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读书】如何构建让自己睡得着的投资组合?(生命周期投资理论)

本书节选自《带你读<漫步华尔街>》第13期


前面做了一些“热身训练”,教大家一些基础的理念和意识;随后我们具体讨论了股票和债券投资的风险和回报,教大家一个简单判断股价的公式。本期我们将提供一种特定的股票投资策略,它将使业余投资者获得和职业投资者一样、乃至更好的投资收益。



先看看两个故事:

 

一个30岁的人和一个60岁的人,前者刚刚步入收入的巅峰时期,能够承受高风险带来的任何损失,而后者接近退休,已不能在财务上有任何闪失,风险承受能力较弱。

 

除了风险承受能力,还有个风险偏好(对风险的态度问题)。比如,同样是一个30岁的人和一个60岁的人,他们都投资于定期存单,这时后面60岁的可能是因为前面说的风险承受能力变弱,但前面那个30岁的则可能出于对风险天生的厌恶(风险偏好的问题)。

 

很多人都会面对困惑,就是在一生的各个阶段,对持有的股票、债券、房地产、货币工具等资产如何进行平衡?一些投资大师给我们的结论是:投资者收益的90%取决于所挑选的资产类别、以及各类别资产的占比,而只有10%的投资收益才是来源于对个股或基金的挑选。另外,我们的年龄、工资水平、以及生活中所承担的责任等等,都将决定我们投资组合的构成。

 

(一)资产配置的四条原则

 

1,风险和收益密不可分

 

高风险高收益,虽然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但它在投资决策中确实非常重要。

 

以上这张图,很明确的说明了这一点。在1926-1997的70余年里,普通股确实拿到平均11%的回报,但它也承担了较大的风险(风险指数、标准差达到20%),甚至收益更高的小盘股,风险指数高达33.90%。所以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风险是你为高收益必须付出的代价。

 

2,投资股票、债券的实际风险取决于你持有它们的期限或长度

 

能持有一个产品多长时间,会决定一个人的风险承受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一个债券,10年到期后可以拿到5%的利息收益。但是在这10年过程中抛售的话,你的回报可能是10%,也可能是零,甚至是亏损。这样,如果你能持有十年以上,那么它就是一个低风险产品,你的风险承受可以较低;但是如果只能持有三五年,那么它就是有一定风险的产品,你需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能接受一定亏损)。

 

再看股票,如果你长期持有股票,也可以消除大部分的投资风险。美股从1926年到90年代末,标普指数平均年化收益为11%,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大波动性,如果你想要1年期投资、并且有正收益,那么还是老老实实买短期国债或银行大额存单吧。但是如果投资5年、10年、15年、25年,情况又会发生样的变化呢?


(投资相应年限的最大盈利/亏损,黑圆圈代表年收益平均值。)

 

可以看到,如果仅持有一年,你可能大赚52.62%,也可能巨亏26.47%。但是随着投资周期的拉长,年收益会越来越集中于一个正收益的区间,尤其在投资25年情况下,平均可能拿到11%的收益(而最大收益13.1%和最低收益7.9%之间也仅仅隔了5%)。

 

所以这里得出的结论就是,持有一份股票投资组合,并耐心的持有(持有的时间足够长),那么你肯定能得到不俗的回报。相反,如果频繁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只是给券商、基金公司交手续费、给他们打工。

 

再做一个延伸,如果持有时间足够长,股票打赢货币、债券的收益几乎毫无悬念。所以这也说明,年轻人应该比老年人持有更多的股票。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能投资的时间也较短,工资收入也没有了,此时难以承受股市波动造成的损失,因此持有债券、货币是更佳选择。

 

3,“等额投资法”能降低投资股票、债券的风险

 

这里其实指的就是“定期定额投资”,即每月固定的时间,将固定的金额,投资于某股票/基金产品或产品组合,俗称定投。这种投资方法能让你在高位时买的少、低位时买的多,实际上使得你买入基金的平均成本低于投资期间该基金的平均价格,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该案例中,每期投入150美元,期间基金价格从75美元跌到25美元、再回升至50美元,那么在投资三期后,总持有基金份额是11份,总投入是450美元,于是计算出每份额基金的成本是41美元(显然低于该基金期间的平均价格50美元)。

