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练习太极拳膝痛的起因与防治



太极拳是一项科学的健身运动,动作柔缓优美,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舒展大方。很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和运动规律。男女老少选练皆宜,深受众人青睐。但是,在日常练习太极人员中也不乏出现一种令人疑惑的情况一一膝痛。有人还因患此症而弃练,让人实为惋惜。何以至此呢?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几因由造成。

1
练拳前没做好准备活动。

太极拳动作虽然柔和缓慢,但在行拳中也需要一定地运动量来完成每个动作。尤其是腰、胯、膝关节的承受力更大。所以,在练习前做些热身准备活动是很必要的。很多人对这方面比较忽视,睁眼即“闻鸡起舞”,岂不知:躯体已静卧一夜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还处于惰性状态;四肢关节的肌腱、韧带比较僵硬,在此情况下行拳极易造成关节软组织损伤。因此,练拳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比如: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正侧踢腿、里合外摆腿。下腰、晃腰、涮跨、揉膝、抱膝、压肩、活踝摇腕。单练猫行太极步等。膝关节练习可参照“导引养生功”之“仙鹤揉膝”一节练习,对滑利关节、拉伸韧带,提高柔韧性;增强膝关节力量效果颇佳。


2
运动量安排欠妥。

合理的运动量是科学健身和增长功力的主要因素。初学拳者如运动量过大,超越了自身体力负荷;日积月累就会出现付作用。尤其是膝关节软组织会发生急、慢性损伤,给自身带来痛苦。因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安排,强度.密度都不宜过大过高,在成效上不能总想着“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安排每天的练习次数和时间,初学者每次练拳时间掌握在30分钟至90分钟为宜。


在形态拳架方面,姿式可高可低。基础好、腿部力量强者架式可放低一些,但股四头肌平面不能低过膝顶。过膝叫‘荡裆’;是练拳一大忌。初学和年高体弱者可将架式放高一些,也可单式单段练习,尽量减轻膝关节承重量。以练习结束后没有明显疲累感为佳。


3
没有运用好行拳要领。

练习太极拳引起膝痛的原因很多,除没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安排欠妥外;还有几点主要因素可致膝伤。一是步型走形。如:做弓步时步幅过大过低;后脚掌外撇角度不适,给膝关节造成一股拧拉力,加重了肌腱韧带的负担。正确的做法是:弓步时前小腿垂直踩地,下压之劲落于脚掌心的‘湧泉穴’处,拳诀称之为“立木顶千斤'。初练拳者可能难予定位;但最大限也不能膝过脚尖,身体要中正松稳;肌体要曲中求直。二是膝关节运用不当。在行拳过程中;膝关节承担着进退、转换、起落、摆扣、碾展、蹬跺等换式(换劲)任务;发挥着完成每个形态拳架定式的重要作用,一旦要领掌握错乱就会造成损伤。如:扭膝、跪膝、歪膝等错误形姿。扭膝;就是膝盖的中心方向没有和脚尖在一条直线上,在后蹬腿传输至前弓腿的劲力线上;膝部出现了一种绞扭劲,劲力不能顺达落于脚下。歪膝是指膝盖外闪和内扣,前小腿不能中正垂直。当换式或转变行拳方向时;着重用膝部力量来完成动作连接,给膝关节造成了一股横向拧转力,极易损伤。跪膝就是指行拳中屈膝换式时膝关节向前下移动现象,胯裆部僵化,上身重量大多压在了膝关节上。如‘白鹤亮翅’一式;重心在右腿,若膝盖向下跪蹲;则重心偏离,使躯干重心不能正常垂落脚下;膝关节受力倍增。如照要领收坐放松右胯;将膝关节的下跪劲疏通后拉;由大腿和胯腰来分担躯干的部分重量,这样膝关节的负重就减轻了许多,膝痛之患就不易发生了。三是在行拳换式时没有遵照行拳路线调整好前向姿式。身法步法运用不灵活;对起落、摆扣、碾转步法要领不会协调运用,使拳式转换之间劲路难以顺接,形态定式变形。所以:在每式的转身換式或虚实变化中都要用双脚起落、摆扣、碾转步法将身体调正与行拳路线方向一致。如42式太极拳,起式后双膝曲蹲(下主要讲下肢动作),身体稍右转;左脚靠拢右脚“抱球”,接着身体再稍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落地;脚尖内扣,接着重心移之左腿上,随之右脚靠拢左脚、“抱球”,再身体稍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形成右弓步,此转换如感觉劲路不顺时;左蹬脚可以脚掌为轴;脚跟向外碾展调正。从此举例中就清晰的看到摆、扣、碾小动作的重要性。运用好这些小步法对调顺姿式;预防膝损伤是何等的重要。


