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承祚书法-甲骨文
 
  人物简介
  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早年从罗振玉选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有《殷虚文字类编》、《商承祚篆隶册》行世。
  学术贡献
  甲骨文研究
  商承祚先生一生的成就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商承祚先生20岁入北京大学研究所,为国学门研究生,出版《殷墟文字类编》时,年方21岁,可谓弱冠成名。该书是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工具书,王国维曾盛赞曰:“如锡永此书,可以传世矣。”
  继《殷墟文字类编》之后,他不仅对甲骨文已有资料进行研究与诠释,还积极对甲骨文新资料作整理与考释。陆续发表了《殷墟文字考》、《殷墟文字用点之研究》、《立字质疑》、《释武》、《释申》、《殷商无四时说》、《殷墟文字》、《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及钟鼎文字研究》等论文,编著出版了《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和《殷契佚存》。《殷契佚存》著于1933年,该书著录了六家所藏甲骨实物,三家拓本,共1000片,并加以考释,为研究甲骨者必备之书。此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在考释方面更是论述精到,可谓商先生研究甲骨卜辞之代表作。
  金文研究
  除甲骨文外,商先生于20年代末亦致力于青铜器及其铭文的收集与研究,并注意辨伪。《十二家吉金图录》可谓商先生金文研究的代表作,该书集海内外12家所藏铜器169件编写而成,为每一器绘制了精美的图片,并著其色泽,详其尺寸,加注了铭文,还进行了考证。有如他的《殷契佚存》为治甲骨者所必备之书一样,该书也是治金文者的必备之书。此外,商先生还著有《评宝蕴楼彝器图录》、《古代彝器伪字研究》、《浑源彝器图》。
  在战国文字和秦汉文字的领域,商先生倾注了半个世纪的心血,著书良多,主要有《石刻篆文编》、《说文中之古文考》,《战国楚帛书述略》、《鄂君启节考》、《战国楚简汇编》等。商先生1939年所著《长沙古物闻见记》和1941年所写的《续记》,被考古学界誉为楚文化研究的开拓性名著。80岁后还与王贵忱、谭棣华合作,出版了《先秦货币文编》,这是中国第一部货币文字典,首次以字典的形式总结了百年来货币文字的研究。
  在商承祚先生的一生中,凡是有考古价值的实物资料,他都不轻易放过,总是从保存文物,弘扬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从事整理、诠释、考证,并利用古文字和古器物研究古史,校勘古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术著作
  商承祚教授一生著述甚丰,共出版了15种专著,两种书法作品集,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
  《殷虚文字类编》(1923年木刻本)该书是一部比较完备的甲骨文字典。全书共分14卷,收字共计4184个。其中包括重文3394个,甲骨独体文790个。全书体例仿《说文解字》而制,按偏旁部首编次,从文字、音韵、训诂3个方面进行分析等,从而使该书成为当时最完备、详尽的甲骨文字典。
  商承祚
  商承祚
  《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及考释》(1933年,收录美国友人福开森所藏殷虚甲骨37片,从形、音、义3方面进行探讨)
  《殷契佚存及考释》(1933年,合8家所藏甲骨而成,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甲骨文专著)
  《说文中之古文考》(1934年,考证《说文解字》中注为古文的字的字形、字义及演变过程,是文字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书)
  《石刻篆文编》(1957年,共14卷,是研究文字形体演变的一部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十二家吉金图录》(1935年)
  《浑源彝器图》(1936年)
  书法艺术
  商承祚不仅是著名的中国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而且还是饮誉中外的书法家。
  商承祚先生幼时在其父亲的影响下,研习唐楷,于颜体所得尤多,略参何绍基笔意,遒劲醇雅。后从罗振玉先生习甲骨文,追求契刻意趣,用笔如刀,古朴中有峻利之势。当然商先生最擅长的还是篆体,所作小篆,极其精美。
  商承祚先生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被博物馆、纪念馆等收藏,并出版了《商承祚秦隶册》、《商承祚篆隶册》等。
  对商承祚先生的书法,在广东书坛有较大影响的张桂光先生这样说:“商老习篆取途《峄山》,上在溯商周,下及两汉,其作甲骨,超逸秀劲;其作金文,华贵雍容;其作小篆,柔和娴雅,要皆结体精严,行笔干练,体态自然。晚年钟情秦隶,创造出既浑穆雄奇而又婉通流畅、意趣盎然的一体风格,在隶书领域里独树一帜。题识所用行楷,遒劲凝练,秀颖醇雅,别具姿态。”这一总结十分精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承祚
千载金石 国粹之光 ——兼评《金石研究》
“学书要手眼并重”—游寿先生金文书法初探!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古代金石学与近现代金文研究
江南旧梦忆桃叶 湖上新声谱橘枝
师说 | 问学五十载,求索述衷肠 ——黄锡全教授访谈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