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普希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瓦西里·特罗皮宁英语Vasily Tropinin所作的普希金画像
出生1799年6月6日儒略历5月26日)
俄罗斯帝国莫斯科
逝世1837年2月10日儒略历1月29日)(37岁)
俄罗斯帝国圣彼得堡
职业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语言俄语法语
国籍俄罗斯帝国
母校皇村中学英语Tsarskoye Selo Lyceum
创作时期俄罗斯诗歌黄金时代英语Golden Age of Russian Poetry
体裁小说,诗体小说,诗歌戏剧童话
文学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鲍里斯·戈东诺夫英语Boris Godunov (play)》,《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英语Ruslan and Ludmila
配偶娜塔丽娅·冈察洛娃英语Natalia Pushkina
父母谢尔盖·利沃维奇·普希金,娜杰日达·奥西波芙娜·汉尼拔
子女玛利亚,亚历山大,格里高利,娜塔丽娅
受影响于 [展开
施影响于 [展开

签名

http://www.pushkinmuseum.ru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1]。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黑桃皇后》、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生平

Xavier de Maistre所作的普希金童年的肖像画
莫斯科铜像.
上海铜像

出生于莫斯科,从1805年到1810年他每年夏天都在他祖母处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度过。他童年的这些生活经验后来都体现在他早年的诗中。

普希金在位于皇村的帝国学院中就学六年,这是一个1811年10月19日成立的优秀学院。今天,这个学院被称为普希金学院。在这段时间里普希金经历了1812年对抗拿破仑的战争。1815年普希金的第一首爱国诗被发表。虽然他当时还是一个学生,他被圣彼得堡的一个文学协会阿尔扎马斯接纳为会员。这个协会反对当时盛行的保守的、硬板的语言文字,提倡俄罗斯语言。普希金早年的诗充满了生机。

1816年他的诗的风格突然转变了,哀歌成为他最主要的作品。

1817年普希金毕业,他在彼得堡的外交协会任秘书。他经常去剧院,参加阿尔扎马斯的会议。他还加入了一个称为“绿灯”的文学和剧作团体。这个团体与当时贵族中反对沙皇专制的团体有一定的联系。虽然普希金没有参加他们的政治运动,但他与这个运动中的许多人是好朋友,他写的讽刺短诗受到了这个运动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写一部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俄语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这部长诗从他还在学校里的时候就开始了。1820年5月他完成了这部长诗。但当时的批评界对它的评价非常坏。

1820年初普希金的一些讽刺诗给他带来了麻烦,在这些诗里他嘲讽了一些当权的人,比如当时的战争部长和教育部长。在一些有权势的朋友的帮助下他没有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依然不得不离开圣彼得堡。他被下放到克里米亚。到1824年为止他在南俄不同的地方居住。从1823年开始他开始写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长诗他一直到1830年才完成。从1824年到1825年他住在他父母的庄院,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他父亲有很大的意见分歧。

他的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标志着他离开当时陈腐的俄罗斯诗歌的开始。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见他后他重新被允许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居住。但沙皇亲自检查他的创作,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都受到了严格的监视。这也体现在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中。普希金这段时间生活得非常不快,因为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

妻子娜塔丽娅的画像,Ivan Makarov1849年作

1831年普希金结婚,结婚当晚普希金手中的蜡烛忽然熄灭,让普希金一惊,仿佛预告了他不幸的将来。婚后与夫人迁居圣彼得堡,夫人娜塔丽娅·冈察洛娃俄语Гончарова, Наталья Николаевна成为当时圣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被誉为“圣彼得堡的天鹅”,美貌令其在当时的俄国宫廷中受到欢迎,普希金夫妇因而成为宫廷活动中的常客;然而这种上流社会的生活加重了普希金的经济负担,虽然因为他的名气与其妻子与宫廷的接近,沙皇允许普希金在档案局研究文献,方便写作《彼得大帝史》,但普希金仍然非常不快,他经常与人角斗,而且往往出于无足轻重的原因。他这段时间里的作品都体现出沉重的精神压力。

