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藏天珠和苏美尔起源的滚筒印章
天珠在今天的中国文玩界比较火。在《藏汉大辞典》里天珠的解释为:“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入药能治脑溢血”。最早的天珠为象雄天珠,是古象雄文明时期的产物。古象雄王国曾横跨中亚及青藏高原。象雄天珠由大成就者和高僧大德供奉加持装藏供佛或者伏藏传世而来,现存世(老)天珠皆为古人遗存,珍稀罕见。
如今拉萨市大店小铺里“天珠”是何物做成,产地源于哪里?对于西藏群众及在藏工作的汉族而言,也是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内陆游客更是一头雾水,常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买到一个进价仅几十元或几百元的所谓“天珠”。

天珠为何物?它的价值如何?关于天珠来源有很多神话成分的传说。天珠的实际身份,是一种石页岩,主要产自于西藏地区,内部含有玉质和玛瑙的主要成分,但是还没有达到玛瑙的级别。说白了天珠主要成分就是玛瑙,对天珠的神话是现代人类迷信的一部分。

市场上的天珠都是人工天珠,在学术界称为“镶蚀玛瑙”、“镶蚀玉髓”、“蚀刻玛瑙”、“蚀刻玉髓”等等。玛瑙和玉髓的区别在于单晶质二氧化硅与多晶质二氧化硅的区别,一般统称玛瑙。天珠的年限决定了天珠的价值,年代越久的天珠其市场价格越高。通常可以根据天珠上的风化纹、包浆等来判断其年限。

自然风化严重的老天珠

自然风化较轻的年代晚近天珠

现在市场上的天珠大部分都是台湾人制作的现代天珠,为了博取高利润,这些现代人工玛瑙“天珠”,都采用人工做旧方法来祸人耳目。有经验者可以区分哪些是自然老化,哪些是人工做旧。对天珠压根不懂的小白来说,可以低价先买一个现代或人工做旧的天珠玩玩,培养一下识别能力。

实际上,天珠无论其造型、材料和制作,都与苏美尔起源的圆柱形滚筒印章存在密切关系,只是已经失去了印章的功能,这可能与被藏传佛教神秘化后有关。滚筒印章是古代近东地区普遍使用印章的一种形式,其上通常刻有“图案故事”,在湿的粘土上滚动按压后,可留下连续的图案。现代人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很多来自于滚筒印章上的图案。滚筒印章是一个小圆柱体,大多数滚筒印章圆柱中心有一个孔,用绳子穿过便于佩带。通常约一英寸长。刻有文字或装饰场景或两者都有。滚筒印章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乌鲁克发明的。他们与泥板上楔形文字书写发明有关,被用作管理工具,签名的一种形式,以及用作珍宝和护身符。滚筒印章通常用贵重玉石或宝石雕刻。也有一些由陶料、贝壳、象牙等材料或金属制成。随着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的发展,滚筒印章的材料从早先的石灰石、天青石和水晶石,逐渐引入了后来的滑石、闪长岩、玛瑙,还有绿色的蛇纹石(Serpentine)、绿泥石、绿石、苹果绿鹦鹉石,红色的光玉髓、赤铁矿岩,紫色的紫晶,黑色的石灰石、赤铁矿石和黑曜岩等。由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冲积平原缺少雕刻用的石头,早期的大量石头是从伊朗等地进口的。


美索不达米亚滚筒印章。青金石材质。
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物馆展出。

苏美尔早王朝时期滚筒印章(2900-2500BC)
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物馆展出。

在文字发明以前的年代,印章最早用于商品交易。后来用作封印,例如作为罐子、储藏室和仓库大门的封印。滚筒印章可以在许多物体的表面留下图像,如:护身符、商品包、砖、粘土片、布、门、信封、储存罐等。最广泛的应用是在写有楔形文字的粘土板上留下印鉴。拥有滚筒印章的人是有各类社会地位和职业的人,包括统治者和祭司、士兵和书吏、王室的厨师和仆人、木匠和其他手艺人、及遍及各地的商人。在法律合同、条约和信件上都发现了滚筒印章的印记。如果印章遗失或被盗,会被视为非常重大的事件,会进行正式的挂失和宣布。

制作滚筒印章的工匠至少要在作坊里经过四年的学习。滚筒印章的雕刻工具包括铜錾子、铜刻刀、磨刀石和钻子,制作雕刻工具时使用的是青铜和电石。工匠利用弓弦使钻头转动,在圆柱形的石料上按图形钻出连续的凹坑,再用刻刀将相邻的小孔刻通。雕刻完毕后,从两端分别钻孔,将印章钻通并穿绳,以便印章的主人将其佩戴在脖子上。苏美尔早王朝时期滚筒印章图案的主要主题是“动物搏斗”,常见的是狮子对牛的袭击,而人或似人的“护卫者”进行防卫。到了早王朝后期,印章中的形象发展得更粗大、更娴熟,狮子和护卫者的面部表现得愈加细腻,同时神话和宗教仪式的场面成为主题。阿卡德时期印章的图案是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画面中形象的间距扩大,同时更加注重装饰。神话和宗教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题材。乌尔第三王朝和古巴比伦时期的主题失去了阿卡德时代的多样性,宗教题材几乎成为唯一主题,画面均为印章主人“参见”神或国王。亚述时期印章的主要题材是狩猎图或逼真的动物图案。新巴比伦时期平面印章开始流行,印章主题多为狩猎,也有一些宗教题材。