摆步、扣步、碾步的具体要领是:1,摆步:一腿支撑,另一腿抬起;小腿外旋;脚跟先着地;脚尖外摆而后全脚着地。2.扣步:一腿支撑;另一腿抬起;小腿内旋;脚跟先落地;脚尖内扣而后全脚着地。3、碾步:以脚掌为轴心;脚跟擦地外展(实腿时根据需要也可以脚跟为轴左右碾转)。


4
膝痛的防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意是:一个高明的人首先要有办法做好疾病预防和大众的安定工作;不能待病魔缠身了;动乱暴发了,你再去医治;想到管理。这就像口渴急了才想起打井,暴乱发生了;才开始造枪炮,一切都晚了。我们要记住古训,健身是为了预防疾病;保护好膝关节是为了更好的,长久的进行健身活动。所以必需重视预防高于治疗这一真理。练拳中把预防损伤时刻记心上。具体预防措施:除上述“做好准备活动。安排好运动量。掌握好要领”外,在每次练拳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放松慢走和弹腿抖膝10分钟左右。回家后要及时对膝部进行拿揉,拍打等手法的自我按摩,使其肌筋松顺;关节滑利,尽快消除疲劳;恢复肌力。


在寒冷季节练拳要加强膝关节保暖,可选购适合自己的药物性或自热性护膝戴用。既能加强关节力量;又能预防损伤,一举两得,收效颇佳。但回家后立即摘下,以防影响血运通畅。


对于已患有膝痛症者,轻伤可用热醋疗方熏洗。组方:食醋3一4斤(散醋也可),花椒20克(约3小勺),干姜20克(大片约15片)、桑枝10段(每段约5公分长;以稍节为好)。将上药材放到醋中;用塘瓷盆或不锈钢容器煎熬,沸后再文火煎20分钟。用一块洁净布巾浸药液敷于患处,并趁热拍打,尽量使药汁渗入皮下病灶。如此反复操治至药温降凉即停,此时趁患处肌筋热软,立即在患处顺肌腱韧带走向进行理、按、拿、揉、滚、搓等手法的自我按摩,以达到温经活血;疏筋散结之疗效。


如经过上方收效甚微,可改用中草药外洗治疗。组方:川牛膝20克、海风藤20克、威灵仙20克、元胡15克、红花15克、归尾15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花椒15克。操作方法与上同。这两组治疗方价格便宜,简便易行,患者不妨一试(关节出现重红肿;或积液时禁用)。


从中医辨证角度讲:膝痛有其外因也有内因。《张氏医通》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也就是说无外因致伤膝痛;肝肾亏虚重了也会患膝痛之症。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二者虚弱必致病。因此,配合内服中成药;如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效果会更佳。


通过上几方效果仍不明显;要停练或减小运动量;尽快去医院详查诊治,切莫延误病情。


总之,练太极拳之目的是为了强健体魄,延年益寿、提高生活幸福值。但要讲究方法,不能在没经明白人指导及学懂拳理情况下;只凭一股热情强练;妄练、拙练,这就恰似“钝刀伐木;事倍功半”。练太极拳首先要明拳理;合要求、懂练法、多请教、防伤病。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只要按照练拳要领及上述注意事项;持之一恒的练习;必定会收到可喜的健身延年之效果。


文/侯兰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少林达摩《易筋经》全文 | 易筋经十二势
王西安太极拳问答2
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须遵守的要领)
练太极拳如何防止膝关节损伤
用心感悟太极拳(四)
太极“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