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0%国人都缺乏的维生素,营养专家教你如何科学补足!
userphoto

2022.05.28 浙江

关注

安利好口碑推出音频功能啦!

放下手机也能随时随地

「阅读」好口碑~

快点击播放键,收听全文吧!

维生素是维护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素,在调节身体代谢维护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就算每日三餐按时吃饭,也还是有维生素缺失的风险。那些本该被你吃掉的维生素,可能都被这几大因素悄悄毁掉了……

超8成国人维生素摄入不足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对中国内陆31个省份近6.3万名城乡居民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有超过80%的人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不足,人群普遍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以下这些人群更容易缺少维生素:

饮食不规律的人

长期饮食不规律或每顿吃得太少,很容易造成维生素的缺乏,适量服用复合维生素可填补饮食上的缺失。

长期吃素的人

长期吃素的人易缺少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长期如此,可造成恶性贫血,或损害神经系统

不常吃鱼的人

吃鱼过少,可能会造成维生素A维生素E的缺乏。如果每周吃鱼少于两次,可在服用复合维生素的同时吃点鱼油。


经期出血多的女性

女性经期出血过多,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机体的血液再造功能恢复

消化系统慢性病患者

慢性腹泻,胆囊、肝脏慢性病的患者常会出现吸收功能障碍,造成维生素流失,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产品,以免和同服的药物相互作用。

手术后的病人

手术时因为组织损伤缺血的人,补充维生素可促进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维生素C和K还可促进凝血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后出血。

维生素最“怕”这5个字

平衡膳食,是食补维生素的最好方法。然而,有些维生素比较“脆弱”,尤其在面对以下5大因素时,更容易损失。

怕“精”

如今市场上的食品几乎都是用精白米面制作。这类食物虽然口感较好,营养方面却有所欠缺。

稻谷麦子等粗粮本身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在精加工过程中,由于谷胚和皮被碾磨掉,70%以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所损失,膳食纤维的损失更大。

因此,应减少精加工食品的摄入,适量吃一些粗粮、豆类和薯类,补充精白米面中所缺乏的营养。

怕“水”

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的维生素,处于水溶液状态时容易流失。

比如,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焯烫蔬菜时,会溶解于水中造成损失;淘米时开大水,用力搓,B族维生素会随水流损失。

正确做法应是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淘米时避免流水冲洗,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2遍,除去较为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

怕“碱”

碱是B族维生素的天敌。谷物里的B族维生素较为丰富,但是熬粥的时候加了碱,会让其中的大部分维生素B1和部分维生素B2损失掉。

为了炒出口感嫩滑的肉片,很多人喜欢将其提前用碱腌一下。然而,此做法会使肉中大量的B族维生素损失殆尽。

因此烹调时,用其他方法替代碱的作用。可在煮粥时放一小把糯米或一勺燕麦,都可增加粥的黏稠度。

怕“氧”

有些维生素接触氧气后,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损失。许多蔬菜、水果一旦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就被氧化破坏。

无论蔬菜还是水果,切开后都不能在空气中久存。选购粗粮时最好买真空小包装的,并且要避光避潮,这样能隔绝空气,防止营养素的损失。

怕“盐”

有研究发现,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越大;先加盐会使维生素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生素C浸析出来,更容易发生氧化。

维生素这样补,更有效

补够维生素,重点在于均衡膳食,粗茶淡饭的同时,多吃蔬果,补够奶制品。

维生素A

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夜视力、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殖功能及皮肤黏膜完整、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缺乏会导致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角质化。有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维生素A摄入充足率仅为四成

鱼肝油、奶制品、蛋黄等,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A,部分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如菠菜、胡萝卜、南瓜等深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

维生素D

维生素D具有调节钙和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显示,除香港、广州外,中国部分城市超一半成人维生素D摄入不足。

食物中维生素D来源并不丰富,只有鱼肝油、肝脏、全脂奶、蛋黄、多脂鱼等少数来源,多晒太阳, 是人体获得充足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

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铁的吸收、清除自由基等。当人体出现吸收障碍,如消化不良或食物加工不当时,易缺乏维生素C。

研究发现,从天然水果蔬菜等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维生素C,能减少癌症、心脏病、白内障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

维生素E

维生素E有抗氧化、预防衰老等作用,缺乏较为少见,一般出现在脂肪代谢障碍人群和早产儿中。

维生素E食物来源广泛,可通过摄入植物油坚果来补充。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包括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叶酸等,是推动体内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

维生素B1缺乏可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体重减等,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心血管疾病症状。有统计表明,我国居民维生素B1摄入充足率仅为28%

B族维生素可从日常饮食中补充,更有利于身体吸收利用:

多吃粗粮、豆类、薯类和适量动物内脏等可补充维生素B1

多吃奶类、蛋黄、深绿色蔬菜、谷物、鱼肉类、坚果等可补充维生素B2

烟酸的食物来源是植物种子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特别是鱼肉蛋类;

叶酸食物来源广泛,如绿叶蔬菜、豆类、水果等;

维生素B12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发酵食品和菌类食品中。

怎样烹饪才能留住维C

维生素C作为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之一,肩负着预防慢病、守护身体健康的「光荣使命」。但同时,维生素C也是种娇气的营养素,遇水就“化”、遇热就“逃”,在烹饪界有很多天敌……学会这些烹饪方法可以帮你留住更多的维生素C。

尝试生吃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生吃的尽量生吃,比如水果、洋葱、生菜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肠胃功能不太好,要避免生吃蔬菜。

急火快炒

研究表明,相对于蒸和烫漂,油炒对菜心、生菜和芥菜的维生素C保留率最高,能达到70%~80%

经过水煮后紫甘蓝、黄瓜和胡萝卜维生素C保留率分别为60.7% 、50.4% 、38.1%,低于清炒后三者维生素C保留率(62.3% 、59.3% 、51.2%)。

旺火急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

另外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烹调时,加一些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生素C破坏。

适量加醋

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还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留言告诉安利君:

是否属于更易缺少维生素的人群

您在生活中通过哪些方式补充维生素?



    

    参考资料:

    生命时报

    食品中的维生素是怎样被毁掉的?答案在这5个字里

    https://mp.weixin.qq.com/s/Moud3igbXPoauoinpqnwiQ

    在维生素C的100种死法里,这6种最“惨烈”

    https://mp.weixin.qq.com/s/0ODkZlAOjN6lMFzSaABGLw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烹调得当,饭菜才健康营养
营养专家支招—教你留住蔬菜中的维生素
不能生吃的八大食物
烹调会破坏食材营养,蔬菜生吃更好吗?
加热蔬菜损失多少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是怎样被毁掉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