通晓了一些篆字后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创作了。结果当然为能者不齿,鲁鱼冢豕之讹自不必说,生搬硬造更是家常便饭。后来逐步走上正轨,回头再看那段青涩岁月时,除了好笑,还为初生牛犊无所畏惧的勇气而喝采。
  现在是篆字识得越来越多了,可胆子却也变得越来越小。常常为了一个吃不准的字,四处翻查字典。只怕哪时疏忽不小心刻错了笔划,惹人耻笑倒也罢了,若得了国展大赛明文规定的“硬伤”,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可枉费了我多年辛苦洒下的汗水了。所以我刻印每每选用一些与当今楷体接近的,使人容易识读且不易引起误解的字入印,美其名曰:“笔墨当随时代”。
  却不料今天这时代发展得太快,原来讲传统,讲渊源,讲笔笔都得有来历,现在却成了讲视觉,讲冲击,讲个性的作秀。大家为了与众不同都把字往变形、扭曲、花饰等方面整,似乎非要让你看不出刻的是什么才叫高明。因此,识篆至今,本来想想也应该有进步了,但偏偏是越识越糊涂,越识越犯晕。
  这不,前几年有内蒙作者以蒙文入印,我还暗以为其有拯救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壮志雄心,当时颇为感佩。这两天忽又闻沪上篆刻家以纳西古文入印,那我就搞不懂了。想那纳西古文,虽也是中华象形文字大家族中的一支孑遗,但毕竟流传有限,充其量只能算是古代留下的一枚文化活化石。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若是文字专家感兴趣作些考证研究,当然是好事。但我辈搞篆刻的若以此为创新之道,未免就走得太远了。此风一长,用不了多久,说不定什么契丹文、回鹘文统统都会搬出往印里塞。那时你不识篆只怕就读不懂篆刻,而为了读懂篆刻就非得识了这种字体再识那种字体,等终于把中国古代所有的字体都识遍了,你就想不成为文字专家,恐怕还不成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课程(1):关于篆与刻
篆刻课程:篆与刻
篆刻学习:检查一下,你“识篆”在哪个阶段
摹印是一种字体
邓散木谈篆刻入门,学篆刻必先要识篆,否则便莫知所从矣
篆刻讲堂三篆刻之道篆书先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