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选|不再朝九晚五,自由职业风生水起

30多年前,阿尔文·托夫勒曾经在《第三次浪潮》中畅想了一番未来的工作场景:在信息化革命浪潮下,人们将告别朝九晚五的办公室,从写字楼里跑出来,纷纷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3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预言似乎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来自麦肯锡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底,美国和欧洲的自由职业者人数达到了1.62亿,而这部分人在劳动人口中的比例则从2005年的10%增加到了2016年的16%。

尽管尚不能称之为主流,但毫无疑问的是,自由职业已经从少数、另类的代名词,变得越来越平常。

自由职业渐成热潮

自由职业(self-employed)可以简单理解为,摆脱了企业与公司的束缚,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种职业,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替自己打工的人。

根据美国自由职业者协会统计,不在特定场所工作的人们已经占到了整个美国工作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稳步增长。因此,到2020年前,自由职业者数量很有可能会占到总劳动人数的一半。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则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欧洲国家中,自由职业者的规模和组成与美国都非常相似,有10%至15%的劳动年龄人口以“独立工作”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到底是哪些人在从事自由职业呢?领英(LinkedIn)通过分析平台上带有“自由职业者”这一标签的用户数据后发现,自由职业者分布很广,涉及社交媒体、工程师、程序员设计师、作者等领域。其中,46%从事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职业,占比最高。美国最大的自由职业者招聘网站Upwork发布的报告则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需求最高的自由工作者技能种类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编程开发、数据分析、社交网络营销和管理、机器学习、品牌战略、3D渲染等。

显然,自由职业者大多从事服务业或者脑力劳动,目前最受欢迎的很多工作都与科技相关,与脸书(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相关的营销、社交媒体管理以及项目管理也比较受欢迎。

自由职业这股趋势也在向中国蔓延。国内的自由职业者基本可分为三大类,即专业人士、销售代理或者无底薪推销员、个体户。在专业人士中,除了摄影师、设计师、独立翻译这些典型的工种之外,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浪潮,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经济风起云涌,也吸引到一些职场人士转身投入自由职业者的大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摆脱对大公司和机构、平台的依赖,借助互联网工具,重新建构起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模式。

年轻群体占多数

不想被“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束缚,不希望在刻板的商业街区工作,不喜欢办公室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乖乖上班的原因或许千差万别,选择自由职业的理由却基本不外乎两个字———“自由”。这也是年轻群体非常看重的要素:在工作中寻求更多的灵活和自主性。

美国科技财经专栏作家约翰·兰普顿指出,在美国,有43%的自由职业者是出生于1984年至1995年的“千禧一代”,“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美国三分之一的劳动者是‘千禧一代’。”无论是自由职业招聘网站,还是咨询公司的调查都佐证了兰普顿的观点。专注于自由职业交易的Freelancer最近就发现,正是年轻劳动者引领了这股自由职业潮流,该网站上74%的自由职业者都是“千禧一代。”而从事个体经济研究的MBOPartners公司则指出,个体劳动者分布于各个年龄段,年轻人是最大的共享经济平台用户群体。

MBOPartner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基恩·扎伊诺分析称,“‘千禧一代’似乎比其他年龄群体更加清楚自力更生的重要,因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起步时遭遇了严峻的就业环境,同时还常常背负着高额的学生贷款。与父母们相比,他们对美国企业界及其许诺不再抱有那么多的幻想。”

扎伊诺同时表示,对于工作年限不长的自由职业者来说,靠Freelancer等在线平台接业务的经历有点类似于当个体学徒,“一些自由职业者边学习边实践,以后可能会做报酬更高的工作,因为他们变得更有经验了。”从MBOPartners公司的调查来看,79%的自由职业者表示,他们对目前的工作高度满意或者满意,82%的人打算在今后两三年里仍继续从事个体经营。

“众包”遇上共享经济

美国《连线》杂志资深编辑杰夫·豪在2006年6月首次提出了“众包”的概念,“以前在各个领域里,不同层次的精英或者专业人士,占据了行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够借助平台之间的开放与共享特性,掌控话语权,于是这部分人开始争夺甚至剥夺了传统专业领域的控制权,使该领域成为‘众包’的天地。”

“众包”打破了组织边界,不少企业猛然发现,把一些工作分配给外部的自由职业者反而会更为高效。同时,互联网的平台连接效应正在让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个体作用凸显,人们开始有足够的条件,以自己的手艺或天赋为生,不再依附于一个机构或组织。

AppMakr,这家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小型公司是一个“极致”的案例:

公司没有一名全职职工,只在有特定的开发任务时,才会招揽一些适合的人,而一旦项目结束,大家就立马各奔东西。AppMakr联合创始人杰伊·夏皮罗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模式,不再以岗位来定位人才,而是以任务来收拢人才。

眼下,“众包”正与流行的“共享经济”相互融合,利用自由职业者服务于细分市场的商业模式开始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网约车司机、在线民宿的房东,甚至职业网络跑腿人等,都成了新兴的自由职业选择。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众包”与共享经济的一大共同核心,就是希望让拥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

自由职业未必“自由”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推崇自由职业的趋势,有观点甚至认为,企业的人力需求变化主导了这股以“自由”为名的风潮,其背后是要让雇主摆脱创造传统就业岗位的责任。

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科技新兴企业,如今对人才的需求确实开始呈现出短期化、阶段性的倾向。例如,一些翻译公司决定不在公司内部囤积译者,最省钱的办法是把产业链上零散的角色组织起来,只要做到控制好质量,管理好账目就够了。而初创期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在短期内会需要大量人才去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但等到“大鱼吃小鱼”的戏码上演完毕,市场稳定后的结果就是人力岗位出现冗余。

如果再来观察一下自由职业者的实际情况,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容忽视。比较容易碰到的问题包括没有长期合同、没有退休金、没有带薪假期、没有病假,还时不时会遭遇拖欠款项的麻烦。即便熬到资历深厚、经验丰富,自由职业者也无法像大企业的高管那样,手握各大航空公司、高星级宾馆的会员卡,在申请信用卡时,甚至会因为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被拒绝。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招人时,普遍对自由职业者的团队协作能力、稳定性持有怀疑态度,这也是他们重返公司岗位的一大主要障碍。

总而言之,享受着不用坐班、不用开会的自由,自由职业者需要深刻领会的一点就是:自由很可能是需要学习的。

自由职业的5个优点

1,时间安排一切听自己的。

2,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

3,可以专注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用应付突如其来的琐碎杂事。

4,不用每天上下班,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日常开支。

5,有机会接触不同行业的人。

自由职业的5个缺点

1,没有了公司各种资源的支持,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

2,收入会减少。

3,需要有超强的自控能力,才能根据时间表上的节点完成工作。

4,没有了同事间日常的交往,社交能力和意愿会急剧下降,时间长了容易产生社交恐惧症。

5,在办理贷款、签证等需要出具个人资质证明文件的时候,会比较麻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由职业者调查
紫洋葱尊重威客价值,损害威客利益的业务不碰-今日头条
自由职业一定自由吗?
听说,你也想做个自由职业者
数字游民 DIGITAL NOMAD,打破时空限制的全新生活方式
我想提醒你的是,自由职业真没那么美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