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太宗的廉政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从隋朝因吏治腐败而短命而亡的历史教训中,深刻体会到吏治廉明对于稳定政局、巩固政权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在用人方面是非常注意的,他说:人君必须至公无私,才能服天下人的心。他希望手下的人都做到清明廉洁,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皇帝带头之外,没有一套严密的廉政监察制度来保证是不行的。从贞观初年起,唐太宗就“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祜的建议,将殿中侍御史由4人增至6人。监察御史由8人增至1O人。因此御史台在“贞观之治”期间,比较出色地履行了“弹纠不法”的主要职责。唐太宗嫌这样还不够,他觉得皇帝决定的事情也不一定正确,因而提出了纳谏的主张,鼓励手下人敢于犯颜直谏,不管皇帝高兴不高兴,只要自己认为正确,就应当讲出来,坚持意见。当然,作为封建统治者,这样做是很难的。魏征是百官中第一个敢于犯颜直涑的大臣,常常由于据理力争,引起唐太宗的恼怒,甚至差一点被杀头。尽管如此,魏征还是进谏不已,纠正了唐太宗趋于腐败的许多过失。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依魏征遗言,“以布车载柩而葬”。太宗登长安禁苑西楼“望哭尽哀”·“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他思念魏征不已,乃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比较虚心纳谏,并重视发挥监察官的作用,因此当时监察官不畏强权·奋起肃贪弹奸成风。贞观初年,高季辅为监察御史,“多行弹纠,不避权要”。权万纪任治书侍御史时,以公事奏劾魏征、文彦博,太宗认为不避豪贵,“甚礼之”。又曾弹劾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琏选内外官不公平,太宗认为权万纪“不阿贵近”,再次给予重赏。


为了防止朝政腐败,唐太宗在中国谏诤史上第一个明确创立了谏官监督决策的制度。魏征生前。太宗曾向他:“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若君主“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由于魏征愿为良臣,不为忠臣,故敢于对朝廷得失直言不讳。太宗对宰相说:“天下万机,一人听断.虽甚忧劳,不能尽善。今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鉴照形,美恶毕见”。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唐太宗曾经规定:“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令谏官随之,有失辄谏”。又“诏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入,与闻政事”。这就是说,凡遇大臣议政,和朝廷进行决策,谏官有权与闻政事,并可以当场对政策的得失发表意见。这不但对于谏官履行职责有利,更可以避免朝廷在决策上的失误。因此唐太宗的这一规定,在秦汉以来谏诤制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太宗对自己规定:凡“有上书益于政事皆粘寝殿之壁,坐望卧观,虽狂瞽逆意,终不以为忤”。正由于太宗遵行此规,“故外事必闻,刑戳几措,礼义大行”。他还经常对臣下说,隋朝群臣“唯取决收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还说:“朕常恐喜怒妄行赏罚,故欲公等极谏。公等亦宜受人谏,不可以以己之所欲,恶人违之。苟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世民如何组建管理团队: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
一代谏臣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24、以人为镜
大陆泽文化系列:犯颜直谏
原创课件 | 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