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
userphoto

2023.08.22 浙江

关注

老人干农活后突发疾病离世

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儿子

也出现同样症状

经诊断母子俩得的都是

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幕后元凶

居然是小小的蜱虫

母亲被蜱虫叮咬发现不及时去世

近日,江苏一名老人在干农活后,突发疾病离世。然而,离奇的事再次发生,在老人病重期间,儿子一直负责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不久后,儿子也倒下,出现发烧、血小板减少。家人将其送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最终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其母亲一致。

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池云介绍,去世的这位患者,因为被蜱虫叮咬发现不及时,送到医院时,血小板减少,鼻腔、牙龈出血,已经处于意识欠清状态。幸运的是,老人的儿子由于年轻、身体抵抗力好,加之病毒载量低,经过一周治疗便康复出院。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专家表示,蜱虫叮咬带来的疾病,对于医院感染病科的医生们来说,其实不是新毛病,南京市第二医院每年会接到这样的病例近百例,只是今年来到医院的人相对比较集中,但是大部分还是散发的。

蜱虫伤人不少见近年多地均有报道

其实每年春夏之季,

有关蜱虫咬伤人的新闻不少

2020年5月30日,

一则“3人因蜱虫病病逝,

曾接触去世感染者”的新闻

更是引发热议

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严重时可致死

北京疾控介绍,感染这种病毒后,一般要经过1周至2周的潜伏期。然后突然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新型布尼亚病毒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治疗主要为支持治疗,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

尽管被蜱虫叮咬后发病率不高,但专家建议不可忽视防护工作。蜱虫叮咬后如处置不当,可能会把蜱虫口器“遗留”在皮肤里,易感染病毒。

科学做法是发现被蜱虫叮咬后,不可强行将其拔除,应该用2%利多卡因、液体石蜡、凡士林、甘油等涂抹在蜱虫头部,使其自动松口,然后用镊子等工具轻轻拔出。如果没有上述条件,也可尝试用蚊香熏,使蜱虫松口。拔除蜱虫后的伤口要用碘伏消毒。如果“口器”已留在皮肤里,可手术取出。

专家提醒,蜱虫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尤其在春、夏季比较活跃,这一时期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增加被蜱虫叮咬机会。

近几年,露营、野营十分流行,野外游玩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玩耍,出行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穿凉鞋。被叮咬后注意观察体温及一般情况,有不舒服及时就医。接触患者血性分泌物要严格消毒,减少人际间传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发现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已有多人中招!呼市人注意!
蜱传病毒或为新型布尼亚病毒 目前暂无特效药
母子接连病倒,1人去世!近年多地多人中招,警惕!
虫子进入活跃期,被咬一口很要命!
不必谈蜱色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