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合并重度肾衰,主任总结4个用药重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就要开始启动肾脏病的防治程序


一位68岁老人,患糖尿病20年,发现蛋白尿也将近10年。曾发生过脑梗死,心脏还放过支架。这些年来,患者一直在进行各种治疗,但从来没有把蛋白尿当回事,也从未看过肾内科医生。

不久前患者进行了一次体检,医务人员提醒她肾脏受损,可能需要透析了,她才第一次到我科就医。

根据患者的糖尿病和蛋白尿病史,结合视网膜病变,我诊断患者为糖尿病肾病。

患者因为忽视肾病指标,出现了接二连三的并发症

这位患者的血肌酐值是257µ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24.74ml/min/1.73m2属于慢性肾脏病4期,也就是重度肾衰竭了。

根据eGFR将慢性肾脏病分成5期。

这位患者的eGFR是24.74ml/min/1.73m2确实离尿毒症只有一步之遥了。

肾脏是个排泄器官,同时具有内分泌功能。

肾脏受损后肾素分泌过多,可引起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肾衰竭后促红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会出现肾性贫血;肾衰竭后,维生素D活化障碍,会引起低血钙、高血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等,称慢性肾脏病钙磷代谢障碍,或者简称肾性骨病。

因此治疗肾脏病,除了针对肾脏病的病因治疗外,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因为这样既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又可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最核心的治疗措施。

这位患者自发现糖尿病后,一直使用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但空腹血糖仍有10.38mmol/L。可患者的胰岛素一加量,就容易出现低血糖,所以还需要调整患者的降糖方案。

我给患者测血压为150/90mmHg,而且仍有大量蛋白尿。患者目前用硝苯地平和特拉唑嗪控制血压,降压方案也需要调整。

患者已经出现肾性贫血,但没有对肾性贫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也没有针对钙磷代谢障碍开展治疗。

那下一步应该如何调整治疗呢?

紧急!下一步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案?

1、调整降糖药


糖尿病合并肾脏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个别老年人还可以放宽标准。

另外,慢性肾衰竭患者,尤其是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经过肾脏排泄、有低血糖副作用的降糖药。

1、磺脲类促分泌剂:既通过肾脏排泄,又有低血糖副作用,应避免使用。

2、格列奈类促分泌剂:不经过肾脏排泄,但有低血糖副作用,应慎重选择。

3、二甲双胍:没有低血糖副作用,但全部经过肾脏排泄,肾衰竭后在体内蓄积,个别情况下可诱发乳酸酸中毒,所以eGFR低于30ml/min/1.73m2后绝对禁止使用。

4、列净类降糖药:降糖的同时有心、肾保护作用,是糖尿病合并肾脏病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但eGFR低于30ml/min/1.73m2后禁止使用。所以这位患者已经失去使用列净类降糖药的机会。

5、列汀类降糖药:没有低血糖副作用,大多不经过肾脏排泄,其中的利格列汀在任何肾功能状态下都可以使用。但一般不能与肽类降糖药合用,比如利拉鲁肽。

6、胰岛素:胰岛素有低血糖的副作用,而且胰岛素通过肾小管细胞灭活,肾衰竭后胰岛素也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引发低血糖,所以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胰岛素一定要慎重,应严格掌握剂量。


这位患者的eGFR是24.74ml/min/1.73m2,目前使用阿卡波糖和胰岛素,偶尔发生低血糖,所以我给她提了这两个治疗建议:

1、可继续使用卡波糖,但最好换成伏格列波糖:卡波糖有一部分吸收入血,eGFR低于30ml/min/1.73m2后慎用,而伏格列波糖不吸收入血,eGFR30ml/min/1.73m2后仍可以使用。

2、用利拉鲁肽替代胰岛素。


2、调整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是控制到130/80mmHg以下,这位患者还没有达标,而且尿蛋白很高。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蛋白尿者,首选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长效地平类降压药,或者利尿剂等。

这位患者用长效地平类降压药硝苯地平和α受体阻断剂特拉唑嗪,因为患者服用的药太多,所以我建议她硝苯地平,直接服用单片复方制剂沙坦氨氯地平,同时继续服用特拉唑嗪。

过去认为,血肌酐≥265μmol/L时就禁用普利类降压药,血肌酐≥350μmol/L时就禁用沙坦类降压药。后来,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这种观点被推翻。现在认为,血肌酐值不是二者使用的禁忌,但使用中应监测血肌酐的变化,如果血肌酐升高≥基础值的30%时应该减量,血肌酐升高≥基础值50%时该停用。

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列举了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应用的禁忌证:①过敏;②干咳(普利类的副作用);③双侧肾动脉狭窄;④高钾血症;⑤怀孕。

所以患者可以使用沙坦类降压药,但我告诉患者服药后每周需复查血肌酐和血钾。

3、纠正肾性贫血


慢肾衰血红蛋白的治疗目标是100~120g/L,过高或过低都有害。

1
补充铁剂

贫血较轻者口服铁剂;严重者可以静脉输注铁剂,比如蔗糖铁或者右旋糖酐铁,等贫血好转后再口服补铁。

补铁的同时,也可以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

2
补充促红素

肾性贫血的发生,不仅仅是铁缺乏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肾脏分泌的促红素减少,所以单纯补充铁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般来说,当血红蛋白<100g/L时,就应该开始补充人工促红素治疗。

促红素的用量是100~150U/kg/周,相当于每周用量8000~10000U,分2~3次给药。

人工促红素的最大副作用是引起高血压,这对肾性高血压而言是雪上加霜。所以,在促红素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

3
罗沙司他

罗沙司他可以抑制身体炎症,增加肠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增加体内对铁的利用,轻中度肾性贫血患者。

4、纠正钙磷代谢障碍

 

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障碍的主要表现是低血钙、高血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转移性钙化等,其中核心因素是高血磷。

磷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所以,慢性肾衰竭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其他高磷食物的摄入。

1
补充维生素D

慢性肾衰竭维生素D活化不足,所有需要补充活化维生素D,比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

2
补充钙剂

钙剂可纠正低血钙,又有降血磷作用。

3
拟钙剂

可激活甲状旁腺内的钙受体,又不会导致高血钙,可有效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
降磷药

慢性肾衰竭后继发出现的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如果不纠正的话,除了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之外,还会反过来加速肾功能的衰退,而治疗高血压、纠正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是最好的“保肾”措施。

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就要开始启动肾脏病的防治程序

这位患者同意调整降糖药、降压药,同意对肾性贫血进行治疗,但不接受钙磷代谢障碍的治疗,理由是“用药太多了”。

的确如此,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肾并发症,尤其是发生肾衰竭后,需要增加许多治疗药物,治疗药物往往超过10种以上。患者的顾虑可以理解,所以我们后续会根据治疗结果再慢慢调整用药。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就一定要开始启动肾脏病的防治程序了。

控制原发病(糖尿病),控制血压和尿蛋白,纠正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最主要的治疗措施,而延缓肾衰竭进展、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降低肾脏和心血管的死亡率是治疗的根本目的。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肾病频道
本文审核李青教授
责任编辑丨曹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看肾科就是重度肾衰,从一位糖尿病老人了解糖尿病肾病治疗
慢性肾病有哪些症状和并发症?
肾接近“报废”时,5处表现很明显,若一个不占?尿毒症和你绝缘
肾脏病治疗中的7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诊间日记: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升高了怎么办?
慢性肾衰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