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叔同传》探寻送别背后的故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天无意中又听到了这首耳熟能详的《送别》。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当时音乐老师教我们这首歌的时候,只觉得是曲调悠扬,却又透着无限的感伤跟哀愁。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写出这么忧伤的曲子呢?

弘一法师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创作出这首《送别》的作者正是鼎鼎大名的弘一法师,而他在出家之前的名字叫李叔同。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故居李宅。父亲李筱楼原本是同治年间的举人和进士,曾在史部当官。后来辞官回乡经商,在当地经营了几家钱铺,也就是现在的银行,可以说在当地相当有名望。

弘一法师

但是李叔同出生的时候,父亲李筱楼已经是耄耋老人了。在他刚满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因为父亲信佛,家里便请了很多僧人为他念经。父亲过世后母亲也开始信佛,加上他过早的接触死亡,所以他开始沉迷于佛经之中。冥冥之中这样的原生家庭为他后来出家成为弘一法师或多或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母亲担心他一直沉迷于佛经里,于是带他去梨园听戏。在那里他认识了戏剧名伶张翠喜,情窦初开的他,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爱情。但是他的这段感情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并为他挑选了茶叶庄俞家老板的女儿俞氏为妻。

李翠喜

李叔同并不爱俞氏,等他回去找杨翠喜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成为京城王爷的宠妾了。

伤心的李叔同回到了上海,他搬去了城南草堂的许幻园夫妇家,连同母亲也一起接到了草堂。在这时期,他不仅认识了第三个女人,上海名妓李苹香,还成为了蔡元培的得意学生,在南洋公学里学习政治、外交、法律、财政等新式课程。

李叔同年轻时扮演茶花女

就在他正在为学业、事业、爱情不停努力奔波的时候,他的母亲王凤玲突然撒手人寰,也离他而去。这对他的打击是非常承重的。他感觉自己从此以后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孤苦伶仃。

在他为母亲举办隆重的西式葬礼后,他把妻子跟孩子丢在了天津,独自一人远赴日本留学。

在日本,他脱掉了长袍马褂,穿上了西装皮鞋。剪掉了辫子,带上了眼镜,还为自己取了新的名字。他开始学习美术、音乐跟编剧。还跟朋友一起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在绘画的时候,他认识了房东的女儿雪子,后来成为他的妻子。

弘一法师跟丰子恺

在日本学成后归来不久,李家遭遇变故破产了。于是他开始了教书生涯。著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还有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刘质平都是他的得意弟子。

1915年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的好朋友,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破产,他来找李叔同道别。他准备离开上海,走的很快,李叔同追了出去。当他看到老友沧桑的背影,有感而发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1918年李叔同在体验过红尘万丈后,最终走上了皈依的道路。他在杭州的虎跑定慧寺出家为僧。出家后他严格奉行过午不食的戒律。潜心钻研佛法,最后成为一代高僧。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丰子恺将先师一生如此勾勒。

弘一法师 丰子恺作

的确,在39岁之前他是李叔同,39岁后世间只剩下“弘一法师”。

半世繁华半世僧,世间再无李叔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的三层境界!弘一法师孙女李莉娟:祖父出家真正原因与它有关
李叔同剃发成为弘一法师的真实原因,学生丰子恺用3句话说明白了
一个名门富二代决定出家
这么渣的人,凭什么被爱?
从乱世才子到方外高僧,他的一生写满传奇
弘一法师:极致,是我毕生的追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