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521期: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

 

 

521期: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谢小庆按:本文节选自作者在2015年“教之道思享会”上所做主题演讲。周老师的说法或许有些过于理想化,但确实值得教师和家长们思考,提醒我们思考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

 

我讲的题目是“教育与培训的不同”,谈一谈我对这个论坛的主题“教育实现梦想”的理解。

我翻译了一本尼采的早期著作《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这是去年出版的。这是尼采青年时期28岁时写的一本著作,当时他在巴塞尔大学当教授,已经当了四年教授了,他对德国的教育进行了批判。

在尼采那个时代,尼采说,当时的教育出现了一种使教育内涵的缩小的倾向,中学越来越不把古典人文学科作为重点,越来越增加了知识、技能的科目,包括大学。所以他很担忧,提出了“教育和生计的区别”,他说教育为了生存,当然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如果说一个教育仅仅把获得一个职业作为它的目标,那不是教育,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如果一个机构仅仅把谋生作为一个目标,那就不是教育机构,那是生计机构。教育只有超出为谋生学习,真正的教育才开始。

尼采打了一个比方,真正的教育就好像是一个女神,而以谋生为目标的教育就是一个有知识的女仆、女管家。他的担忧就是,按照德国教育这样的发展,人文越来越少,都是为了谋职进行教育,最后只会剩下两种教育:一种是速成教育,这个教育的目标让受教育者快速成为能够赚钱的生物。还有一种是深造教育,上大学,读研究生,它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成为赚很多钱的生物,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毁灭。

我觉得,从我们当前的情况看,是有必要来思考这个问题,教育到底有没有超出培训以上的目标。我是把教育和培训加以区分的。我们有必要警惕这个现象,真正的教育涵养越来越少了。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呢?起码有一点,它应该是有人文内涵的,应该使学生在理性、情感和道德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良好健康的发展,能够成长为人性意义上的优质的人。

  

附:周国平最欣赏的七条教育箴言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1、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

 

2、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蒙台梭利

 

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西塞罗

 

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卢梭

 

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怀特海和爱因斯坦

 

6、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怀特海等

 

7、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罗素

 

资料来源:《周国平论教育》,原题《教育的七条箴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读《教育的七条箴言》
尼采的哲学贡献(周国平)1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1872年,尼采对德国教育的批判,仿佛是今日现状的预言
教育的目的:我们跑偏了吗?(三)| 教育评论31
教育机构怎么运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