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局部

徐扬,清代画家,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

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共八开,分别描绘了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

乾隆皇帝作为出身于满族的清王朝统治者,将顺民心、近民俗视为稳定朝政的一条治国的根本之道,他常谕令宫廷画家以写实的绘画技法表现汉族的民俗事象。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射粉团》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唐代端午节流行一种据说是宫廷内流出的“射粉团”游戏:剥开几个用艾草汁浸泡过的黄米角黍,切成小块放在漆盘中,让客人们用特制的小弓箭射粉团,射中者得食。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赐枭羹》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枭羹,以枭肉制的羹汤,喝 枭羹有除绝邪恶之意。汉代从武帝开始,端午就有赐枭羹给百官食用的做法,到清代的时候一直还都有。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採药草》

题:“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这个时间段天气湿热,人容易生病,而且俗称“五毒”蛇虫繁殖也容易伤人,因此端午也是个采药季节。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养鸲鹆》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鸲鹆就是“八哥儿”,据说调教八哥最好的时间就在每年的端午。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悬艾人》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自古就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系采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长命缕”,系在臂上,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裹角黍》

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角黍就是粽子。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之 《观競渡》

题:“观競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扬 · 端阳故事图册
端阳故事
古人怎么过端午?故宫博物院《端阳故事图册》给你答案
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射粉团、赐枭羹、采药草、养鸲鹆
看看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除了包粽子,古人端午还干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