直到1836年他才被允许发行一部他自己的文学杂志。这个时期有一名法国流亡保皇党人乔治·丹特斯疯狂爱上他的夫人冈察洛娃,两人经常相约共舞,后来普希金接到侮辱他的匿名信,信里笑他是乌龟。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忍无可忍,为了名誉,他与丹特斯进行决斗,结果腹部受了重伤,两天后去世,当时的报纸刊载:“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殒落了”

普希金的后代

普希金与娜塔莉娅有4个子女,分别为: Maria(玛丽亚出生于1832)、Alexander(亚历山大出生于1833年)、Grigory (出生于1835), 和Natalya(娜塔莉娅出生于1836)。普希金子女中只有亚历山大和娜塔莉娅有后代。娜塔莉娅嫁给了王子Nikolaus Wilhelm of Nassau;他们的孙女Nadejda嫁入了英国王室诗人后代遍布全球,包括英国、德国与比利时。其中大约50个生活在俄罗斯,其中包括Tatiana Lucas。她的曾祖母(普希金的孙女)嫁给了尼古莱·果戈理的侄子。Lucas女士目前生活在俄罗斯莫斯科州的克林

影响和评价

普希金的诗和剧本为通俗语言进入俄罗斯文学铺平了道路,他的叙述风格结合戏剧性、浪漫主义和讽刺于一体,这个风格对许多俄罗斯诗人有深刻的影响,是继他以后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他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乔治·戈登·拜伦约翰·沃尔夫冈·哥德,他本人受伏尔泰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的影响很大。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和在俄国,普希金享有很高的地位。普希金在其生前,就对自己的成就颇为自信。在他的《纪念碑》(1836)一诗中,他写道:“我给自己建起了一座非手造的纪念碑,……整个伟大的俄罗斯都会听到我的传闻,各种各样的语言都会呼唤我的姓名,……我将长时期地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因为我用竖琴唤起了人民善良的感情,因为我歌颂过自由,在我的残酷的时代,我还曾为死者呼吁同情。”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指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冈察洛夫也称称“普希金是俄罗斯艺术之父和始祖,正象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科学之父一样”。

普希金的重大贡献,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英语Languages of Russia规范。屠格涅夫说:毫无疑问,他创立了我们的诗歌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普希金的同时代人和好友果戈理也曾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他像一部辞书一样,包含着我们语言的全部宝藏、力量和灵活性。……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象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 普希金在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创作中,十分注意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完美结合,广泛吸取民间语言的精华,使文学接近民族的生活和周围的现实,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最终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赫尔岑则说,在尼古拉一世反动统治的“残酷的时代”,“只有普希金的响亮辽阔的歌声在奴役和苦难的山谷里鸣响着:这个歌声继承了过去的时代,用勇敢的声音充实了今天的日子,并且把它的声音送向那遥远的未来”。普列汉诺夫卢纳察尔斯基高尔基等人对普希金也有所论述。高尔基曾指出:“普希金的创作是一条诗歌散文的辽阔的光辉夺目的洪流。此外,他又是一个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奠基人;这种结合……赋予俄罗斯文学以特有的色调和特有的面貌。”

普希金的作品被俄国著名的艺术家编成歌剧、舞剧,改编成话剧、儿童剧和摄成电影。他的诗歌被谱成歌曲,流传至今。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又名“普希金之家”)是收藏普希金的私人藏书、手稿和研究普希金的中心。莫斯科列宁格勒建有普希金博物馆英语National Pushkin Museum,列宁格勒有普希金故居纪念馆英语Pushkin House。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普希金安葬地圣山修道院,已改为普希金文物保护区。在苏联,普希金的研究形成为“普希金学”。多年来,普希金的作品被不断结集出版,研究著作也层出不穷。[

作品

中短篇小说

诗作

  • 巴奇萨拉的喷泉
  • 致大海
  • 青铜骑士
  • 致凯恩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 十月十九日
  • 枉然的赋与
  • 枉然的馈赠
  • 你和您
  • 当我以臂膊
  • 当我紧紧拥抱着
  • 哀歌
  • 茨岗
  • 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
  • 够了,够了,我亲爱的
  • 我的朋友,时不我待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我曾经爱过你
  • 自由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10篇:方寸讲文学(20)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最令人难忘的十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
为爱而生的男人: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文学与爱情
俄罗斯秋之旅漫笔 | (23)普希金的圣彼得堡
普希金与法国的“恶姻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