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禹 (约前2029年 - 约前1978年)
/ (约前2029年 - 约前1978年)
  • 禹(前?年--前1978年):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后世尊称为大禹,也称帝禹,为夏后氏首领。他是黄帝的七世孙、颛顼的五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诸侯的拥戴下,五十三岁的禹王正式即王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禹在位的第十五年,其子启王(启)继夏朝天子位,享年六十八岁。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 禹都城所在地
  • 禹都安邑(今属山西省运城市) 
    • 夏禹始都阳城(相传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后迁阳翟(相传今河南许昌禹州),后迁安邑(相传今山西运城夏县东北)。
      远古时期尚未有明确的都邑概念。社会处于半畜牧游猎、半农耕定居的阶段,夏部族民随同首领以及族中壮丁迁移。耗尽当地的资源后便迁移他地,不常驻一处。夏后的居地称作“大邑”或“夏邑”,这是国家首都的原始概念。文献记载夏族首领先后定居大夏、夏墟、高密、阳城、阳翟、晋阳、平阳、冀、安邑、夏邑、斟鄩、帝丘、纶、原、老丘、西河、河南等十七处。

    历史事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朝作为一个朝代,与部落联盟究竟有什么区别?
尧舜禹果真能和平禅位?考古发现尧死于战火,学者:人性本恶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是如何建立和灭亡的?
为何古代“天子”能存在近五千年?
夏朝重要人物和历史
为什么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之前的尧舜禹,夏商周都不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