滚筒印章的发明与后来楔形文字的发明有着密切联系。印章的产生先于文字,同时因为雕刻石质印章要用到金属,所以它与冶金术出现于同一时期。而到了前5世纪,滚筒印章已不再被使用了。原因在于书写在莎草纸和羊皮纸上的阿拉米亚语取代了书写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滚筒印章只适应于粘土板。后来中东各国和地区都采用滚筒印章,如:阿卡德、亚述、塞浦路斯、埃及、赫梯、加喜特、米坦尼、古巴比伦、波斯、埃兰、叙利亚等。在古埃及,出现了平面的圆形印章。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椭圆形的圣甲虫形印章很是流行。古印度河谷流行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印章。
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滚筒印章,玛瑙材质。
卡洛斯博物馆,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

古王国第五王朝时期(2414-2375BC)DJEDKARE ISESI法老的金质滚筒印章。
波士顿美术馆。

棕白玛瑙雕刻的桶形印章(天珠形状。2000-1850BC,美索不达米亚伊辛-拉尔萨王朝时期)。上面场景:有个人物站在树前,有两行楔形文字。
Walters Art Museum。

有楔形文字和神形象的滚筒印章,棕白玛瑙雕刻。(1970-1670BC,老巴比伦时期)。Walters Art Museum。

老巴比伦滚筒印章。Walters Art Museum。
老巴比伦滚筒印章
苏富比拍卖目录,查特豪斯收藏,伦敦。

米坦尼滚筒印章(1500-1300BC).翡翠材质?Walters Art Museum。

新巴比伦滚筒印章。Walters Art Museum。

老亚述滚筒印章。Walters Art Museum。

亚述滚筒印章,中间表现生命之树。

中亚述时期滚筒印章。(1400-1200BC)Walters Art Museum。

新亚述时期的滚筒印章
两个有翼的精灵(保护神)手持仪式用的提桶在中央场景的两侧,神圣的星体符号出现在上面。一个三行铭文给出了主人的名字和头衔。这枚印章的精细钻孔风格可追溯到公元前9或8世纪。Walters Art Museum。

美索不达米亚滚筒印章(900-800BC)。
白玉髓材质。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埃兰时期陶质滚筒印章(公元前13-12世纪)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来自塞浦路斯的滚筒印章(1400-1150BC)
这张不寻常的图章显示了两个裸体女性蹲在凳子上,双腿伸展弯曲,可能是在分娩时。每个人双手捧着鲜花,象征着繁衍生息。他们中间站着另一个人影,也许是分娩女神。图像是独一无二的塞浦路斯人。Walters Art Museum。

美索不达米亚滚筒印章(公元前8-7世纪)。玉髓材质。Museum of Fine Arts of Lyon。

阿契美尼德时期(公元前6-4世纪)。
卢浮宫博物馆。

阿契美尼德滚筒印章(公元前5世纪)
图案:波斯国王头上有鹰翼太阳轮。一个精细的枣椰树。佳士得文物销售目录,伦敦。

滚筒印章也传到了前哥伦布时代的美洲地区,这是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早就传播到了美洲地区的证明。但是遗憾的是,这已明显的事实,迄今学术界不愿意面对与承认。
前哥伦布时代的中美洲厄瓜多尔地区滚筒印章,Jama Coaque文化。

印章在东亚文化传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但是日常生活的用品,印章的图案、文字雕刻和印章本身的造型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印章据说源于中国“三代”的制陶。《后汉书·祭祀志》曰:“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唐朝杜佑《通典》说:“三代之制,人民皆以金玉为印。”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遗物,平面方形或圆形印章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较为普遍使用。这是由于中国地区的印章主要源于商周人迁徙传入,深受古埃及和古印度地区的平面的方或圆形印章影响,滚筒形印章反而没有流行起来。但是在西藏地区,却保留了滚筒形印章的形式和制作传统,古象雄文明可能具有苏美尔文明因素传播影响,或者部分苏美尔人迁徙所建立。后来,印章传至东亚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地,成为这些地区传统的文化之一。印章在朝鲜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纪的扶余国。中国古代政府在册封以及官员任命时,授受印章,以做信物,是为信印,即后世所称的公章。此类印章是政治权力的象征,通常随官职和爵位,顺序传承,并非个人所有。中国历代君主使用的印章——玺,则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云,“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春秋合诚图》中,“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

印章在欧亚非大陆传播示意图,颜色越深地区年代越早。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鹰蛇之夏·文明起源》书中也论述了“圆柱形滚筒印章”的起源和传播。对古文明起源和传播感兴趣者可以购买该书,必定物有所值!



鹰蛇之夏小店

购书方法:

复制下面的任一链接,然后粘贴到浏览器打开。

鹰蛇之夏官方店淘宝店

https://shop247318775.taobao.com/?spm=a1z10.1-c.0.0.9ab15beaDRfYp6"
鹰蛇之夏微店
https://weidian.com/?userid=331041262


更多参考:
古埃及技术在中国的本地化(4-费昂斯珠)
古埃及技术在中国的本地化(5-玻璃和蜻蜓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诗级的伪史--十七世纪才形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09
新展 | 一首《爱在西元前》,原来老有文化了
大英博物馆--陶棺·串饰·滚筒印章·牙雕饰物·楔形文字
古代两河文明的三大标志:印章、塔庙和楔形文字泥板
苏美尔艺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还是楔形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