 

可以看到这里面的窍门在于-----在大跌中,搜集到大量该基金的廉价筹码。定投让你即便在熊市中,也能像在牛市中那样有勇气、有子弹去继续投资,而不管当时市场有多么糟、投资者情绪有多差。而且实际上,定投正喜欢这种大跌,这样越能搜集较多的廉价筹码,将定投策略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假设期初投入500美元,以后每月定投100美元,投资于一只罗伊价格成长基金:



20余年后,定投的本金合计2.98万美元,但持股市值达到了23.5万美元。即便成长股和罗伊公司当然时也不是太好,定投还是创造了小小的奇迹。

 

4,风险承受能力取决于总体财务状况

 

适合你个人的投资种类和配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之外的收入来源。我们举几个例子:

 

一位60岁的独居老人,还有房贷要还,她全部的生活来源:一是受益人是她的价值25万美元的保单,一是已故丈夫留下的5万美元小盘股投资组合。很显然,这时她已经不太适合这个波动较大的小盘股投资组合,而是需要改投优质的债券、股息较高的蓝筹股、房地产信托等。

 

另一位仅26岁的年轻女性,刚从名校毕业,马上要上任知名公司的主管,最近还继承了祖母留给她的5万美元的资产。她期待一个投资组合,以支付几年后的买房费用、还有筹划未来的退休后生活需求。很显然,她的组合可以倾向于激进些,因为她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工资也能提供较好的保障,此时前面老太太不适合的小盘股投资组合,正好适合这位年轻女性了。

 

还有一位40岁的通用汽车公司的车间主任,每年净赚5万美元,他的妻子以推销化妆品一年收入1.25万美元。同时他们有四个孩子,有房子、仅有少量利息要还。为了应付未来较大开支,他定期存下一笔钱,并购买了通用汽车的股票(持股市值达到12万美元)。

 

可以发现他的投资组合有如下问题:一是投资过于单一,一旦通用公司经营不善,组合里就一只股票全跌,而没有其他公司的股票做对冲;二是不仅他持有的股票会跌,作为通用公司的员工,他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出问题。所以总结就是,该名通用员工应该将投资组合尽可能分散,而且投资所冒的风险(此案例是通用的股票)不能与其收入来源(此案例是来自于通用支付的工资收入)过于紧密。

 

(二)设计生命周期投资计划的三条指导原则

 

1,特别的资产献给特别的需要

 

或者说,什么样的需要,决定什么样的资产。比如为一对年轻夫妇制定投资方案,如果他们的目标是准备1年内要付的购房首付,那么只能买定期存单了;如果他们是要支付3-6年后孩子的教育费用,那么可以购买债券等产品;如果他们是为了将来养老制定退休储蓄计划,那么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制定适合他们的投资组合策略,而且在当前年纪,可以加大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2,认清自己的风险容忍度

 

前面讲了很多根据自己的财务收入、需要等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组合,此处再加上一个“你自己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容忍度或风险偏好)。如果因为持有较多普通股而睡不着觉,一遇到下跌就会身体不适,那么就把股票都去掉吧。

 

3,不论数目多小,坚持按时储蓄,肯定有好回报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手上钱很少,做投资理财没有任何意义,理财不是有钱人才需要考虑的事么。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每月存入100美元,假设投资收益率为8%,则产生的投资回报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即便每月很少的投入,存入一定时间,最终的数目会让你瞠目结舌。这里面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复利”的力量。

 

(三)生命周期投资指南

 

前面其实已经讲过,对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能承受任何亏损,未来有足够的时间打工赚钱,因此投资组合中可以有更多的普通股(甚至是小盘股、成长股),还可以选择一些海外的股票。

 

而步入老年后,投资组合中应逐步减小股票类资产的占比,增加债券类资产,整个投资组合更趋保守,更多关注利息收入、而不再是过多考虑资产的升值(当然,可以有25%以下的普通股、15%的房地产REITs以抵御通货膨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样的基金适合你
如何才能做到理性投资 基金投资“二三四法则”
债券基金投资全攻略
构建你的基金投资组合[转载]
投资其实很简单有十步
不是一定要做个勤奋的投资者? 懒人的投资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